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不能讓它斷線」 布袋戲偶工藝家堅持創作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15 04:50 聯合報 記者郭宣彣/彰化縣報導
施歘戲偶工作室施建宏,傳承父親土黏香戲偶彩繪工藝。 記者郭宣彣/攝影
「父親傳下的傳統產業,不能就這樣斷了線。」鹿港鎮土黏香布袋戲偶工藝家施建宏說,土黏香布袋戲偶曾經風行多年,現在卻沒落,但他仍堅持創作並推廣古早童玩,希望更多人認識早期的傳統工藝。
63歲的施建宏表示,民國30、40年代的廟會布袋戲盛行,昂貴精緻的木雕戲偶,非一般人家負擔得起。材質環保輕便、價格平實、可大量生產的「土黏香戲偶」應運而生,成為家家戶戶孩子最喜歡的玩具。
「一根手指頭、一塊布就能玩得津津樂道。」施建宏說,早期一碗冰3角,一尊「土黏香戲偶」要價3元,而土黏香偶頭價格3角,有錢人買戲偶,沒錢就買偶頭;只要用偶頭配上一塊布,變身一尊玩偶,是當時很風潮的玩法。
他說,父親施歘不僅會製作童玩玩具,後來投入土黏香戲偶的創作並創立「東泰工藝社」,生產各式工藝玩具,但獨鍾土黏香戲偶。父親把武俠小說、傳記、電視影集等人物,都做成土黏香戲偶呈現。
施建宏表示,父親的工作坊是他的遊樂場,從小看父親製作土黏香戲偶、童玩玩具並傳承父親的技藝。
他回憶,當時只要祭典或廟會,土黏香戲偶賣超好,每日賣出300尊,是當時布袋戲的主流。但到後期,台灣布袋戲偶被大陸低成本塑膠戲偶取代。
「台灣這些傳統童玩工藝,得有人保存。」施建宏常到學校或圖書館向民眾介紹古早童玩及土黏香戲偶,並持續推行土黏香戲偶DIY。
小檔案/何為土黏香?
早期是香粉加水調製而成,後來因成本過高,改由木屑加水及太白粉調製,成為「土黏香」,接著灌入鉛製的偶頭模型,再曬乾彩繪,成為「土黏香戲偶偶頭」。(郭宣彣)
飛天」電音三太子 後天大溪空中見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15 04:50 聯合報 記者呂筱蟬/桃園報導
大溪哪德社首創「飛天」電音三太子,活動表演非常吸睛。 圖/大溪哪德社
大溪「哪德社」首創「飛天」電音三太子,連年參加全國性的電音三太子競賽獲獎,為了吸引更多青少年了解這項文化,成員不斷創新,今年新劇哪吒傳奇講述哪吒一生的軼事,劇中並結合民俗技藝、明火、高空特技及cosplay等演出,後天將配合大溪文藝季在大溪老街演出。
「哪德社」企劃總監黃偉倫說,曾經看過其他劇團採用吊鋼絲高空表演,感覺非常驚豔,團員討論後,認為運用在電音三太子中的武打劇碼會很精采,當時因為經費拮據無法出動吊車,大家只能在地面上練習套招,表演時上場一吊就是10層樓高,過程因有特效人員調度,演出成功、一戰成名。
他表示,眾人耳熟能詳的三太子故事,包含教孝、慈善、公益、文化、惜福等觀點,除了高空表演和舞龍舞獅外,更結合火舞、京劇臉譜Cosplay、北管八音等藝術轉換,這次的演出將日前獲獎的3齣戲碼濃縮成1個小時,精彩可期。
黃偉倫說,電音三太子如今躍上國際舞台,為了不讓台灣人漏氣,要更努力展演。
三太子﹒大溪老街﹒京劇
當山豬遇見莫札特… 玩出新「花」 樣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15 04:50 聯合報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花蓮縣文化局推出「玩出新花樣」創意遊程競賽,學員彭千娟以「當山豬遇見莫札特」拿下優等。 圖/彭千娟提供
縣文化局今年首度以在地文化資產為主題,舉辦「玩出新花樣-花蓮文化觀光創意遊程競賽」,最後由學員彭千娟規劃的特色遊程「當山豬遇見莫札特」,提醒遊客抱著尊重環境與文化的角度旅遊,具有巧思的創意旅程,獨得優等。
文化局辦理兩場文資導覽培訓計畫,為了讓學員把課程內容應用在旅遊實務,並逐步打造在地文化資產觀光的特色品牌,首次在花蓮舉辦以文化觀光為主題的創意遊程競賽。文化局長陳淑美希望藉此行銷花蓮文化旅遊。
此次榮獲優等的彭千娟就讀台灣觀光學院觀光餐飲管理研究所,喜愛古典音樂,取名「當山豬遇見莫札特─太魯閣傳統樂舞深度文化體驗」的吸睛標題,化身音樂家莫札特,遊程設計著重於太魯閣族文化深度體驗,由葛都桑音樂工作室負責人彼得洛.烏嘎帶路,從他為何紋面切入,引領遊客走進太魯閣族器樂DIY、山林狩獵文化的天地,體悟太魯閣族人的生活智慧。
陳淑美表示,彭千娟設計的遊程充分展現研習課特色,最難得是,將導遊領隊定位在文化觀光平台,遊客直接與在地達人接觸,透過在地人的言語、視野,將旅遊主導權回歸在地人,提醒遊客是造訪者而非主角,應懷抱尊重當地環境和文化的心胸,虛心感受文化旅遊的況味,正是文化資產旅遊的真義。
二名佳作分別是陳琦「漫步慢城花蓮巡禮」、黃益智「花蓮在地美景威力遊」。
陳琦鎖定花蓮市街歷史建築與傳統街區,以步行探訪老花蓮的發展故事;黃益智則是利用電動平衡車為主要的交通工具,適合全家大小以低碳且輕鬆的方式,走訪七星潭、初英、鯉魚潭等步道。
太魯閣族﹒文化資產﹒文化局﹒歷史建築﹒導遊
城隍夜巡活動暖身 4座超大神偶路口「掃路角」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15 04:50 聯合報 記者魯永明/嘉義報導「
嘉義城隍廟特製4個高達7尺2的黑、白無常及董、李爺捕快,超大神偶參與城隍夜巡掃路角抓鬼祈福儀式。 記者魯永明/攝影
超嚇鬼!」國定古蹟嘉義城隍廟為延續獨特罕見「城隍掃路角」抓鬼祈福儀式,將在9月1日城隍夜巡,挑選嘉市5處常發生車禍路口抓鬼,廟方特製4個高達7尺2的黑、白無常及董、李爺捕快超大神偶,昨天連同鎮殿范、謝將軍,前進吳鳳北路、光華街口示範「掃路角」,為城隍夜巡活動暖身。
超大神偶由廟方人員抬舉行走表演,黑、白無常神偶穿素衣,頭戴古代帽,有長頭髮,口中吐出長舌頭,手執鎖鏈,專職緝拿鬼魂,協助賞善罰惡懲罰惡人;董、李爺捕快頭戴將軍帽,紅面蓄髯,口露紅舌,腰繫黑巾,身材壯碩,神情嚴肅,執行犯人廷杖。
市長涂醒哲及城隍廟董事長葉源助向城隍爺參拜後,黑白無常、董李爺捕快及范謝將軍等6尊神偶,依序向城隍爺參禮,接著由陣頭鑼鼓陣帶領,前進廟外吳鳳北路、光華街口封路,示範城隍掃路角抓鬼祈福儀式,吸引許多民眾及機車騎士拿手機拍照。
葉源助說,「掃路角」是指發生車禍馬路交會處,有些孤魂野鬼徘徊路口,抓替身投胎,就是俗稱「抓交替」,城隍爺掌管陰陽,掃路角巡視陰陽交會處,儀式舉行城隍爺會到場坐鎮,由6尊神偶在路口走陣驅趕「抓交替」,為民祈福。
農曆7月關鬼門後隔天城隍夜巡,當天按警方提供常發生車禍路口,將到忠孝路與林森東路口,仁愛路與垂楊路口,新民路與興業西路口,文化路與民族路口,以及吳鳳北路與蘭井街路口等5處,舉行「城隍掃路角」淨化路口保平安。
吃剩的果皮 爺奶拓印帆布包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15 04:50 聯合報 記者邵心杰/將軍報導
「將軍農」團隊利用果皮、剩果,以壓克力顏料拓印,讓社區長者親手印製屬於自己的購物袋。 記者邵心杰/攝影
將軍社區長者昨天在台南應用科大商品設計系學生組成的洄游駐村「將軍農」團隊協助下,將吃剩的柳丁皮、玉蜀黍或番薯,塗上壓克力顏料,拓印在帆布袋上,製作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購物袋。
「將軍農」團隊表示,這場「農印將軍」剩果的應用—帆布袋拓印活動,是向社區居民宣導剩果再利用的重要性,以及其價值的可塑性、變化性。同時,阿公阿嬤印製購物袋的過程,透過色彩、觸覺感知,增加長者的腦力運轉外,增添活動的趣味性。
將軍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吳南雄、關懷中心主任吳義和等人與社區阿公阿嬤熱情參與,即使雙手沾滿五顏六色的壓克力顏料,利用吃剩的柳丁皮、玉蜀黍或番薯,拓印在帆布袋上頭,有如綻開的花朵,五彩繽紛, 阿公阿嬤自信地秀出作品,「有夠水!」不忘讚美自己。
「將軍農」團隊利用果皮、剩果,以壓克力顏料拓印,讓社區長者親手印製屬於自己的購物袋。 記者邵心杰/攝影
台灣唯一日證女樹醫 返鄉為樹建新居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15 20:43 中央社 台北15日電
台灣唯一擁有日本樹木醫執照女醫生詹鳳春,率日本團隊以適地適木原則,參與建造台灣首座規劃種植上萬棵樹的森林建築。
考量建築結構採用輕量土,且結合文化寓意選用不同樹種,詹鳳春也謹守適地適木原則,尋找適合都市微氣候,從全台尋找約2萬3000棵健康合適的喬、灌木,預計2017年移植進森林建築「陶珠隱園」。
移植前,詹鳳春先為樹木進行健康檢查和身家調查。她表示,挖菌取土,培養土中的共生菌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土壤是樹的腸胃,有好菌,樹就會長的好。」除了多年經驗,詹鳳春還用聞的方式來分辨好壞與樹種。
抱樹與樹對話,感受樹的溫度、氣息,是詹鳳春判斷樹的健康的方法。「要確定樹能百分之百的活下來才能移植,不然不要動。」詹鳳春堅定說,經過她手上的樹從沒有枯萎過,每一次移植都要說服樹木安心,「日本把樹當神,移植像是坐轎子」。
詹鳳春曾經投入2008年四川都江堰賑災復興計畫,台南巴克里公園百棵櫻花樹治療,她說,「當時是義工去幫忙,向櫻花樹說最大的回報就是明年開花讓我看。」隔年櫻花盛開。
在花店裡長大,詹鳳春從小就非常喜歡花草樹木,大學念了日文系,就為了赴日學習醫樹。談到在日本的時光,她說,她記樹名的能力是當時東京大學公認第一名,「1000多棵樹照攤開來,我就做到老師要求的一秒認出來。」連日本人都記輸她,笑稱「是樹會偷偷向我自我介紹」。
日本人非常注重團隊精神,此次也帶了她的團隊抵台,她表示,就像人看醫生會分科別,而醫生也不是全部都精通,所以要匯集所有人的意見,做到最好,並強調綠化是種了才開始,要持續的愛護與照顧,才能永續生存。
台灣唯一擁有日本樹木醫執照女醫生詹鳳春(圖),率日本團隊以適地適木原則,參與建造台灣首座規劃種植上萬棵樹的森林建築。 中央社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15 04:50 聯合報 記者郭宣彣/彰化縣報導
施歘戲偶工作室施建宏,傳承父親土黏香戲偶彩繪工藝。 記者郭宣彣/攝影
「父親傳下的傳統產業,不能就這樣斷了線。」鹿港鎮土黏香布袋戲偶工藝家施建宏說,土黏香布袋戲偶曾經風行多年,現在卻沒落,但他仍堅持創作並推廣古早童玩,希望更多人認識早期的傳統工藝。
63歲的施建宏表示,民國30、40年代的廟會布袋戲盛行,昂貴精緻的木雕戲偶,非一般人家負擔得起。材質環保輕便、價格平實、可大量生產的「土黏香戲偶」應運而生,成為家家戶戶孩子最喜歡的玩具。
「一根手指頭、一塊布就能玩得津津樂道。」施建宏說,早期一碗冰3角,一尊「土黏香戲偶」要價3元,而土黏香偶頭價格3角,有錢人買戲偶,沒錢就買偶頭;只要用偶頭配上一塊布,變身一尊玩偶,是當時很風潮的玩法。
他說,父親施歘不僅會製作童玩玩具,後來投入土黏香戲偶的創作並創立「東泰工藝社」,生產各式工藝玩具,但獨鍾土黏香戲偶。父親把武俠小說、傳記、電視影集等人物,都做成土黏香戲偶呈現。
施建宏表示,父親的工作坊是他的遊樂場,從小看父親製作土黏香戲偶、童玩玩具並傳承父親的技藝。
他回憶,當時只要祭典或廟會,土黏香戲偶賣超好,每日賣出300尊,是當時布袋戲的主流。但到後期,台灣布袋戲偶被大陸低成本塑膠戲偶取代。
「台灣這些傳統童玩工藝,得有人保存。」施建宏常到學校或圖書館向民眾介紹古早童玩及土黏香戲偶,並持續推行土黏香戲偶DIY。
小檔案/何為土黏香?
早期是香粉加水調製而成,後來因成本過高,改由木屑加水及太白粉調製,成為「土黏香」,接著灌入鉛製的偶頭模型,再曬乾彩繪,成為「土黏香戲偶偶頭」。(郭宣彣)
飛天」電音三太子 後天大溪空中見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15 04:50 聯合報 記者呂筱蟬/桃園報導
大溪哪德社首創「飛天」電音三太子,活動表演非常吸睛。 圖/大溪哪德社
大溪「哪德社」首創「飛天」電音三太子,連年參加全國性的電音三太子競賽獲獎,為了吸引更多青少年了解這項文化,成員不斷創新,今年新劇哪吒傳奇講述哪吒一生的軼事,劇中並結合民俗技藝、明火、高空特技及cosplay等演出,後天將配合大溪文藝季在大溪老街演出。
「哪德社」企劃總監黃偉倫說,曾經看過其他劇團採用吊鋼絲高空表演,感覺非常驚豔,團員討論後,認為運用在電音三太子中的武打劇碼會很精采,當時因為經費拮據無法出動吊車,大家只能在地面上練習套招,表演時上場一吊就是10層樓高,過程因有特效人員調度,演出成功、一戰成名。
他表示,眾人耳熟能詳的三太子故事,包含教孝、慈善、公益、文化、惜福等觀點,除了高空表演和舞龍舞獅外,更結合火舞、京劇臉譜Cosplay、北管八音等藝術轉換,這次的演出將日前獲獎的3齣戲碼濃縮成1個小時,精彩可期。
黃偉倫說,電音三太子如今躍上國際舞台,為了不讓台灣人漏氣,要更努力展演。
三太子﹒大溪老街﹒京劇
當山豬遇見莫札特… 玩出新「花」 樣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15 04:50 聯合報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花蓮縣文化局推出「玩出新花樣」創意遊程競賽,學員彭千娟以「當山豬遇見莫札特」拿下優等。 圖/彭千娟提供
縣文化局今年首度以在地文化資產為主題,舉辦「玩出新花樣-花蓮文化觀光創意遊程競賽」,最後由學員彭千娟規劃的特色遊程「當山豬遇見莫札特」,提醒遊客抱著尊重環境與文化的角度旅遊,具有巧思的創意旅程,獨得優等。
文化局辦理兩場文資導覽培訓計畫,為了讓學員把課程內容應用在旅遊實務,並逐步打造在地文化資產觀光的特色品牌,首次在花蓮舉辦以文化觀光為主題的創意遊程競賽。文化局長陳淑美希望藉此行銷花蓮文化旅遊。
此次榮獲優等的彭千娟就讀台灣觀光學院觀光餐飲管理研究所,喜愛古典音樂,取名「當山豬遇見莫札特─太魯閣傳統樂舞深度文化體驗」的吸睛標題,化身音樂家莫札特,遊程設計著重於太魯閣族文化深度體驗,由葛都桑音樂工作室負責人彼得洛.烏嘎帶路,從他為何紋面切入,引領遊客走進太魯閣族器樂DIY、山林狩獵文化的天地,體悟太魯閣族人的生活智慧。
陳淑美表示,彭千娟設計的遊程充分展現研習課特色,最難得是,將導遊領隊定位在文化觀光平台,遊客直接與在地達人接觸,透過在地人的言語、視野,將旅遊主導權回歸在地人,提醒遊客是造訪者而非主角,應懷抱尊重當地環境和文化的心胸,虛心感受文化旅遊的況味,正是文化資產旅遊的真義。
二名佳作分別是陳琦「漫步慢城花蓮巡禮」、黃益智「花蓮在地美景威力遊」。
陳琦鎖定花蓮市街歷史建築與傳統街區,以步行探訪老花蓮的發展故事;黃益智則是利用電動平衡車為主要的交通工具,適合全家大小以低碳且輕鬆的方式,走訪七星潭、初英、鯉魚潭等步道。
太魯閣族﹒文化資產﹒文化局﹒歷史建築﹒導遊
城隍夜巡活動暖身 4座超大神偶路口「掃路角」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15 04:50 聯合報 記者魯永明/嘉義報導「
嘉義城隍廟特製4個高達7尺2的黑、白無常及董、李爺捕快,超大神偶參與城隍夜巡掃路角抓鬼祈福儀式。 記者魯永明/攝影
超嚇鬼!」國定古蹟嘉義城隍廟為延續獨特罕見「城隍掃路角」抓鬼祈福儀式,將在9月1日城隍夜巡,挑選嘉市5處常發生車禍路口抓鬼,廟方特製4個高達7尺2的黑、白無常及董、李爺捕快超大神偶,昨天連同鎮殿范、謝將軍,前進吳鳳北路、光華街口示範「掃路角」,為城隍夜巡活動暖身。
超大神偶由廟方人員抬舉行走表演,黑、白無常神偶穿素衣,頭戴古代帽,有長頭髮,口中吐出長舌頭,手執鎖鏈,專職緝拿鬼魂,協助賞善罰惡懲罰惡人;董、李爺捕快頭戴將軍帽,紅面蓄髯,口露紅舌,腰繫黑巾,身材壯碩,神情嚴肅,執行犯人廷杖。
市長涂醒哲及城隍廟董事長葉源助向城隍爺參拜後,黑白無常、董李爺捕快及范謝將軍等6尊神偶,依序向城隍爺參禮,接著由陣頭鑼鼓陣帶領,前進廟外吳鳳北路、光華街口封路,示範城隍掃路角抓鬼祈福儀式,吸引許多民眾及機車騎士拿手機拍照。
葉源助說,「掃路角」是指發生車禍馬路交會處,有些孤魂野鬼徘徊路口,抓替身投胎,就是俗稱「抓交替」,城隍爺掌管陰陽,掃路角巡視陰陽交會處,儀式舉行城隍爺會到場坐鎮,由6尊神偶在路口走陣驅趕「抓交替」,為民祈福。
農曆7月關鬼門後隔天城隍夜巡,當天按警方提供常發生車禍路口,將到忠孝路與林森東路口,仁愛路與垂楊路口,新民路與興業西路口,文化路與民族路口,以及吳鳳北路與蘭井街路口等5處,舉行「城隍掃路角」淨化路口保平安。
吃剩的果皮 爺奶拓印帆布包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15 04:50 聯合報 記者邵心杰/將軍報導
「將軍農」團隊利用果皮、剩果,以壓克力顏料拓印,讓社區長者親手印製屬於自己的購物袋。 記者邵心杰/攝影
將軍社區長者昨天在台南應用科大商品設計系學生組成的洄游駐村「將軍農」團隊協助下,將吃剩的柳丁皮、玉蜀黍或番薯,塗上壓克力顏料,拓印在帆布袋上,製作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購物袋。
「將軍農」團隊表示,這場「農印將軍」剩果的應用—帆布袋拓印活動,是向社區居民宣導剩果再利用的重要性,以及其價值的可塑性、變化性。同時,阿公阿嬤印製購物袋的過程,透過色彩、觸覺感知,增加長者的腦力運轉外,增添活動的趣味性。
將軍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吳南雄、關懷中心主任吳義和等人與社區阿公阿嬤熱情參與,即使雙手沾滿五顏六色的壓克力顏料,利用吃剩的柳丁皮、玉蜀黍或番薯,拓印在帆布袋上頭,有如綻開的花朵,五彩繽紛, 阿公阿嬤自信地秀出作品,「有夠水!」不忘讚美自己。
「將軍農」團隊利用果皮、剩果,以壓克力顏料拓印,讓社區長者親手印製屬於自己的購物袋。 記者邵心杰/攝影
台灣唯一日證女樹醫 返鄉為樹建新居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15 20:43 中央社 台北15日電
台灣唯一擁有日本樹木醫執照女醫生詹鳳春,率日本團隊以適地適木原則,參與建造台灣首座規劃種植上萬棵樹的森林建築。
考量建築結構採用輕量土,且結合文化寓意選用不同樹種,詹鳳春也謹守適地適木原則,尋找適合都市微氣候,從全台尋找約2萬3000棵健康合適的喬、灌木,預計2017年移植進森林建築「陶珠隱園」。
移植前,詹鳳春先為樹木進行健康檢查和身家調查。她表示,挖菌取土,培養土中的共生菌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土壤是樹的腸胃,有好菌,樹就會長的好。」除了多年經驗,詹鳳春還用聞的方式來分辨好壞與樹種。
抱樹與樹對話,感受樹的溫度、氣息,是詹鳳春判斷樹的健康的方法。「要確定樹能百分之百的活下來才能移植,不然不要動。」詹鳳春堅定說,經過她手上的樹從沒有枯萎過,每一次移植都要說服樹木安心,「日本把樹當神,移植像是坐轎子」。
詹鳳春曾經投入2008年四川都江堰賑災復興計畫,台南巴克里公園百棵櫻花樹治療,她說,「當時是義工去幫忙,向櫻花樹說最大的回報就是明年開花讓我看。」隔年櫻花盛開。
在花店裡長大,詹鳳春從小就非常喜歡花草樹木,大學念了日文系,就為了赴日學習醫樹。談到在日本的時光,她說,她記樹名的能力是當時東京大學公認第一名,「1000多棵樹照攤開來,我就做到老師要求的一秒認出來。」連日本人都記輸她,笑稱「是樹會偷偷向我自我介紹」。
日本人非常注重團隊精神,此次也帶了她的團隊抵台,她表示,就像人看醫生會分科別,而醫生也不是全部都精通,所以要匯集所有人的意見,做到最好,並強調綠化是種了才開始,要持續的愛護與照顧,才能永續生存。
台灣唯一擁有日本樹木醫執照女醫生詹鳳春(圖),率日本團隊以適地適木原則,參與建造台灣首座規劃種植上萬棵樹的森林建築。 中央社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