close

盛治仁/從瑞士「無條件基本收入」公投說起…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6-22 02:45 聯合報 盛治仁(雲品國際董事長)

這個月初,瑞士舉行了「無條件基本收入」的公投,通過的話,每年將花費約台幣七兆三千億,將近三分之一的GDP,來保障每位成年人每月可以領到超過台幣八萬元的基本收入,未滿十八歲也可以領到約兩萬元。結果有七十六.九%的選民投下反對票,提案胎死腹中。

免費的午餐沒有人不想要,這麼多投反對票的瑞士人大概認為國家財政不可能支撐這樣的福利支出。我很難想像,類似的提案如果在台灣被提出來公投,會有什麼樣的討論過程和投票結果?我有兩個議題聯想,一個是菁英和群眾,一個是務實和務虛。

這個提案,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有點無厘頭,但背後反映的,卻是長期以來左派右派意識形態辯論的延伸。一個社會,要縮短貧富差距,在政策上必須做到什麼程度,才可以保護弱勢,又能夠持續鼓勵社會發展。保障所有人的基本收入,是不是好的做法?這跟共產主義的理想有沒有不同?

試想一個問題,一台蘋果手機的獲利,在賈伯斯的創意和堅持,以及第一線組裝工人的辛苦和血汗中,如何分配才是合理的?這個問題不會有正確答案,不同的意識形態,不同的時代背景,和不同社會階層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

沒有賈伯斯的視野和創新力,不會有蘋果手機的生態鏈出現。沒有第一線勞工的辛苦組裝,也不會有實際的產品問世。但是這中間還有許多變項:賈伯斯的創意難以取代,也是帶領社會進步的重要關鍵。另一方面,勞工人數眾多,是社會安定和發展的基礎,如果不能做出相對公平且可被多數接受的分配方式,賈伯斯就算得到了全部的獲利,恐怕也無福消受。

一個社會,需要給菁英不斷努力的動機,帶動社會發展和創新,也需要保障菁英以外的絕大多數人,以維繫社會和諧及公平。這個天平不論過度往哪個方向傾斜,都會造成極大的後遺症。近年來隨著全球貧富差距惡化以及網路興起後話語權去中心化的結果,全球普遍出現反現有體制的思潮,並產生許多新型態的政治領導人。自認弱勢者都把希望寄託在新領導人的身上,後續如何演變,還需要一段時間觀察。

瑞士人很務實地做出了他們的公投選擇。反觀台灣,社會上很多的論述和主張,即使已經被大多數人同意,稱為社會共識了,卻還可能是務虛的。拿核電為例,我相信沒有人主觀上是喜歡核能的,所以非核家園成為政治正確的社會共識。但是我實在不相信現階段非核家園、電費不漲、不會缺電和減碳趨勢四件事情是可以並存的,除非社會共識能夠自行發電。

到了攤牌時刻,大家終究要在當中互相衝突的價值觀裡做出選擇。可惜的是,我們的公共論辯往往不願意針對實際的議題深入討論,而習慣用口號和激情來對決。事前的論述可以有很多相互矛盾的說法,也可以不用面對實際問題的檢驗。但是,面對真相的那一刻,終究是會來臨的。此時,一個口號究竟是務實或務虛,是很容易被檢驗的。一個簡單的例子,i-voting如今安在?(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賈伯斯﹒公投﹒瑞士﹒非核家園﹒投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