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從摩爾法則的實踐看領導人特質
2015-06-22 01:51:0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隨著2016總統選戰日益升溫,各種伴隨著候選人特質與其勝選後的治國方向預測,也相繼出籠。但這些候選人所擘畫的國家未來發展藍圖,卻令人「難以理解」,到底是眾人對國家領導者的想像力太過貧乏?抑或候選人本身就缺乏足夠的視野可讓人期待?

嚴格說來,一個成功且完整的藍圖必須包括預測、願景和策略三個層面。具體地說,先根據過往資料不斷向外推論形成預測,再由執行者對預測進行解讀而成為願景,並規畫出各種行動方針達成願景。這三者環環相扣的過程,看來有些理想化,卻是美夢成真的唯一路徑。最為成功的案例之一,即是藉由實踐摩爾法則(Moore's Law)打造出電子業新秩序的英特爾、微軟、蘋果。

摩爾法則是英特爾創辦人之一的摩爾(G. Moore)於1965年4月19日所發布。他在觀察晶片發展時發現,大約每隔18個月,裝在矽晶片上的電晶體數量就會增加一倍,使運算效能呈現指數型曲線提升,單位成本則大幅下降50%。也就是說,大約只要一年半,電子業就會出現改朝換代般的進步。只是,這項產業定律固然早已為人所知,也替半導體產業打造出長達半世紀的高成長奇蹟,卻少有人懂得精髓所在,導致真正從中獲得巨大利益者,屈指可數。因為,包括摩爾法則在內的任何預測,若沒有一個聰穎的領導者加以解讀、打造願景,再藉由定義範圍和先後進程規劃出邁向願景的行動策略,預測終將只是一種可能性、一個機會罷了。

從事後諸葛的角度檢視,英特爾之所以成為摩爾法則最大的受益者,關鍵就在於前執行長葛洛夫(A. Grove)不僅看懂這項法則即將在尚未成形的個人電腦市場中展現莫大威力,更懂得將它運用在經營管理上,並形塑成牢不可破的企業文化。特別是在1986年,英特爾因飽受日本廠商的強大威脅,不得不退出公司創立根基的記憶體市場,集中全力發展微處理器後,葛洛夫執掌下的英特爾,更加堅守摩爾法則,一再打敗自己成功研發的產品,以最短的時間升級微處理器效能,築起技術優勢及規模經濟的高牆,不只讓競爭對手來不及跟進,更成功地將英特爾386微處理器推上32位元電腦的業界標準,積極擴大市占率;同時,葛洛夫亦趁著當時全球電腦霸主IBM主導的垂直整合模式,在個人電腦市場發展策略出現破口的關鍵時刻,調整公司結構以促使產業加速朝向對英特爾較有利的水平分工模式,並力抗電腦產業第二貨源慣例對微處理器研發及智慧財產權的傷害,一步步建構出半導體霸主之路。

就英特爾成功的經驗看來,摩爾法則促使其在微處理器研發及製造上,以近乎偏執的態度,不斷地自我挑戰,將改變視為企業的DNA,才能持續地走在具有達爾文演化特質的個人電腦產業之前,而微軟和蘋果的情況亦有異曲同工之處。比爾蓋茲預料到在摩爾法則持續發威下,硬體走向商品化後的獲利有限,因而轉向發展軟體,且當電腦效能升級或普及化時,就會讓軟體更有價值;至於,位居電腦核心的微處理器效能愈好及愈便宜、搭配軟體後更易使用,個人電腦自然加速普及,則是當年蘋果打的如意算盤。

由此可知,只要有一位能夠引領趨勢之先,綜觀全局以做出鉅觀發展策略及適時修正偏差路徑的領導者,就能善用機會,帶領眾人達到願景的彼岸。相形之下,台灣近幾屆的總統及候選人總以跑攤方式「傾聽民意」而沾沾自喜,未曾自外於選戰喧囂和權位之外,好好思考國家的未來,以致於提出來的願景和所謂的發展策略,自然僅為選舉專用的速食套餐,也難怪資深政經觀察家及民眾無法對候選人做出長遠預測或寄予厚望。所以,意欲登上大位的候選人們,在喜聽民眾高呼總統好的熱情聲浪時,更應靜下心給自己一個思考周(Think Week)去細想,該如何踏踏實實回應這塊土地的期待,讓大家看到真正可長可久的願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