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陸紫光喊併美光 一旦成真…不利台廠
2015-07-15 04:31:00 經濟日報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

大陸紫光集團(大圖)有意以230億美元天價,收購全球第三大DRAM廠美光(小圖)。 路透
分享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外電報導,大陸紫光集團有意以230億美元(約新台幣7,130億元)的天價,收購全球第三大DRAM廠美光。若此案成真,不僅是大陸宣示進軍記憶體產業的一大指標,更是陸企歷來最大手筆的對外收購案。
外電指出,清華紫光集團對美光每股收購出價為21美元,約比美光13日收盤價17.61美元溢價超過19%。美光昨(14)日表示,未收到收購邀約書。儘管美光未證實此案,相關效應昨天率先在全球DRAM相關個股蔓延,三星、海力士分別重挫3.24%與6.66%;美光昨天美股早盤則勁揚逾10%。

台廠當中,台塑集團旗下南亞科及華亞科因與美光有合作關係,華亞科是美光轉投資公司,市場聯想可能受惠,激勵華亞科爆出23.5萬張大量,攻上漲停價22.7元收市;南亞科也大漲逾8%。

業界認為,大陸正積極發展半導體業,記憶體是最缺乏的一塊勢力,一旦紫光順利收購美光,將大幅強化大陸半導體業實力,挾大陸官方豐厚的銀彈奧援,搭配技術到位,將掀起全球記憶體版圖大挪移。對台廠而言,因美光是台塑集團旗下華亞科的大股東,可能會牽動合作關係;就整體而言,大陸推進半導體產業更進一步,對台廠長期不利。

經歷前波市場洗牌之後,全球DRAM產業由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大廠寡占,美光是僅存非出身南韓的業者,並同時擁有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技術。記憶體是技術與資金高度密集的產業,「銀彈為王」,一旦美光遭陸企收購,將嚴重威脅前兩大廠三星、SK海力士。

以往DRAM產業並無懼於紅色供應鏈,但若紫光順利取得美光的記憶體技術,整體情勢可能轉變。法人表示,如果陸廠真的取得記憶體關鍵技術,包括PC DRAM、行動記憶體、利基型記憶體等,都有可能是其後續切入的領域。

業界大多認為,大陸若要跨入記憶體產業,資金與人才都不是太大問題,關鍵在於是否能取得DRAM相關技術與專利,這點有錢不一定買得到,自行研發又必須耗費長時間,也不一定能追趕得上。

美光與三星、SK海力士等,並列DRAM三巨頭,已形成寡占局面。

根據研調機構集邦科技統計,今年第1季三星與SK海力士DRAM市占率各為43.1%與27.3%,美光則為22.5%。

法人認為,在DRAM三巨頭中,韓商願意出售的機率相對較低,而目前傳出的開價,確實很有吸引力。
imageimageimage

國家隊出手…鋪路陸版工業4.0
2015-07-15 04:31:02 經濟日報 記者戴瑞芬/綜合報導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大陸最大國有晶片廠紫光集團向美光提出收購協議,被視為「中國製造 2025」(中國版工業4.0)鋪路,全球記憶體市場版圖將重新洗牌。
大陸IC產品線將從行動通訊延伸至資料中心、雲端計算等領域,更將在終端市場創造大陸自有品牌,是收購案的最大贏家。

北京清華大學在1988年創立清華大學科技開發總公司,這家公司就是紫光集團的前身,如今紫光集團 51% 股份由清華控股所持股, 2013、2014 年收購行動晶片廠展訊、銳迪科後,成為大陸最大的國有晶片廠商。

紫光集團雖然是大陸國有資本控股,但有英特爾在去年入股20%,而英特爾已攜手美光布局全球 NAND Flash 市場,看似錯綜複雜其實有脈絡可循的股東關係,正是大陸藉「國家積體電路產業計畫」(陸稱大基金),拓展半導體產業收購、合作,布局「中國製造 2025」技術藍圖的一大步。

值得注意的是,紫光2014年5月取得惠普(HP)旗下結合網路設備、伺服器、儲存技術的新華三公司51%的股權,一旦併購美光,進一步取得儲存晶片解決方案技術,大陸將從行動通訊、電腦領域,延展至伺服器、資料中心、雲端計算等產品領域;並從半導體元件至終端製造領域,都能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更將進一步打造具規模與技術能力的大陸自有品牌企業,由大陸內需市場擴展至全球外銷市場。

美光除了在美國的晶片生產,在新加坡與台灣也有大型晶圓製造設備,但在大陸僅有封裝工廠。而大陸發展半導體缺乏知識產權,因此紫光集團勢必透過挖角或收購以突破技術困境。image

紫光擬併美光…美國安受威脅 高標準看待
2015-07-15 04:31:03 經濟日報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清華紫光集團傳出有意收購美光,研調機構集邦科技昨(14)日指出,據了解,清華紫光的確有提出收購邀約,還在初步階段,此案要成功並非易事。不過若成功併購,將有機會一次取得DRAM與NAND Flash技術,恐牽涉國家安全議題,勢必引起美國政府以高標準看待此事。

集邦表示,這項收購案在美光內部除了需經董事會核准外,也需經股東會通過。另外,根據美國政府對高科技產品輸出管制項目,如有涉及國家安全,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可介入審核,並有權中止。

由於目前半導體領域仍是美國國土安全的監控範圍,集邦也提及,除了DRAM產品外,美光的NAND Flash技術是與英特爾共同開發,因此相關技術若要移轉,也必須與英特爾一同談判。去年9月英特爾入股紫光集團,取得約二成股權,因此在此併購案上,將扮演關鍵角色。

集邦也指出,清華紫光集團市值約達470億元人民幣,折合約76億美元,若想用230億美元價格購買美光,除非有其他基金或集團介入。但若半導體發展已是中國大陸既定的大未來方向,中國政府勢必將動用國家資源,甚至旗下具官方色彩的基金援助。若先不論美國政府的態度為何,從資金面來看,此案成交的可能性不小。

這門親事 得過兩關
2015-07-15 04:31:04 經濟日報 記者吳父鄉/台北報導
大陸清華紫光集團傳要以230億美元迎娶美國美光,經濟部工業局評估,美光下嫁紫光須過「雙關」;一旦成功,對台灣記憶體產業短期影響不大,但長期則要觀察記憶體市場與產能的版圖變化。

工業局電子資訊組組長楊志清表示,即便紫光收購美光,因台灣記憶體產業歷經金融風暴時的洗禮,已從傳統只生產用於傳統電腦的標準型DRAM,轉型為用於智慧型手機的利基型DRAM,對台灣記憶體產業的短期衝擊應較小。

楊志清表示,記憶體產業長久發展的關鍵還是要看研發力道,若紫光娶了美光,但研發力道未能展現,則對台灣影響有限。

楊志清說,紫光要娶美光,第一關要獲美國外國人投資委員會(CFIUS)同意。美方同意後,第二關才是紫光向我國投審會申請接間參股華亞科,因美方持有華亞科33%的股權。

投審會 提雙不原則
2015-07-15 04:31:05 經濟日報 記者蔡敏姿/台北報導
大陸清華紫光集團傳出擬收購美光科技,將間接持有華亞科技33%股權。對此,投審會表示,陸資來台投資半導體產業,只要持股不超過50%,且不掌握公司控制權,即可允許。不過,仍要經過產官學專案小組審查。

投資審議委員會執行秘書張銘斌表示,尚未收到此案投資併購文件的申請,應該還沒那麼快,況且美光也未證實此交易。

另外,紫光集團要收購美光科技,還需通過美國國家安全審查,在美走完流程至少也要三個月。

夥伴恐換手…台塑布局被打亂
2015-07-15 04:31:05 經濟日報 本報綜合報導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美光現為台塑集團進軍DRAM最重要的夥伴,也是目前台灣DRAM產業最仰賴的技術來源,一旦大陸紫光集團真的收購美光,不僅打亂台塑集團DRAM布局,也恐牽動美光與台塑集團合資設立的華亞科未來股權動向,進而衝擊台灣發展DRAM產業。
對於合作夥伴有可能因為被併購而更換,身為華亞科母公司的南亞董事長吳嘉昭回應,這是美光的事情,南亞不方便代為說明,現階段就靜觀其變。不過吳嘉昭也提到,美光公司有發出澄清稿,提到並未收到大陸紫光集團併購邀請,現階段就看後續怎麼發展。華亞科昨(14)日表示,對於市場傳聞,不予評論。

美光與南亞科合資設立的華亞科現在雖然是美光重要的代工夥伴,隨著大陸未來朝「中國製造」方向邁進,若清華紫光買下美光,未來也可能將代工生產基地移回大陸,在大陸「不缺錢、缺技術」的前提下,隨著買下美光補足技術,要將美光產品移回大陸生產,並非難事。

如此一來,華亞科、南亞科恐面臨遭「邊緣化」的問題,一旦又有台灣投審會壓力,紫光是否會乾脆拋售美光所握有的逾三成華亞科持股,甚至終止美光與南亞科的合作關係,將牽動台灣DRAM產業發展。

至於南亞,未來是否會加碼或是出售華亞科股票,對此吳嘉昭表示,目前不會想這麼多,畢竟合作夥伴或是經營團隊都沒有發生改變。image

美光協力廠 力成大贏家
2015-07-15 04:31:07 經濟日報 本報綜合報導
大陸紫光集團傳有意收購美光,業界預期若成局,紫光將逐步落實產業鏈「中國製造」的策略,後段封測業務將優先啟動,力成已與美光在西安設置產能,將是最仰賴的協力廠,成為大贏家。

力成是全球記憶體封測龍頭,挾優勢產業地位,去年底與美光簽訂投資合約,共赴西安設立封裝廠,力成初期投資7,000萬美元(約新台幣21.7億元),未來將視發展狀況增加設備等相關資產投資,總投資金額將達2.1億美元(約新台幣65.1億元)。

業界人士認為,若紫光集團真的買下美光,將逐步朝「中國製造」方向邁進,美光與力成合資的西安廠勢必成為後段封測主力基地。由於美光現階段在台後段封測合作夥伴為力成、華東及南茂,一旦美光遭收購,也將牽動記憶體封測訂單版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