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第三勢力能否走出自己的路
2015-06-22 01:51:0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為抗議修憲沒有成果,自命為第三勢力的「島國前進」、「公民憲政推動聯盟」等團體包圍國民黨中央黨部抗議。與此同時,民進黨宣布「禮讓」十一個選區給第三勢力參選人,另保留五選區將與台聯等協商;其中最受矚目的,是「泛藍第三勢力」的親民黨傳出與民進黨密會,民進黨並決定在台北市南港內湖區「不提名」,以「禮讓」親民黨的黃珊珊。另一方面,爭取民進黨台中市豐原選區徵召未遂的名嘴徐永明,失望之餘,昨天宣布轉而投入第三勢力「時代力量」,協助該黨的政策規劃。

第三勢力最近在政壇活躍演出,讓人目不暇給。其中雖然不乏新的面孔,但觀察他們在政治上的合縱連橫、權力交易、乃至標籤更換,使用的仍是傳統手法,且多半未脫「非藍即綠」之框架,或者只是在既有政黨左右側翼的角色挪移,而鮮少在立場或精神上表現出明顯的區隔。在這種情況下,所謂「第三勢力」能否走出自己的路,他們能不能變成民眾真正想要的第三勢力,皆有待觀察。

社會大眾對於台灣十幾年來的藍綠惡鬥,顯然是厭惡已極;尤其,近年台灣經濟日漸下坡,正是受政治無限對峙之拖累所致。在這種情況下,民眾無不渴望藍綠之間能出現一股新的力量,在藍綠之間扮演關鍵的緩衝、制衡、區隔、或仲裁角色,使得政局不致長期內耗無解,或一直往某個扭曲的方向傾斜。「第三勢力」一詞之興起,正是這種社會期待下的產物。

然而,觀察現有打著第三勢力旗號的黨派或團體,卻又無法跳脫藍綠的框架。舉例而言,「台聯」被納入民進黨的結盟對象,固不足為奇;但若連「親民黨」都參與密會,被綠營列為戰略圖上的禮讓棋子,這種結盟關係便顯得弔詭。此外,首次參選的「社民黨」,對於社會公平正義的問題有更清晰的思考,但它和「時代力量」都是林義雄扶植的新政黨,雖然打著「第三勢力」的旗幟,卻都必須仰賴民進黨的禮讓和整合才能敲定選區。如此一來,其政黨的獨立性不免受到質疑,又如何稱得上「跨越藍綠」呢?

值得觀察的是,民進黨對二○一六年「完全執政」充滿雄心,因此,所有現任立委及具有實力的地方人物幾乎寸土不讓;在這種情況下,綠營與第三勢力的協調便變得高度緊張。稍早,林義雄曾以「愚蠢」、「混帳」等惡言抨擊民進黨的提名制度,徐永明則公開指責蔡英文承諾徵召卻言而無信,都反映出彼此結盟時的現實困境。有趣的是,林義雄在發表批綠談話後,卻遭到「第三勢力」切割,謂其言論不足代表第三勢力。取而代之的,是類似黃國昌發表的「支持理念相近者」之論調。在朝野國會修憲失敗後,若干太陽花學運要角分率不同團體向國民黨丟雞蛋,也暴露了「第三勢力」是民進黨側翼的事實。

觀察親民黨所代表的另一種「第三勢力」的動向,則更耐人尋味。宋楚瑜一方面不斷對外宣稱,他將在八月決定「是否參選總統」;另一方面,卻傳出親民黨與民進黨密會,商談立委合作的消息。這種兩面手法,等於一方面意圖從國民黨手中挖取選票,另一方面卻又私下跟民進黨談交易;表面上告訴選民親民黨「要走自己的路」,實際上是「雙重依附」,令人難以苟同。

綜觀這些「第三勢力」,不論是林義雄的老羞成怒,或黃國昌唾面自乾,甚至如宋楚瑜的左右逢源,恐怕均非民眾所期待的第三勢力,也不是經營「第三勢力」的健康心態。試想,如果一個政黨或政治勢力的發展存亡,竟要靠其他政黨的禮讓、施捨、暗助,還有自主性可言嗎?包括社運界在內,也一直是人才濟濟,但當社運領袖跨進政治領域,往往不知不覺變成綠營的附庸,也失去自己的道德高度。以「割闌尾運動」為例,從頭到尾僅針對藍委而發,其立場可知。

第三勢力要走出自己的路,必須有「超越藍綠」的自許,才能吸引選民支持。若只求依附在藍綠之下,走不出自己的路,終究將淪為政治的配角或打手,遭選民識破而淘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