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作旱物成本高 農民不領情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17 08:09 聯合報 本報記者蔡維斌


為降低高鐵受地層下陷威脅,農糧署開闢黃金廊道鼓勵高鐵沿線農民種植抗旱作物,不但提出轉作有機作物與設施補助,縣府更加碼提高誘因,但基於耕作習慣與實際收益,農民興趣不高,政府看不到關鍵問題,是讓美意可能夭折的主因。

虎尾、土庫、元長、西螺、北港、二崙等高鐵沿線地層下陷嚴重,縣府陸續封除地下水井抗陷,農糧署也祭出省水節能高補助政策,將軌道左右各1.5公里、共8000公頃打造成一條節水、節能的農業黃金廊道。

包括食用及飼料,台灣每年約進口230萬公噸大豆,其中自給生產7萬公噸,產值高達18億元,足見國內大豆消費量和生產量都不小,如果好好推展種植,內外需求都可觀。

縣府農業處副處長許永瑜說,黃金廊道首推有機種植,若通過驗證每公頃補助5000元經營費用,栽植抗旱的花生、地瓜、玉米等作物,補助70%節水管路設施、水質處理與液肥灌溉系統設備費,但因農民仍習慣機械採收方便的水稻,對人工需求高的旱作興趣缺缺。

許永瑜說,最近縣府加碼,每公頃轉作補助1.2萬元,轉作的農民漸增,全縣目前約30公頃,對節水及減緩大豆進口依賴大有助益,為早日實現黃金廊道,提高誘因與配套要同步實施為宜。

其實,許永瑜說的就是成本效益問題。水稻收割快速,且能靠機器解決,大豆等旱作幾全靠人工採收,在缺工的雲林農村,找農事工人不易,成本也不低,靠人工收成恐吃掉僅有的利潤,難怪農民不埋單。

農民﹒抗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