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共享決策 解「瓊瑤困境」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5-06 02:47聯合報 劉迪塑、林宜靜/花蓮慈濟醫院呼吸照護中心主任、護理


作家瓊瑤為了老公平鑫濤是否應插鼻胃管,和繼子女歧見對立。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作家瓊瑤為了老公平鑫濤是否應插鼻胃管,和繼子女歧見對立。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醫療的決策過程往往不是一蹴即成的,特別是在某些醫學不確定性因素高、偏向價值選擇的臨床情境下,它的複雜和困難程度愈加超乎想像。從作家瓊瑤近日來引發廣泛討論的「鼻胃管事件」,可見一斑。
瓊瑤因不捨失智症夫婿承受鼻胃管放置之苦,最終演變成她與繼子女在網路媒體上對峙的局面。家屬彼此感受不到對方內心真誠的溫柔,各執立場相互論戰,無疑不是生命末期病患的福祉。

究竟這倫理困境的藥石何在?要如何在價值衝突的情況下,做出最符合病人利益的醫療決策?這段時間以來,媒體和網路上不乏對鼻胃管功能、各種急救管路比較、失智症末期併發症、緩和安寧條例等議題的討論。

以瓊瑤和其家屬的學識背景,加上臨床醫師的說明,相信對相關議題必然有某種程度的理解,然而對背景知識的理解,並不足以化解雙方價值對立的困境。

筆者認為,溝通的第一步就是要用「瓊瑤的方式和瓊瑤溝通」,有足夠敏銳度去聽懂語言背後所傳達的真正涵義。就瓊瑤而言,她的深層控訴來自於自覺背叛了她的伴侶,讓無謂的管子加諸於摯愛的人身上;「沒有靈魂的肉體」,已是生命價值的終點。

然而對子女而言,父親終究是父親,無以割捨。「即使父親得了失智症…只要他在自己的世界裡好好地活著就足夠了」,鼻胃管只是一個可以達到維持基本營養需求的簡單途徑,有何不可?

雙方立場看似沒有交集,醫療可以做的事,是用客觀的實證資訊來促進雙方價值觀的對話,而「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正好可以作為一個促發價值觀溝通的平台。它利用簡明易懂的方式,來提供醫療決策時所需的背景和實證資訊,並提供比較各種可能選項(包括不作為)的優缺點。更重要的是,它強調病人和家屬的價值觀表達,在醫療決策中所扮演的關鍵地位。

病人和家屬依據最在意的價值考量,共同決定後續醫療處置的方向和優先順序,但是家屬也必須了解,這不是他們個人的價值喜好和選擇;反之,必須以病人對自身生命的期待為依歸,設身處地以最貼近病人的想法來為他代言。唯有回歸到病人的自身價值,才有共同的交集。

在醫療決策過程中,決策引導員(Decision Coach)扮演協調者的角色,有效評估病人和家屬在決策前的準備程度,適時做資訊的補位,建立彼此溝通的橋梁。

讓愛變成彼此最真誠的共同語言,而不是「伴侶之愛」與「子女之愛」間的較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