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回應校長們的建言:年金改革不能學健保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6-15 03:40聯合報 林萬億/年金改革委員會執行長(台北市)


台大教授與交大、政大、中央校長聯名投書,指出年改不利大學留才攬才,可依據工程學中...
台大教授與交大、政大、中央校長聯名投書,指出年改不利大學留才攬才,可依據工程學中的動態系統控制的方法,利用「增加活水」和「增加動機」來解決,仿健保點數計算方式。本報系資料照片
十三日周景揚、周行一、張懋中等三位校長與吳瑞北教授發表「年改學健保,機動漸進修正」(以下稱周文),認為台灣優秀的教育、醫療制度及退休制度,是讓大學教授待遇偏低仍願留下的重要關鍵,據而提出年改建言。

首先,周文認為政府因長期經濟成長趨緩,才不得已大力推動年改。這個前提假設有誤。政府被迫加速年改是因為年金財務缺口到去年六月底,預估高達十七兆五九二三億元,其中軍公教人員約八兆三六三億元、勞保八兆九二八三億元。公務人員退撫基金一二○年、教育人員一一九年、勞保一一六年就要破產。這與經濟成長快慢無關,是制度設計不合理使然。

年金債臺高築原因很多,首先是不足額提撥,提撥費率訂得低,在職時就少繳,這是當年設計提撥制退休金(退撫新制)的錯誤第一步。

第二,訂出超高的所得替代率。以一位薦任九職等非主管公務員退休年資卅年(舊制十九年、新制十一年)為例,舊制年資可領取的十八%利息二三九七四元,加上新舊制退休金五七○九八元,月領退休金合計八一○七二元,是其退休前待遇七○六七五元的一一四%,所得替代率超過百分百,制度設計引誘公教早退多領。

九十五年、九十九年兩度年金微調,將所得替代率壓到卅年年資為九十%。但是,所得替代率的分母以本俸兩倍計,比中低階公務員與中小學教師的實質薪資平均高出約一.一八倍,從而使所得替代率被低估。換算回來,卅年資的退休人員實質所得替代率是一○六%。

第三,在職時提撥是以當月投保(提撥)薪資計算,但領取退休金時卻以最後一個月的最高薪資核計。這也是多領,基金赤字更加嚴重。

第四,年金開辦當年,台灣平均餘命六十二歲,去年已達八十歲。活得越久領得越多,基金當然不足支應。

最後,十八%優存本是為了補充當年待遇偏低、退休金少的權宜之計。民國七十年以後,軍公教待遇已調高到優於勞工,且銀行定存利率更是一路下滑,目前政府每年仍要為四十五.六萬優存戶,編列六七八億預算支應。種種不合理,年金難以支撐。

要怎麼改?周文建議健保式漸進改革。健保與年金不同,健保是醫療給付,且是短期給付。今天投保,生效即可看病。年金是今天繳費,退休才領錢。因此,提撥制退休金基金扣除預期投資報酬率外,需要完全準備。健保則不然,只要短期安全準備即可,不需存放一大筆基金等著被領取。所以,健保是支出多少,就收多少保費。收入不足,先將安全準備拿來用,接著微調保費即可。這種作法不適用年改。

如前所述,我國年金制度財務缺口大到微調已無法解決嚴重收支失衡問題。如果不合理的制度不改,靠在職人員微調費率,填補龐大的財務缺口,而退休人員只微降退休金,結果仍是不到十五年後就破產。現在多繳的人,屆時一毛錢也領不到。

我們也承認,這一波年改,沒有徹底解決年金制度問題,但至少讓制度趨於合理。之後,再儘快進行新制度的設計,讓年輕世代有個永續的年金制度,不要再拖累下個世代,台灣才有希望,而不是舉著不合理制度設計下的信賴保護原則打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