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滴用多次…再生水治本救急
經濟日報/記者盧沛樺/專題報導

企業要設廠,水電就得到位,這是一直以來的思維,但今年開始轉變,未來企業要設廠,得先自己找水。不只是工業改變了與水的關係,農業也有新調整,大規模改變灌溉方式,把水省下來。

站在台中福田水資源回收中心汙水處理最後一道程序「加氯消毒池」旁,處理後的清澈放流水直接排入綠川、流入台灣海峽,響亮流水聲,足見水量之大。

占地13.6公頃的福田水資中心,緊鄰住宅區,蒐集台中市六個行政區的生活汙水,今年營運邁入第14年,每日汙水處理量由2萬噸增至7萬噸。這些處理過的生活汙水,未來不再只排入大海,而是台中地區珍貴的水資源。

一個月前,內政部、經濟部、交通部和台中市政府簽署意向書,預計2020年起每天供應13萬噸處理後的再生水給台中港工業專區,目前有意使用的廠商有中龍鋼鐵、台電、橋椿、友達晶材和日商台灣電氣硝子。

台中港務公司台中分公司工程處長林佑任說,廠商預計使用福田再生水10.6萬噸,等於未來有10.6萬噸的自來水多出來,加上現有供水餘裕10萬噸,台中港工業專區供水量等於翻倍。

經濟部次長楊偉甫說,工業用水量雖少,但缺水忍受度低,過去仰賴雨水,但氣候變遷下,傳統水資源不足,汙水再生成為重要的發展方向。

中鋼公用設施處處長陳榮貴說,2009年的八八風災,高雄林園斷橋,高屏溪攔河堰泥沙堵塞失效,大高雄大缺水,中鋼水源鳳山水庫改提供民生用水,造成中鋼近年來最大的缺水危機,從此,中鋼開始思考分散水源,再生水就是其中之一。再生水的最大

好處是供應穩定,不受天候影響,平時用於補充自來水,但到了缺水緊急時刻,就成了生產設備的「救命水」。

image

農業聰明配水 躲過旱災
經濟日報/記者江睿智/專題報導

分享

嘉南農田水利會擁有全東南亞最複雜的灌溉圳路系統,長達1.8萬公里的各式排水及灌溉圳路由2,000多位「掌水工」操控水量多寡,還要巡視各種灌溉設施是否有受損,嘉南農田水利會年年節水有成也全都是掌水工的功勞。 記者劉學聖/攝影
「我們會看見風吹動一望無際的金黃色稻田。」這是電影《KANO》最後一幕的對白,腦海裡浮現出:微風吹起稻浪,稻禾擺動婆娑之聲,以及嘉南平原勤奮與豐足的美景。今年缺水,原以為這般景象看不到了,沒想到波波稻浪,連綿不絕。
車子駛進烏山頭水庫灌區的六甲,田間綠意盎然,嘉南大圳的水奔向田間,就像在綠色絨布上閃亮的藍色水帶。老農如常在田間施肥,問他會不會擔心沒水可用?「怎會沒水!大圳就在旁邊!」老農氣定神閒地說。

全台水情拉緊報,進入枯水期,嘉南平原嘉義白河以北灌區已經休耕,台南灌區約1.8萬公頃一期稻作則以「通十停五」(即灌溉十天、停五天)方式耕種。「因為去年有節水,讓今年一期沒有停灌,不然就要停灌更多面積。」嘉南農田水利會管理組長謝勝賢說。

因預判今年將出現嚴重乾旱,嘉南農田水利會自去年9月開始節省灌溉用水,共節省了6,300萬噸水,存在曾文水庫;除了支應民生之用,也讓農民今年一期稻作仍有水可耕種,「農民生活也需要用自來水」,謝勝賢說,「這也是幫助自己,利人利己」。

嘉南水利會主動節省灌溉用水已行之多年。嘉南平原的稻作向來仰賴烏山頭和曾文水庫灌溉,豐水期集中在每年5月至9月,進入枯水期水量不足,因此嘉南地區都是採行輪作,並須以不同耕作速度去分配水量,由掌水工來分配田間的水量。

謝勝賢說,水利會會依水庫蓄水量、天候狀況、並依作物生長期需水狀況擬訂供水計畫,因此才會訂出「通十停五」的決定。

水利會定出灌溉政策後,工作站則會依田間面積及作物生長需水,並掌控水匣門放水到各小區田間;一小區田約有150公頃面積,有三位掌水工,每位負責50公頃田,水到田間後,掌水工要巡水路,清淤積,保持水路通暢,掌控該小區水匣門,以確保每

塊田,尤其是「水尾」也有水可灌溉。

「缺水時更要靠掌水工,嘉南水量不足,若沒有有秩序分配,大家會搶水,水尾就可能沒水用。」水利會隆田工作站站長王建安說,掌水工負有很大任務。

簡言之,嘉南平原是透過水利會依水庫蓄水和氣象預測擬訂灌溉計畫,並由掌水工在田間執行精細供水,達到節省用水的目標。謝勝賢說,農民很能接受「現在省,明年會有水」的觀念。

嘉南水利會採行田間節水措施包括改善圳路減少漏水、延長灌溉期距(例如水情若再惡化,有可能「通八停八」)、降低灌溉水深(例如水深度由10公分降至9公分),並成立實驗所進行各種節水實驗,例如,研究縮短稻距、以及各種既不影響產量又可

少用水的耕作方式等。

【2015/05/06 】

再生水要普及…要靠水價合理化
經濟日報/記者盧沛樺/專題報導

我們從早到晚,一天之中包括沖廁、洗衣、洗澡、烹飪、澆灌等,隨時都在產生家庭汙水,而全國運轉中的汙水處理廠總共有54座,每天處理量約300萬噸汙水,但卻只有不到一成回收再利用,其餘均放流入海。

「再生水已經推動了二、三十年,而最大的阻力來自於水價偏低。」台灣水環境再生協會秘書長游勝傑說。

以鳳山溪再生水廠為例,成本超過20元,因政府承擔建設費用,未來售水每度18.8元,仍比目前的自來水價還要高出8塊錢;因此廠商基於成本考量,不會捨棄自來水,選擇再生水。

內政部編列預算152億元,在全國選定六處汙水處理廠,執行放流水回收再利用示範計畫,但除鳳山、福田兩座汙水處理廠產生的再生水,可望提供中鋼和台電使用,其餘四座廠仍要解決再生水無處去的問題。

官員也指出,國內接管率偏低,也是造成汙水來源不足的原因之一。台中福田廠二期擴建計畫正在進行,處理量預計將會從目前7萬噸提升至13萬噸,未來六年要再增加6萬戶的家戶汙水接管量。

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1月底,我國公共汙水下水道普及率僅26.64%,除台北市達75%,其他縣市均未超過五成。

游勝傑認為,接管率是技術問題,解決不難,但水價卻是政治問題。

游勝傑說,水價合理化後,再生水價格可望低於自來水價,國內不必再蓋水庫,工業用再生水,多出來的自來水就能供應民生使用。

【2015/05/06 】

農業省下來的水 可轉賣企業
經濟日報/記者江睿智/專題報導

經濟部次長楊偉甫表示,為鼓勵水利會進行農業節水,將修訂《水利法》22條,允許水利會將節省水量,直接供工業及民生標的使用,亦即可直接賣水給企業及民生部門。

楊偉甫強調,這項修法並未涉及敏感的水權永久移轉,距真正水權交易亦有一段距離,且僅限水利會節水部分,亦即必須水利會投資在灌溉技術改良或耕作方式改變所節省下來的水量,才可改供工業使用。

楊偉甫進一步表示,這項修法主要是為未來農業用水供工業及民生調度使用,建立合法基礎,並盼由此開啟企業與水利會合作,形成協議。例如,由企業來投資圳路改善、田間灌溉設施、滴灌技術等,節省的水則長期供該企業使用。

在短期抗旱階段,農田水利會也會透過水公司賣水給企業,但屬短期措施,且企業需要補充量亦小。隨著極端氣候發展,水資源日漸稀少,工業和民生向農業調水情況將愈普遍。
推動漲水價… 讓全民自動節水
經濟日報/記者盧沛樺/專題報導

分享

台灣水價21年文風不動,民眾用水卻不知水的真正成本。 經濟日報
調漲水價一直是政治議題,向來敏感。執政者不願面對社會大眾的反彈。但是不調水價,開源節流根本推不動。以價制量,民眾節水才有誘因,才能帶動節水投資。調漲水價,是遲早要面對的課題。

去年6月,澎湖氣溫已逼近30度,上萬觀光客湧進澎湖參加海上花火節,炙熱的天氣讓餐廳、旅館、冷飲店客人絡繹不絕。

絢麗的焰火,讓初夏的澎湖充滿著魅力,但台水澎湖營運所人員,卻為供水焦頭爛額。主任曾合意說,為因應未來觀光需求,今年將在澎湖蓋第十座海水淡化廠,兩年後每天增供4,000噸水。

澎湖現有九座海淡廠,供應全島六成以上自來水,海淡水不受氣候影響,全島才能平安度過今年大旱;但翻開台水財報,過去兩年,光是為澎湖供水,台水分別虧損3.6億與3.8億元。

台水主管說,台水向海淡廠買水,每度62元,「但台水賣給民眾的水價,卻沒辦法漲,台水每賣一度水,要賠50多塊錢。」民眾不知澎湖的水得來不易,更不知道用水的成本如此高昂。澎湖不是用水的特例,其實是全台灣用水現況的縮影。

經濟部次長楊偉甫說:「台灣水太便宜,大家當成垃圾,就像地上有一塊錢,也沒人會撿。」

在台北市上班的日籍工程師鈴木先生說,在日本,若要泡澡,一家人會輪流使用同一缸水;但在台灣,民眾泡澡後放掉浴缸水卻覺得沒什麼,讓他感到訝異。

台灣水價21年文風不動,民眾用水卻不知水的真正成本。水公司水賣愈多、賠愈多,虧損連連的台水,沒有能力改善自來水管漏水率,讓台灣自來水管換管率低於世界水準。

「台灣一度水只要10多元,一度水是1,000公升,相當於1,666罐瓶裝水,但只賣10元」,新北市副市長、經濟部前水利署長陳伸賢,用簡單的算數,點出國內水價過低的現象。

國際水協會(IWA)去年公布世界主要國家的平均水價,台灣一度水平均要價9.23元,是各國平均水價的五分之一。

分享

資料來源:國家水協會(IWA) 經濟日報
楊偉甫說,水價合理化講了很久,最大困難是全國水價分台北市與台灣省兩種;台北市自來水事業處因營運成本低,水價便宜,每當台灣省水價喊漲,就有人質疑,北市富裕,為何享受較低水價?

陳伸賢說,只要有錢,淨水廠設備升級,限水危機就能解除。但擺在眼前的現實是,負債逾千億的台水公司,根本無力投資。便宜水價,也讓工業用水大戶缺乏動力投資海淡水。

「竹科缺水的忍受度低,水利署曾要蓋海淡廠,廠商擔心海淡水有硼會影響生產,但背後原因還是水價。」陳伸賢說。

行政院最新拍板長期節水目標,2031年國人每日用水量降至240公升,共節水4億噸,方法之一就是要逐步落實水價合理化。

台北市長柯文哲已表態,拋出調漲水價的政策方向,楊偉甫說:「這是很好的起點。」台北市與水利署已有共識,預計三年內達成水價合理化的目標。

陳伸賢觀察,調漲水價就像政治毒藥,政治人物避之唯恐不及;但時代改變,國人開始支持永續台灣,知道水是必須珍惜的資源。他說,該是讓水價回歸制度、不要政治化的時候了。

分享
imageimage


小小雨撲滿 儲水大夢想
經濟日報/記者江睿智/專題報導

分享

雨水回收及再利用。 經濟日報
「台灣年平均雨量有2,500毫米,是世界平均降雨量的二到三倍,因為地形,雲一飄走,真正只有六分之一淡水留下來。台灣是世界排名第18名的缺水國家!」

嘉南平原乾旱的四月天,民雄國小自然老師葉冠宏正在為五年級小朋友上一堂水資源教育課程。

民雄國小在921大地震之後重建,之後來民雄國小任教的葉冠宏發現,為何地下室老是淹水,因為好奇,打開地下室看似排水溝蓋子才發現,裡頭竟貯存大量水,原來這建築會自動收集雨水,貯存在地下室筏基裡。

「既然有水,何不拿來利用?」葉冠宏心想,於是他將雨水打上來澆灌操場。因為貯存雨水太多,兩年前他憑著對水電的興趣,學校自行投資10萬元配管到各樓層的廁所,目前已有12樓層是以雨水來沖廁。在葉冠宏設計下,廚房的洗菜水都收集做澆灌。

民雄國小水費由兩年前每年約14萬元,而今減半約7萬元。不過,「水價太便宜,他因為有兩顆中古馬達,不必花錢買馬達,否則投資在雨水貯留的錢,難以從水費中回收。」葉冠宏有感而發地說。

「要養成節水習慣還是要靠設備,」葉冠宏還說,「在學校把孩子教節水了,但回到家,全部是不節水的設備。」

目前國人平均每人每日用水量為274公升。政府想鼓勵民眾節水,截至目前止,除水價調整外,政府提出的辦法是自2016年起陸續強制販售省水馬桶、省水洗衣機、省水水籠頭。並預估民眾全面採用三項省水器材,平均每人每日用水量可少19公升。

但政府推動節水力道仍顯軟弱。前內政部長李鴻源直言,營建署的建築法規也要修。「節水雖會增加一些負擔,但相較於台灣的高房價,只是九牛一毛。」李鴻源不認同台灣人不計較高房價、卻斤斤計較有利於環境的水費和節水費用的心態。

台達電基金會副執行長張楊乾表示,家家戶戶設置「雨撲滿」是未來趨勢。

他舉日本京都為例,為了減少極端強降雨造成災害,由市府補助,鼓勵民眾裝設雨撲滿,這可減少降雨流到下水道的水量,因而降低淹水機率。在旱季時,可把雨水存起來,做其他用途,例如澆花;他認為,社區和政府各出一點錢,讓家戶設置雨撲滿,不論是節水或是減少水災,都很有用。

【2015/05/07 經濟日報】

以色列沙漠造水 創奇蹟東京一度50元 有錢換管
image
以色列沙漠造水 創奇蹟
經濟日報/記者盧沛樺/專題報導

與台灣同屬亞熱帶地區的以色列,六成國土是沙漠,一年只有20多天下雨,靠著民眾力行節水,政府發展水工業積極造水,不但讓國內供水無虞,還能每年送水給約旦和巴勒斯坦自治區。

「以色列人從小被教育水資源很珍貴,廣告標語Save Every Drop(省下每一滴水),以色列人都琅琅上口。」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經貿處處長韓得榮(Doron Hemo)說。

以色列降雨少,傳統水資源不足。韓得榮說,1990年代,以色列遭遇連續七年的旱災,政府決定興建海水淡化廠;預計今年底,海淡水將占總用水量的六成。「海淡水雖比天然雨水貴,但站在政府的立場,最重要的是,確保人民永遠有水可用。」韓得榮說。

「汙水回收再利用」是以色列造水的第二個奇蹟,以色列汙水再使用率為七成五,高居世界第一,且全用於南部沙漠區的農業灌溉;搭配滴灌系統,該區的蔬果出口,占全國出口值的六成,有「歐洲冬季廚房」的美譽。

「我們常說:缺乏是發明之母,我們面臨缺水的挑戰,但必須去克服。」韓得榮說,十年前,以色列成立Israel NewTech,致力發展水工業,有海水淡化、檢漏、淨水技術、農業滴灌等,目前一年水工業外銷產值高達30億美元。

以色列公司塔卡度(Takadu),運用大數據做水網管理,海外營收占逾九成。澳洲墨爾本靠此技術,四年內漏水率降低近8個百分點。

【2015/05/07 經濟日報】

東京一度50元 有錢換管
經濟日報/記者盧沛樺/專題報導

根據國際水協會調查,日本一度水價約新台幣35.82元,東京水價是日本平均水價的1.5倍。

日本水利專家說,東京高水價讓水公司有本錢檢修水管,目前東京漏水率僅2%。

「買新車,剛開沒問題,但五、六年後,要開始換配件,使用愈久,車子年限到了,就要換車;自來水管也一樣。」東京水道服務局海外部部長馬場仁利說。

馬場仁利自東京水道局退休,該單位類似台北自來水事業處。他說,二戰結束後,東京漏水率達80%,為降低漏水率,靠定期檢修和汰換管線,花了70年,如今漏水率降至2%。

1995年發生阪神大地震,日本政府發現強震風險增高,要求全國逐步汰換成耐震管材,目前汰換率約達三成,四年前因此挺過311強震,馬場仁利說,此經驗值得台灣借鏡。

馬場仁利表示,汰換管線所費不貲,日本在換管高峰期間,一年用於檢漏的費用,就占水費收入的三分之一,東京早在20年前,一度水價就要200日圓(現約新台幣51.64元)。

「提高水價,公司才有經費投資。」馬場仁利說。東京的水費收入,除了用於自來水管修繕以外,也用於集水區保育,像是直接購買集水區的私人土地。

【2015/05/07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