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食安管制 顯現台日關係脆弱面
2015-05-16 01:19:29 聯合報 李世暉/政大日本研究學位學程副教授(桃縣平鎮)
台灣對於日本食品安全管制,在各方關切下,發展成影響台日關係的外交問題。

此一發展,讓日本感到困惑。這是因為,日本國內認為台日間存在著堅固的情誼關係。然而,台灣在食品安全管制上,讓日本感到不解。

據筆者得到的資訊,日本對於台灣的強硬措施,大致有三種解讀。第一,國民黨政府因食安問題,在地方選舉遭受挫敗,以致出現過猶不及的政策立場。第二,王金平院長於四月訪日時越過行政部門,與日方協調解決方案,讓馬英九政府採取更強硬政策立場。第三,延續「台日漁業協定」模式,藉此問題要求日本在外交與經貿事務上讓步。

不管日本猜測的理由正不正確,有一件事是正確的。那就是,台日關係有其堅固的一面,也有其脆弱的一面。這種兩面性,是源自於台灣的特殊性。

在國際場合的學術互動過程中,身為台灣的日本研究學者,經常被問到這個問題:被日本殖民過的台灣,為什麼這麼親日?大哉問。

若從國際層面來看,同屬日本殖民地的台灣、南韓,均為美國亞太戰略的夥伴,並與日本具共同戰略利益與民主價值觀。但是,台灣遠比南韓親日。國際層面的分析,目前並未能對戰後台日關係的發展,提出令人信服的說明。

若不是國際層面,那就應該是國內關係的因素了。事實上,也不全然如此。筆者認為,戰後台日關係發展,最重要的關鍵是「中國因素」,而且是國內的「中國因素」。簡單來說,此一中國因素,可分為「抗日戰爭情結」與「白色恐怖情結」。前者是指,在中國戰場對抗日本的歷史經驗,主導部分民眾對日本的認識。後者是指,來自中國的國民黨政府,戰後初期在台灣的「失政」,使部分民眾懷念日本殖民時期的「施政」。

在上述兩種「中國因素」影響下,台灣社會的現況是,民間部門對日本的友好態度,遠遠高於政府部門。然而,民間廣泛的親日情感,乍看之下是台日關係堅固友好的象徵;但長期倚靠的民間親日情感,卻極易受到社會氛圍的影響,而出現轉變。本次食安管制問題,恰恰顯現出台日關係的脆弱性。

筆者認為,為彌補台日關係的脆弱性,必須朝下列兩個方向著手。第一,政府必須在各領域積極培養新一代知日人才,以降低對日政策誤判的機率;第二,台日政府間應建立相關制度性協商機制,才能避免資訊的混淆與情勢的錯誤解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