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憂喜參半…水鹿保育成功 大啃針葉樹皮
2015-04-26 02:26:25 聯合報 記者黃宏璣/南投縣報導

中央山脈上三、四十年前幾乎快絕跡的台灣水鹿,保育成效顯著,族群越來越龐大。 記者曾吉松/攝影
分享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玉山、雪霸與太魯閣等國家公園管理處跨域調查發現,中央山脈橫跨三座公園三千平方公里範圍內,水鹿保育成功,估計約有一萬至十萬隻之間,這項保育成果卻讓管理處憂喜參半,因暴增的水鹿嚴重啃食樹木、植被,鐵杉甚至被環剝至枯萎。

玉山國家公園觀高地區成排的針葉樹樹皮,被台灣水鹿磨角磨光、啃食、甚至環剝。 圖/玉管處提供
分享「非洲大草原動物成群的畫面,在我們國家公園裡也看得到!」管理處指出,密度高的地區每平方公里達四十五隻,超越國際水準,雖詳細數字需採樣做更精確DNA鑑定,但實在令人振奮。玉管處今年委託調查生物多樣性,發現從雪霸的陶塞溪、太魯閣的南湖、玉山的丹大至郡大與楠溪、瓦拉米、拉庫音溪等七處,台灣水鹿密度每平方公里從二十多隻至四十隻不等,比美國研究每平方公里十五至十六隻即達環境臨界點高出二至三倍,顯示台灣水鹿保育有成。
「中央山脈的台灣水鹿成群」,參與調查的台大動物科學與技術學系博士後研究顏士清形容說,曾在玉山國家公園一次目擊四、五十隻水鹿集體活動,平時在山區調查隨時可見公鹿或母鹿數隻一起吃草喝水,其中嘉明湖與楠溪林道夜間常見數隻水鹿出現覓食。

研究團隊發現水鹿族群成長後,水鹿啃吃磨角植物包括紅檜,鐵杉與雲杉等百餘種植物,連針葉樹如鐵杉與雲杉等幼苗都被啃食或遭磨角環剝,水鹿較不喜歡二葉松,二葉松因此逃過一劫,專家憂心水鹿族群數量一路成長,高山針葉林可能回到年代較早的二葉松時期。水鹿磨角啃食針葉樹種情況愈來愈嚴重,可能影響森林結構並危及其他生物如鳥類與松鼠、貓頭鷹等棲地。

研究團隊研判,水鹿啃食針葉樹皮,以四至五月比率最高,疑是牠為了驅除體內寄生蟲,才會啃吃有單寧酸的針葉樹皮,也可能為了磨角或可能啃食紅檜樹皮來補充體內鈣質。

小檔案/台灣水鹿 毛色會偽裝

台灣水鹿(英語名Formosan Sambar Deer),是台灣特有的水鹿亞種,是台灣最大型的草食動物,棲息在海拔一千公尺以上中高海拔原始森林,多在清晨與黃昏至接近水源草地活動,以樹葉與嫩草為主食。

台灣水鹿會隨季節換毛以偽裝,夏季體色較淡,為黃褐色,冬季是暗褐色。生態導覽員葉建興說,台灣水鹿眼下具有明顯的眼下腺,生氣或興奮時會張開,故又有「四目鹿」之稱,眼下腺的分泌物常結成硬塊,用來磨擦於生活領域的樹上做記號。

目前主要分布於中央山脈與花東山區,民間養殖族群不少,野外族群近年因保育成功,族群量成長。(黃宏璣)



imageimage

首頁 即時 要聞 社會 地方 兩岸 全球 評論 產經 股市 運動 數位 娛樂 生活 健康 文教 旅遊 閱讀 雜誌 購物

udn / 生活 / 動物星球
討論
0
回應
1
分享 A-A+

水鹿大增衝擊生態 國家公園圍網護樹
2015-04-26 02:26:26 聯合報 記者黃宏璣/南投縣報導

在中央山脈能高安東軍山白石池附近發現的台灣水鹿群,顯示近年來的保育成效卓著。 記者曾吉松/攝影
分享動物專家調查中央山脈水鹿族群數量成長,但發現牠連針葉樹與雜草都吃,把原始森林樹下吃得精光,國家公園管理處憂心對環境造成衝擊,也加設圍網護樹,專家認為應再觀察研究一段時間,如果影響不大,就讓自然界調控。
屏科大動物科學研究所老師翁國精與台大動物科學與技術學系博士後研究顏士清說,中央山脈水鹿遺傳多樣性,可分成雪霸與南湖陶塞、奇萊能高與丹大七彩湖、北玉山與南玉山、大武台東七大族群。

排雲山莊管理站主任吳萬昌說,最近幾年八通關古道的雜草變短,明顯可看見被水鹿啃食痕跡,丹大林道至郡大林道人跡罕至,針葉樹被水鹿角磨死或環剝情況已司空見慣,有些原始林下雜草被啃一空,都是水鹿的傑作,顯示水鹿保育成功。

玉管處保育研究課長海放南.邦卡兒說,八○年代走八通關古道,偶爾才能聽見台灣水鹿鳴聲或影像,隨著保育強化,九○年代後水鹿族群成長,曾在馬博拉斯南二段大水窟與拉庫拉音溪水澤,目擊多隻水鹿滾泥浴吃草。

水鹿看似溫馴,但也不是容易親近的,顏士清說,水鹿是肺結核的帶原者之一,呼籲山友在山區看見水鹿要保持距離,以免傳染人畜共通病原,牠有時發情會用鹿角頂人。水鹿的天敵是台灣黑熊與雲豹,但雲豹絕跡了,黑熊至多只吃小鹿,牠最大天敵只剩人類。

顏士清認為,水鹿族群成長後啃針葉樹等衝擊高山生態環境,短期對策先加設圍籬護樹,並繼續調查找出牠啃針葉樹原因再研擬對策,如果水鹿族群繼續成長,才思考是否引進日本開放狩獵處理激增梅花鹿做法供政府參考,眼前如何讓水鹿與高山生態保持平衡最重要。

顏士清指出,水鹿族群成長,但牠的主食箭竹數量仍很充足,因此研判水鹿長鹿茸需要補充鈣才會啃食樹皮吸收鈣,另一原因是台灣野生水鹿難免有寄生蟲,吃樹皮吸收單寧酸有驅蟲效果,這個假設還要做中期研究找出原因。

南投縣信義鄉地利村長金秋漢與羅娜村長伊斯巴拉淦.吾瑪斯表示,如果水鹿族群數量真的夠多,希望每年適度開放狩獵,還可規定隻數與時間地域,有利生態平衡;信義鄉公所秘書莊進忠也覺得未來水鹿如果夠多可研究開放狩獵,兼顧生態平衡。

小檔案/台灣水鹿 毛色會偽裝

台灣水鹿(英語名Formosan Sambar Deer),是台灣特有的水鹿亞種,是台灣最大型的草食動物,棲息在海拔一千公尺以上中高海拔原始森林,多在清晨與黃昏至接近水源草地活動,以樹葉與嫩草為主食。

台灣水鹿會隨季節換毛以偽裝,夏季體色較淡,為黃褐色,冬季是暗褐色。生態導覽員葉建興說,台灣水鹿眼下具有明顯的眼下腺,生氣或興奮時會張開,故又有「四目鹿」之稱,眼下腺的分泌物常結成硬塊,用來磨擦於生活領域的樹上做記號。

目前主要分布於中央山脈與花東山區,民間養殖族群不少,野外族群近年因保育成功,族群量成長。(黃宏璣)


imag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