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拓展出口應有新思維
2015-07-15 02:18:3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今年2月起我國出口連月衰退,上半年出口總額1,42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7.1%,經濟成長率可能跌到3%以下。行政院長毛治國為此緊急召開財經會議,指示國發會在兩周內提出擴大版出口振興方案。正所謂對症下藥,要訂出可行有效的方案,就要了解病因何在。

觀察今年出口衰退主因,除了全球石化產品價格降低、電子產品因歐美銷售端去化速度緩慢而需求疲軟,以及國際貿易停滯不前等外部問題,台灣產業出口結構、產品組成及生產要素稟賦的弱化等,亦為重要因素。舉例而言,在生產環境上,社會價值變遷及人口結構變化導致勞動力不足,產業用地、用水、用電開發不順利,碳排放、空汙、水汙及廢棄物等環境負荷屢遭抗爭,新產能投資受阻,連帶影響出口表現;另一方面,台灣出口結構仍以零組件、紅海式價格競爭為主,遲遲未能發展出高價值的整體解決方案;加上相對於南韓等主要貿易對手國,零關稅貨品的涵蓋比重過低,出口面臨較高關稅門檻,也不利於外銷競爭。

整體來說,台灣過去慣用的拓銷政策與產業發展模式都已面臨瓶頸,要脫困而出,除了技術持續升級保持領先,並投資下世代關鍵應用之外,台灣需要有創意想像力和整合性政策結合的思考與規劃,這包括新生產聚落及發展整體解決方案的思維。

在新生產聚落的思考上,過去廠商因台灣生產要素不利製造或配合品牌需求而進行跨國布局,受惠於海外廉價且豐富的土地及勞動力支撐,不僅擴大我國產業規模,更在台灣設立研發中心,強化產品開發能力,由OEM轉為ODM模式,提高了全球市場的影響力。

以資通訊產業為例,藉由海內外分工,台灣已有多項產品取得全球市占率領先地位,例如有線電視用戶終端設備、筆記型電腦、LCD液晶螢幕等產品數量的全球市占率超過一半;又如主機板、可攜式導航器、IC封裝測試製造等產品及服務產值的全球市占率,皆居世界第一。

除了影響力,台商赴大陸投資後,可經由中間財、資本財出口貿易的增加,對台灣產生出口帶動的效果。根據研究,因為台商赴大陸投資及生產帶動的台灣對大陸(含香港)的出口金額,約占當年度台灣對大陸總出口的25%。然而,過去台商在大陸複製生產聚落以帶動台灣中間產品出口的模式,其效果已因大陸在地供應鏈崛起而顯疲態,未來若能根據政經情勢、市場潛力、基礎環境選擇新聚落,政策性透過官方或整合民間力量,採取在地品牌或通路等價值鏈合作模式,協助台商於新興市場建立新聚落,相信有機會啟動另一波投資帶動出口效應。

在出口結構方面,如何扭轉過去以單品及零組件為主,轉而提高系統服務與整體解決方案輸出的比重,也是提升出口附加價值的重要方向。短期而言,政府應主動盤點國內已成功的整廠輸出及系統整合等案例,研析其可能市場及後續帶動出口潛力,積極協助其拓展外銷市場。這包括駐外經貿及外交單位的協助推廣,以及建立積極性的海外投融資支援機制,鼓勵本土銀行提供本國企業海外專案融貸,進而擴展在地金融服務。

就中長期的觀點,應針對具未來發展性的新興解決方案,建立有效的孵育機制;尤其應整合各部會的力量,提供更多的實驗場域予國內廠商,進行系統服務的試煉,以作為未來出口擴張的基礎,例如推動智慧城市、智慧校園、醫療照護、智慧交通等下世代潛力關鍵應用,並以系統可輸出性作為推動獎勵或補助的重要指標,以協助發展及驗證國內廠商的解決方案及顧問建置能力,強化拓展新興市場的能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