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嚴震生/聯合國選秘書長,密室政治不再?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26 01:20 聯合報 嚴震生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任期即將在今年底屆滿,新的秘書長遴選工作已在四月中展開,安全理事會預計今年七月展開審議,隨後將推薦人選送交大會委派。
一次大戰後成立的國際聯盟僅有三位秘書長,其中兩位來自於理事會常任理事國的英國及法國,但聯合國的強權似乎有一默契,就是秘書長不應出自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以免這些國家有過多的影響力。基於此,聯合國前兩位秘書長賴伊及哈瑪紹分別來自挪威及瑞典兩個中型國家,後續三位秘書長緬甸的宇譚、奧地利的華德翰及秘魯的裴瑞茲,則是出身中立國的外交官。
冷戰時期的秘書長若出自於西方陣營,一定會受到蘇聯甚至是中國的杯葛,但若是親蘇聯國家想要推出候選人,也難通過美國這一關,畢竟他們可隨時祭起否決權,排除不能接受的人選。冷戰後的秘書長雖然不一定要來自較為中立的國家,但若不能為五個常任理事國接受,仍然無法獲得青睞,即使當上秘書長也有可能因未能滿足大國期待,如埃及的蓋里得罪美國,一任後就被迫下台。
從宇譚開始,聯合國秘書長就由四大區塊輪流產生,先是亞洲及歐洲,然後是拉丁美洲及非洲,之後再回到亞洲,就是現任來自韓國的潘基文。照此順序,今年又輪到歐洲,但是過去歐洲地區秘書長皆來自西歐,因而要求東歐國家出任秘書長的主張就順勢而出。此外,由於過去所有的秘書長皆為男性,而聯合國目前面臨許多發展、公衛及歧視等議題皆與女性有關,因此早有哥倫比亞等五十六國聯名提出認真考慮女性人選的呼籲。聯合國也在去年底表示這屆秘書長人選將一反過去密室協商的政治作業,而採取公開透明的徵選方式。候選人不僅要將資歷公布在網站上,也要透過公聽會闡述理念並接受會員國提問。
性別和區域的考量促使今年九位角逐秘書長人選中,有四位是女性,七位來自於東歐地區。如果要同時滿足女性及東歐地區兩大條件,就只有保加利亞前外交部長、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波科娃,克羅埃西亞現任第一副總理暨外交部長普希琦,及摩爾多瓦前總理暨外交部長的葛爾曼三位,其中波科娃外交經驗豐富,又有聯合國經驗,應是最佳的人選。不過,由於她在教科文組織任內讓巴勒斯坦成為會員國,導致美國國會刪除其預算,未來是否還會被美國杯葛,將是觀察重點。
儘管這次選舉標榜公開透明,或許個別會員國能表達其屬意的人選,但真正最後有決定權的還是五個常任理事國,因此若是無法獲得他們的認可,還是很難獲得任命。許多觀察家期望身為國際首席外交官的秘書長(Secretary-General),能夠多有將軍(general)的統御領導,而不再是安理會的秘書(secretary)。不過,這樣的期待不切實際,因為若不修改憲章,秘書長永遠都是強權妥協下的產物,很難擁有自己的政治基礎,最多不過是個執行長而已。
(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
聯合國﹒美國﹒蘇聯﹒潘基文﹒挪威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26 01:20 聯合報 嚴震生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任期即將在今年底屆滿,新的秘書長遴選工作已在四月中展開,安全理事會預計今年七月展開審議,隨後將推薦人選送交大會委派。
一次大戰後成立的國際聯盟僅有三位秘書長,其中兩位來自於理事會常任理事國的英國及法國,但聯合國的強權似乎有一默契,就是秘書長不應出自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以免這些國家有過多的影響力。基於此,聯合國前兩位秘書長賴伊及哈瑪紹分別來自挪威及瑞典兩個中型國家,後續三位秘書長緬甸的宇譚、奧地利的華德翰及秘魯的裴瑞茲,則是出身中立國的外交官。
冷戰時期的秘書長若出自於西方陣營,一定會受到蘇聯甚至是中國的杯葛,但若是親蘇聯國家想要推出候選人,也難通過美國這一關,畢竟他們可隨時祭起否決權,排除不能接受的人選。冷戰後的秘書長雖然不一定要來自較為中立的國家,但若不能為五個常任理事國接受,仍然無法獲得青睞,即使當上秘書長也有可能因未能滿足大國期待,如埃及的蓋里得罪美國,一任後就被迫下台。
從宇譚開始,聯合國秘書長就由四大區塊輪流產生,先是亞洲及歐洲,然後是拉丁美洲及非洲,之後再回到亞洲,就是現任來自韓國的潘基文。照此順序,今年又輪到歐洲,但是過去歐洲地區秘書長皆來自西歐,因而要求東歐國家出任秘書長的主張就順勢而出。此外,由於過去所有的秘書長皆為男性,而聯合國目前面臨許多發展、公衛及歧視等議題皆與女性有關,因此早有哥倫比亞等五十六國聯名提出認真考慮女性人選的呼籲。聯合國也在去年底表示這屆秘書長人選將一反過去密室協商的政治作業,而採取公開透明的徵選方式。候選人不僅要將資歷公布在網站上,也要透過公聽會闡述理念並接受會員國提問。
性別和區域的考量促使今年九位角逐秘書長人選中,有四位是女性,七位來自於東歐地區。如果要同時滿足女性及東歐地區兩大條件,就只有保加利亞前外交部長、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波科娃,克羅埃西亞現任第一副總理暨外交部長普希琦,及摩爾多瓦前總理暨外交部長的葛爾曼三位,其中波科娃外交經驗豐富,又有聯合國經驗,應是最佳的人選。不過,由於她在教科文組織任內讓巴勒斯坦成為會員國,導致美國國會刪除其預算,未來是否還會被美國杯葛,將是觀察重點。
儘管這次選舉標榜公開透明,或許個別會員國能表達其屬意的人選,但真正最後有決定權的還是五個常任理事國,因此若是無法獲得他們的認可,還是很難獲得任命。許多觀察家期望身為國際首席外交官的秘書長(Secretary-General),能夠多有將軍(general)的統御領導,而不再是安理會的秘書(secretary)。不過,這樣的期待不切實際,因為若不修改憲章,秘書長永遠都是強權妥協下的產物,很難擁有自己的政治基礎,最多不過是個執行長而已。
(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
聯合國﹒美國﹒蘇聯﹒潘基文﹒挪威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