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英保守黨黨魁選舉 梅伊領先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06 13:59 聯合晚報 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英國執政保守黨5日進行新黨魁首輪選舉,五名候選人當中,內政大臣梅伊在第一階段的國會議員投票拿下最高票,前國防大臣佛克斯遭到淘汰,勞工暨年金大臣克萊布宣布退選,7日第二輪投票形成三人決戰局面。 歐新社
1人退選、1人遭淘汰 新黨魁9/9出爐

英國執政保守黨5日進行新黨魁首輪選舉,五名候選人當中,內政大臣梅伊在第一階段的國會議員投票拿下最高票,前國防大臣佛克斯遭到淘汰,勞工暨年金大臣克萊布宣布退選,7日第二輪投票形成三人決戰局面。

英國公投決定脫離歐洲聯盟,保守黨黨魁、首相卡麥隆辭職,保守黨選出的新黨魁將接任首相。

保守黨黨魁第一階段選舉由330名國會議員投票,得票數較少的候選人將依次淘汰,最後留下兩名候選人。

在第二階段選舉,15萬黨員將就最後兩名候選人投票選出黨魁人選,最後結果9月9日公布。

留歐派梅伊在首輪選舉贏得165票,脫歐派能源部次長李德森獲66票,脫歐派司法大臣戈夫得48票,留歐派勞工暨年金大臣克萊布34票,佛克斯只拿16票。

梅伊在投票結果公布後表示,未來任重道遠,包括團結保守黨及整個國家,在脫歐談判中爭取最好的條件,同時讓英國好好運作。

59歲的梅伊說,她是唯一出任首相後能做到以上三點的候選人,5日的投票結果也明確顯示,她是唯一能吸引整個保守黨支持的候選人。佛克斯和克萊布已表示支持梅伊。

歐洲領袖施壓英國早日啟動脫歐協商,不過,梅伊表示,最快年底才會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展開脫歐程序。

梅伊贏得黨魁首輪選舉 英國有望出現女首相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06 08:43 經濟日報 記者廖玉玲╱即時報導



梅伊不負眾望贏得保守黨黨魁首輪選舉。歐新社
英國現任內政大臣梅伊(Theresa May)以過半的得票率,在保守黨國會議員的首輪投票中大幅領先,英國愈來愈可能出現繼柴契爾夫人之後的第二位女首相。
英國執政的保守黨周二(5日)啟動下任黨魁和首相選舉程序,梅伊贏得165票,遠超過第二高票的能源大臣Andrea Leasom(66票,支持脫歐);司法大臣戈夫排第三,贏得48票。

前國防大臣Liam Fox的得票最少,因此被淘汰,現任就業與退休金部大臣克瑞伯(Stephen Crabb)則自行宣布退選,轉而全力支持梅伊。

英國衛報指出,目前只剩三位競爭者,保守黨周四將舉行第二輪選舉,下一步則是由15萬名黨員投票,黨員選舉結果預計9月9日公布。

英國上個月公投決定離開歐盟後,歐洲領導人紛紛敦促英國盡速完成脫歐程序,但梅伊說她最快也只會在今年年底啟動脫歐程序。

梅伊雖然支持英國留在歐盟,但是她現在表示英脫歐已經無法回頭,並且排除第二次公投的可能性。她的主要競爭對手Leadsom則希望盡量縮短協商脫歐的程序,以避免不確定的狀況持續下去。

「英脫」後遺症 義大利銀行爆壞帳危機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06 03:51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


54
英脫後銀行股大跌 圖/經濟日報提供
「英脫」迄今尚未對英國經濟與金融產生明顯影響,但卻已對壞帳沉重的義大利銀行業造成嚴重打擊。義大利政府正準備對國內第三大的西雅那銀行(Monte dei Paschi di Siena)注入新資金,以防止該行陷入財務危機,並引發骨牌效應,甚至擴大為全歐洲的金融、經濟及政治危機,成為另一隻黑天鵝。
這些利空5日衝擊歐美股市,道瓊歐洲STOXX600指數盤中重挫1.7%,法、德、義等歐洲股市跌幅在1.7%左右,美股道瓊跌逾百點。

歐洲央行及歐洲銀行監理局將於7月29日公布銀行業壓力測試結果。義大利政府試圖援引歐盟銀行破產法規第32條規定,在金融監理機關進行壓力測試並發現缺點時,得由政府對銀行業暫時紓困。義國政府正在與歐盟主管機關協商,並尋求歐盟同意。

政府計劃由西雅那銀行發行新的可轉換公司債,出售予政府,並由義大利銀行業紓困基金對西雅那銀行至少注資30億歐元。

西雅那銀行只是義大利銀行業危機的冰山一角。該國銀行業共有3,600億歐元壞帳,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的25%,但銀行業提撥的壞帳準備金不足,使銀行體系短缺約400億歐元的資本。

「英脫」更使危機雪上加霜。摩根士丹利估計,「英脫」後多家義大利銀行的股價已重挫逾30%,一些銀行股的淨值比僅0.1倍;市場更擔心「英脫」使義大利經濟成長將再降,貸款損失將更增加,銀行業更難從股市募集資金,形成惡性循環。

歐盟的金融法規也更加嚴格。從今年元月起面臨破產危機的銀行業必須由民間股東及債權人先行「自救(即認賠)」,政府才能夠對銀行紓困。

但義大利銀行業債券多由10多萬散戶投資人持有,一旦「自救」將使許多散戶投資人承受重大損失,可能引發政治風暴。由於義大利將於10月舉行憲法公投,因此總理絕不容許此時再發生政治衝突。

倫齊上周試圖以「英脫」為由,說服歐元區領袖暫停「自救」規定六個月,使義大利政府能直接對銀行業注資400億歐元,但遭到各國拒絕

義國10月公投 衝擊市場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06 03:51 經濟日報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


歐洲國家的領導人要求發起一場公投,將政治前途跟公投綁在一起,同樣的戲碼10月將在義大利上演,市場又開始變得不安。

這次主角不是英國首相卡麥隆,而是義大利總理倫齊。倫齊要求就義大利政治體系改革發起全民公投,旨在結束義大利政局不穩的局面。倫齊已經承諾,如公投失敗,願意辭職。花旗認為,這很可能是今年除了英國以外歐洲最大的政治風險。

義大利公投預計10月進行,不過市場人士已經開始為此擔憂。

55
壞帳占貸款總額比 圖/經濟日報提供

彭博資訊專欄/銀行壞帳...恐引發「義脫」危機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06 03:51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


「英脫」可能引發的骨牌效應,雖未在6月26日的西班牙大選中出現,但卻可能透過當前義大利的銀行危機而體現,使歐元區仍面臨重大挑戰。

西班牙總理拉霍伊2013年曾拒絕歐盟式的撙節政策,反而成立壞帳銀行,對財務壓力沈重但體質良好的銀行紓困,使銀行能對實體經濟提供貸款。他所領導的人民黨在這次選舉中仍能勝出,並未受「英脫」的拖累,顯示西班牙選民不願拿3.2%的經濟成長率作為政治賭注。

義大利也需要類似的處方,且可能需要更多。義大利銀行業的不良貸款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逾20%,而總理倫齊能夠對銀行使力的時間也所剩不多。一旦民眾對銀行喪失信心並引發動亂,不僅可能使義大利金融業崩潰,且還會擴散到整個歐元區。

由於義大利銀行債券的45%都在散戶手中,因此倫齊希望由政府直接協助銀行,而不要強迫投資人承擔「自救」損失,否則必將引爆政治炸彈,但這違反歐盟法規。倫齊要求歐盟在面對「英脫」的特殊環境下,能給予義大利六個月的「自救」豁免期。目前德國雖表示反對,但並未把門完全封死。倫齊很可能選擇違反「自救」法規,以免引發金融崩潰,因而輸掉10月的憲法公投。

倫齊與拉霍伊同樣面對的困境,並非源自於國內的民粹政黨,而是僵化的撙節政策;堅持預算盈餘是道德,赤字是罪惡,完全不考慮各國的環境,一昧盲從於扼殺成長的法規,因而引發各國對歐元區當局的強力抵制。其實德國可以一方面減少本身的預算及經常帳盈餘,同時對歐元區內實施改革政策的政府給予較大的彈性。

倫齊對10月的憲法公投已經投入「不通過,就下台」的賭注,但這次公投很容易就被轉化成民眾對倫齊政績的信任投票,甚至可視為民眾對義大利是否應留在歐元區的表態。第二大黨─「疑歐」的民粹政黨「五星運動」黨,最近在地方選舉中大有斬獲,並要求舉行「脫離歐元區」的公投,而明年法國與德國也將大選。

基於歐元區對各種促進穩定及成長的政策缺乏彈性,因此西班牙大選的結果只能讓歐元區稍獲喘息,倫齊能否在10月過關仍是未定之天。

(Melvyn Krauss為彭博視角專欄作家)

義大利﹒歐元區﹒公投﹒西班牙﹒歐盟

「英脫」對外銀9大影響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06 03:51 經濟日報 編譯林奕榮/綜合外電

英國公投脫歐,重創全歐洲及美國的銀行;公投結果出爐隔日,英國以外的大型銀行股價狂跌7%到20%不等;其他領域的市場在衝擊過後已經回升,但非英國銀行至今仍未能彌補所有損失。「英脫」將使外銀產生顯著變化,以下是受到影響的九個面向:

1

營運模式的不確定性,造成短期傷害:位於倫敦,在歐盟其餘27國營運的外銀,將面臨數月甚至數年是否能取得新授權的不確定性,且須等待清算業務是否將從倫敦移至法蘭克福。

這些疑慮將產生權變計畫與可能遷移的支出。

2

銀行遷離倫敦,長期或可降低成本:若外銀裁撤倫敦的人力甚至遷移,以成本而言對美國銀行有利。

3

交易金額短期內大增:脫歐後,短期內的交易金額大增,代表佣金隨之增加。

4

長期而言,交易金額將下滑:英脫造成波動難以確定,投資人將暫時觀望,未來幾月交易額將減少。

5

投資銀行營收短期內將下跌:政治、經濟和市場的不確定性,加上市場波動,可能使營收劇減。

6

低利率將維持更久:市場的不確定性和脆弱性,使聯準會(Fed)或歐洲央行升息的可能性極低。

7

外銀在英國子公司及分行,獲利減少:貸款成長趨緩、損失增加的「宏觀影響」,使外銀獲利下滑。

8

英鎊走貶,拖累外銀獲利:英鎊重挫,使外銀在英國的實際獲利減少。

9

美國銀行成長更勝歐洲同業:美國投銀近年成長優於歐洲同業,分析師認為,英脫後華爾街的大銀行有絕佳機會。

英國﹒倫敦﹒脫歐﹒公投﹒華爾街

美歐銀行失血千億美元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06 03:51 經濟日報 編譯黃智勤/綜合外電

英國脫離歐盟帶來的影響有多大?

這個簡單的數據能讓人略知一二:美國與歐洲最大型銀行的可能已經損失1,650億美元。

一個由紐約大學經濟學家打造的模型,定期對全球最大型金融機構進行簡化版壓力測試,探問股市對銀行資產價值與風險的看法,並以這些資訊預測銀行處於嚴峻危機時會發生什麼狀況、必須增加多少股本才能避免災難。

紐約﹒歐盟﹒英國

英國央行可能重啟量化寬鬆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06 03:51 經濟日報 編譯劉雲/綜合外電


56
英國央行 路透
英國公投決定脫歐後,分析師認為歐元區與英國的經濟在未來幾年將受嚴重衝擊,將迫使各國央行採取行動,包括美國聯準會(Fed)在12月前都不會升息。
在承受公投結果的巨大壓力下,市場預期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與歐洲央行將採取更多刺激措施。美銀美林公司(BoA Merrill Lynch)分析師4日發布報告提到:「由於不確定性與經濟可能衰退,我們預估英格蘭銀行將運用金融危機『劇本』,意思是忽略英鎊引起的通膨,迅速調降利率至零或接近零,接下來重啟量化寬鬆。」

英格蘭銀行總裁卡尼(Mark Carney)上周暗示,可能在今夏降息與啟動其他寬鬆措施。目前基準利率為歷來最低的0.5%,自2009年3月以來便未曾調降。

另據業界人士表示,各國央行在英國脫歐公投前後,把對外匯市場的監管升高至前所未見的程度,直到上周之前,主管機關要求主要銀行的交易室需每六小時提供最新的詳細報告。
一家主要跨國銀行的資深員工說,央行從未如此頻繁與固定地來電詢問,可視為官員擔心英國脫歐可能引發的金融業問題,這是2008年雷曼兄弟風暴以來所僅見。

聯準會、英格蘭銀行與歐洲央行都拒絕對此報導置評。但有些官員指出,英格蘭銀行與其他央行曾一致承諾,在公投前後加強對金融市場監管,而這些電話詢問,代表全球主要央行在監管上,更大程度、以及至目前很成功的協調合作。

英鎊貶不停 全球影響力下滑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06 03:51 經濟日報 編譯林奕榮/綜合外電


57
英鎊100年來持續貶值 圖/經濟日報提供
英國脫歐對經濟衝擊的疑慮,加速英鎊朝百年來貶值之路邁進,英鎊兌美元5日盤中貶至1.3090美元,跌落31年谷底。歷史、經濟和外交專家指出,自6月23日脫歐公投以來英鎊已重貶12%,是英國的全球地位與影響力再一次走下坡的跡象。
英鎊兌歐元匯率5日貶值1.4%至1歐元兌0.8548英鎊,觸及兩年半(2013年12月)低點。英鎊重貶,使英傑華環球投資公司繼標準人壽之後,宣布暫停房地產基金的交易。

1992年英鎊在與德國馬克脫鉤後大貶,最新一波重貶則出現在英國公投脫歐之後。英鎊的走勢成為大英帝國國勢衰退的最佳寫照。歷史學者、經濟學家和外交專家指出,23日公投以來,英鎊貶值逾一成,是英國在全球扮演的角色和影響力再一次下滑的跡象。牛津大學經濟學副教授埃斯特維斯表示:「過去一個世紀以來英鎊對美元的走勢,基本上是持續大步下滑。」

英鎊是目前仍在市面上流通的最古老貨幣,兌美元的匯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約5美元,脫歐公投當日為1.5美元,5日一度貶至1.3055美元。富豪投資人索羅斯推測,英鎊可能跌至1英鎊兌1.15美元,約比1971年的水準貶值60%。

柏克萊加大經濟學教授艾申格林說:「一國的經濟規模可以用他國貨幣來衡量,例如英國即能以美元來評估,這是該國展現權力與國際影響力的指標。」

經濟學家認為貶值有助出口,其他經濟學家則認為恐有衰退及低利率之虞;若加上更孤立的島國政治及退出世界最大貿易集團,將使投資人降低對英國資產胃口。

英國﹒脫歐﹒公投﹒索羅斯﹒柏克萊

名家觀點/英鎊有3後盾 別過度悲觀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06 03:51 經濟日報 李勝彥


6月24日英國公投支持脫離歐盟,震撼全球金融市場,當日全球股市重挫,市值蒸發2兆美元,而英鎊則重貶8%。市場預期英國經貿投資衰退、英鎊續貶和倫敦國際金融中心失色等,上述負面現象的探討牽連甚廣,惟英鎊今後展望為整個脫歐議題後續觀察重點。

1760-1830年間的英國技術創新和產業革命造就了大英國協,倫敦成為全球通商中心,集合來自全球之商人、物品和資金,全球由倫敦以外港口出航的船隻數目合計還比不上由倫敦單一港口出航的數目,而其與世界各地英國殖民地和英鎊經濟圈國家(例如澳洲、紐西蘭、印度、南非等)的緊密關係,則為其拓展經濟疆域的最大優勢。

當時極其強勢的英鎊反映著英國強大的經濟,英鎊也扮演了國際「軸心」貨幣的角色,在國際上具有交易媒介、計價單位和價值儲存的功能。英國於1873年建立「黃金—英鎊本位制」,英鎊的價值由其持有的黃金準備來維持,這期間,堪稱為英鎊的「黃金時代」。

其後,英鎊國際地位低落,主要來自英國頻繁的戰爭,其中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英國黃金流出,財政陷入困境,終於在1914年停止英鎊和黃金之直接兌換。英鎊失去黃金支撐,信用低落,也失去其國際地位。

相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法兩國的黃金大量流入美國,美國在1917年成為世界最大黃金持有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經濟和軍事力量逐漸擴大,全球黃金(資金)向其靠攏,美國遂於1944年主導建立國際貨幣制度,並設立1盎司黃金等於35美元的官方固定平價,確立「黃金—美元本位制」。於是英鎊在1950年代初將其國際軸心貨幣地位完全讓給美元,退位為普通的國際儲備貨幣。

目前英鎊的國際地位已較大英帝國的「黃金時代」大幅滑落。例如,2015年底英鎊的全球外匯存底占比為4.88%和全球交易支付貨幣占比為8.43%,皆遠低於美元和歐元。6月下旬的英國脫歐負面效應雖已不見擴大,惟當市場普遍唱衰英鎊之際,也不宜忽略下列對英鎊的有利因素。

首先,英國內部經濟因素有:一、英國人力資源較歐盟穩定成長,以及其GDP成長較歐盟為快。比較2008年和2015年,英國人口占歐盟比重由12.31%上升至12.76%,而其GDP之歐盟占比則由14.69%上升至17.55%;二、近五年,英國平均經濟成長率在2%以上,失業率亦逐年下降至5%,國內經濟基盤穩固,除美國外,為全球先進國少見的現象;三、英國外匯存底逐年增加,至今年4月底為1,125億美元,成為穩定英鎊的有力後盾。

其次,外部環境因素有:一、貨幣進一步寬鬆。全球四大中央銀行皆表示準備採取寬鬆貨幣政策,美國聯準會甚且表示必要時增加提供美元流動性,可紓解英鎊貶值壓力;二、主力放空英鎊者少。此次金融巨鱷索羅斯的對沖基金並不如曾在1992年放空英鎊,但預測英鎊會貶至1.15美元,可視為英鎊底線;三、英美關係更加緊密。英國脫歐也不會孤單,英美兩國思維本質上志同道合,英國在政治經濟等方面可獲得美國更直接的支持。

英國認為加入歐盟綁手綁腳,難以施展,脫歐或許是其追求獨立自主的表現。新加坡在1966年以幾乎是一片荒蕪之地脫離馬來西亞,發展至今成為全球耀眼的現代化國家,由此觀之,英鎊在整個脫歐的正向發展或許不一定完全無可期待,何況英國還是一個工業基礎雄厚的國家。

(作者是國立台北大學亞洲研究中心榮譽顧問)

英不動產基金暫停贖回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06 03:51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



繼標準人壽後,英國英傑華環球投資公司也暫停旗下18億英鎊房地產基金交易。 路透
繼標準人壽之後,英國英傑華環球投資公司5日宣布暫停旗下18億英鎊房地產基金的交易,停止投資人贖回基金,主因大量散戶投資人要求贖回基金,使基金的流動性吃緊。專家表示,這顯示「英脫」之後投資人對英國房地產市場的憂慮升高,並引發骨牌效應。
英傑華暫停基金交易的消息,也導致5日英鎊兌美元匯率跌到31年來新低;英格蘭銀行(央行)也表示,「英脫」引發的經濟風險已經「開始具體化」。

英傑華指出,上述決定歸因於「不尋常的市場情勢」。之前投資人曾因為擔心「英脫」的負面效應,因而使基金贖回的金額激增。

英傑華發言人表示:「不尋常的市場情勢,已使英傑華投資房地產基金缺乏立即的流動性。因此我們即日起暫停交易,以保障所有投資人的利益。」

發言人表示,暫停交易後將使基金有較多時間出售仍有流動性的資產,以因應投資人的贖回要求。

在英傑華之前,標準人壽已於4日宣布關閉旗下29億英鎊的房地產基金,這是金融海嘯以來首次出現的作法,主因散戶投資人在「英脫」公投後對房市產生疑慮,因而大量贖回基金。投資人擔心「英脫」會使英國經濟陷入衰退,而使辦公區、賣場及廠房的價格重挫。

標準人壽、恒基兆業、安本與M&G等房地產基金上周已將投資人贖回金額比率降低到5%,使市場出現緊張信號。在標準人壽4日暫停贖回之後,5日英國房地產公司及基金價格隨即重挫。

倫敦城地產分析師表示,「英脫」之後,英國房地產市場的骨牌已經開始倒下;其他基金公司跟進只是遲早的事。

人行搭便車 促貶人民幣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06 03:51 經濟日報 編譯林昀嫻/綜合外電


中國人民銀行5日進一步將人民幣匯率下調122點至6.6594元兌1美元,為2010年12月以來的最低點;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價也貶0.1%至6.6818元兌1美元,引發市場分析師擔憂,人行可能是想利用英國公投脫歐,趁機削弱人民幣匯率。

巴隆周刊報導,令人擔憂的是,上周人行已調降人民幣兌美元匯價,平心而論,中國先前已表示,人民幣是緊釘一籃子與中國往來貿易的主要貨幣,如此一來,人行便能宣稱出手調降匯價完全符合遊戲規則。

人民幣﹒脫歐﹒中國人民銀行﹒英國﹒公投

日圓漲勢強 日企獲利淡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06 03:51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


「英脫」之後由於日圓匯率居高不下,加上歐洲經濟成長可能因為「英脫」而減緩,已使日本企業的年度獲利展望出現四年來首次下降。

大和證券集團指出,本年度日本200大企業的獲利將減少約3.6%,預估基礎是假定日圓對美元平均匯率為100,對歐元為105;如果對美元平均匯率為105,則獲利將僅減少0.5%。今年來日圓對美元已累積升值17%,最近一波升幅是由「英脫」促成。

豐田汽車本年度的獲利預估已被4位分析師下修,平均下修額23億美元,而為165億美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