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車諾比29周年 白俄淚猶在
2015-04-26 14:04:39 聯合晚報 記者王茂臻/台北報導

回到車諾比核災區的居民,家中牆上貼滿回憶親友的照片。 遙遠人聲網站/提供
分享今天是車諾比核災29周年,台灣自由記者廖芸婕與影像工作者林龍吟,去年二度赴白俄羅斯,記錄核災在當地遺留的傷痕。
歷史上兩次最嚴重的七級核災,最近一次是2011年3月11日的福島核災,上一次就是1986年4月26日的發生的車諾比核災。

過去外界注意車諾比核災,焦點放在烏克蘭,甚至更遠的歐洲,受創嚴重的白俄羅斯,外界的關注卻相對較少。


雖然也許再也不會有人拜訪,災變倖存者凱特仍努力照顧自己的老家與菜園。 林龍吟/提供
分享廖芸婕指出,白俄是受車諾比汙染最嚴重的國家,吸收七成的車諾比核災輻射塵,然而由於言論自由度極低、新聞媒體採訪受限,加上災區嚴格封閉,過去外界對白俄核災傷痕,著墨甚少。
廖芸婕表示,白俄羅斯的核災故事並沒有離台灣那麼遙遠,白俄面對核災處於毫無選擇的處境,適合正值關鍵選擇時刻的台灣參照。


車諾比附近的牧場測得的輻射值為0.55微西弗,是正常的2倍以上, 這裡的乳製品仍銷往各處。 遙遠人聲網站/提供
分享台灣反核、擁核雙方近年激烈對抗,廖芸婕表示製作這個專題,並非要為反、擁核做結論式評斷,也不僅只由科學數據解讀核災,而是期盼透過記錄現場,呈現白俄核災故事。
林龍吟與廖芸婕透過多媒體互動形式,帶領閱聽眾到達車諾比核災現場,從核災倖存者口述史、醫療處境、國際救援、言論自由度、政經困局、居民生活紀實等多面向,揭開白俄處理核災的現況。

廖芸婕說,赴白俄採訪事前的聯絡大費周章,採訪申請信函經過好幾轉,才到達官方,不是耗時很久才有回應,或根本就石沉大海。

為避免官方監視,廖、林二人持觀光簽證進入白俄採訪,在當地國際組織的幫忙下完成採訪;廖芸婕說,當地國際組織抱怨,在白俄核災善後區的的醫護和重建行動,因很難獲得白俄官方支持,進展緩慢。

廖、林兩人以媒體網站呈現白俄受核災的影響,結合文字、照片、影片、聲音和360度環景等素材,帶領讀者看見車諾比在白俄劃下的斑斑傷痕。

遙遠人聲網站:http://www.distant-echoes.com/

延伸閱讀
專題/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imageimageimag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