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只小七 整個蘭嶼95%都是「違建」
【聯合報╱記者羅紹平、李蕙君/台東縣報導】
2014.07.17 04:18 pm
蘭嶼全島皆屬原民保留地,全島約九成五的建築幾乎都無建照屬建築法規上的「違建」。
本報資料照片
統一超商將進駐蘭嶼,昨有鄉民爆料「蘭嶼小七」沒有建照是違建,意外「揭發」蘭嶼全島約九成五的建築幾乎都無建照,可能是全台「違建」密度最高的地區。
「蘭嶼小七」
記者羅紹平/攝影
台東縣府建設處長許瑞貴指出,會造成這種現象,和蘭嶼特殊環境有關。蘭嶼全島皆屬原住民保留地,地主是行政院原民會,由鄉公所代管。鄉民有土地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建屋要辦理地目變更才能領照,但少有鄉民這麼作。
許瑞貴指出,縣府多年來鼓勵蘭嶼居民辦理土地權登記及使用地目登記,但並不順利,目前仍有約百分之九十五的土地由鄉公所代管無人登記。
縣府兩年多前曾提出比照台灣本島都市計畫概念,讓蘭嶼建築就地合法,包括劃分商業區、住宅區等,為蘭嶼地目問題解套,但環保人士質疑要設「經濟特區」,蘭嶼人也誤解,無疾而終。
蘭嶼核廢場
記者羅紹平/攝影
台東縣府原住民族行政處官員表示,若真要以違建標準認定,全島除鄉公所大樓、代表會、五所學校等公部門建築,以及蘭嶼核廢料貯存場依法變更地目領有建照外,島上九成五建築都沒建照,連世界知名的達悟族人地下屋也是。
「若想清查、處理蘭嶼土地及住宅問題,等於是在『踩蜂窩』。」一名縣府官員透露,蘭嶼人對土地的概念與法令不同步,「若問要不要拆超商違建,等於直接問要不要拆多數蘭嶼人的房子。」官員表示,要先與當地人溝通土地觀念,政府才有處理空間,但涉及的層面及單位廣,「是一件很頭痛的事」。
縣府建設處副處長羅淑圓說,由於蘭嶼土地使用有其特殊性與複雜性,蘭嶼小七是不是違建?要不要拆?縣府將視個案狀況再作研判。蘭嶼超商的李姓股東表示,「要拆大家一起拆」。
小七加盟主:不會停工 劉克襄:自己闖禍了
【聯合報╱記者羅紹平、吳思萍/連線報導】
2014.07.17 10:01 am
統一超商進駐蘭嶼,引發網友論戰,超商團隊未受影響,全力趕工裝潢,要在父親節當天營運。昨天同時傳出「小七」是違建,加盟業者坦承「沒有建照」,但表示「沒建照未必是違建,小七不會停工。」
拋出「蘭嶼蓋小七」話題的作家劉克襄,昨苦笑「自己闖禍了」,表示他的用意只希望財團進駐蘭嶼前,能「問問當地人的意見」,減少對地方的衝擊;對蘭嶼的統一超商是違建,他不表示任何意見。
蘭嶼統一超商是當地人與台東旅遊業者等多人合資一千多萬元引進,兩層樓建築,二樓是民宿約一百坪,一樓加盟小七,營業面積約七十坪,卅坪作為辦公室與倉庫。
統一總公司工程部前天派工程人員到蘭嶼,昨貨輪運來水泥、地磚等建材,加緊趕工裝潢、水電管線、貨架安裝等工程。工人說,公司下令全力趕工,「一定要在八月八日營運」。
作家劉克襄、藝人宥勝等人日前在臉書貼文,擔心超商進入蘭嶼將對當地文化造成衝擊,引發網友及鄉民論戰。
有人擔心「連鎖超商會讓當地失去文化特色」,也有人抨擊「沒問當地人的想法,就主觀認定不妥當」。
劉克襄昨到竹山鎮參與「文青俗」導覽活動表示,沒想到撰文會引起這麼大的討論,他並非針對特定業者,只希望財團進駐蘭嶼,能「問問當地人的意見」。
不願透露姓名的投資加盟主表示,蘭嶼人是支持或反對,就看業績能不能讓超商撐下去;「如果蘭嶼文化因便利商店就改變或滅絕,那太小看蘭嶼人與蘭嶼當地文化的韌性。」
據了解,因統一超商進駐蘭嶼,共十二位蘭嶼青年獲得在地就業機會,正在台灣進行長達一個月的實習與職前訓練。
小七」前進蘭嶼 拚8月8日開幕
【經濟日報╱記者羅紹平/台東縣報導】
2014.07.17 09:48 am
統一超商7-ELEVEN將進駐蘭嶼,而引發網友論戰,超商團隊未受影響,全力趕工裝潢,要在父親節當天開幕營運;但昨(16)日卻同時也傳出該「7-ELEVEN」是違建,是不合法建物。
蘭嶼7-ELEVEN加盟業者坦承該建物「沒有建照」,但表示「沒建照未必是違建,因此不會停工。」台東縣政府建設處副處長羅淑圓說,目前確無蘭嶼7-ELEVEN建照申請案,也未接獲蘭嶼鄉公所舉發違建。查報違建是公所權責,由於蘭嶼全島都是山地原住民保留地,土地使用有其特殊性與複雜性,7-ELEVEN是不是違建,縣府將視實際狀況再作研判。
蘭嶼統一超商是當地人與台東旅遊業者等多人合資1,000多萬元引進,兩層建築,二樓是民宿約100坪,一樓加盟7-ELEVEN,營業面積約70坪,30坪作為辦公室與倉庫。
統一總公司工程部前天派大批工程人員到蘭嶼,昨天貨輪運來水泥、地磚等建材,加緊趕工,進行店面裝潢、水電管線、貨架安裝等工程,工人透露「公司高層下令全力趕工,一定要在8月8日營運」。
作家劉克襄、藝人宥勝等人日前在臉書貼文,擔心超商進入蘭嶼將對當地文化造成衝擊,年輕人只知在超商裡吹冷氣,不再出海捕魚,引發網友論戰。許多蘭嶼鄉民回應支持7-ELEVEN,回嗆「蘭嶼要不要小七,干外人屁事」。
不願透露姓名的投資加盟主表示,蘭嶼人是支持或反對,就看業績能不能讓7-ELEVEN撐下去,任何人都不能代表蘭嶼人。
達悟的小七達悟決定
2014/07/16
【朱家安╱哲學雞蛋糕老闆】
photo credit:We Make Noise! (CC BY-ND 2.0)
7-11要進駐蘭嶼的消息傳出後,引起一些討論。
有些人認為小七會衝擊蘭嶼現有的生活方式,例如作家劉克襄便指出,在小七進駐後,一定會擊垮現有的雜貨鋪,然而,小七未必能取代這些雜貨鋪一直以來提供給村民的重要功能,如交換村落資訊、民生救助(賒帳)等等。
我是為你好
雖然從劉克襄的文字,還無法刻劃他在這個爭論中的確切論點,不過他論述的方向,讓我想到這個議題底下常出現的一個論證:
「我是為你好」論證
對於當地人而言,小七帶來的服務其實不如傳統在地的雜貨店,但基於一些原因(資本規模、行銷手法……),在進駐後,小七依然會贏得市場競爭。因此,真的「為了村民好」的人,就算不出手阻止,至少也會將小七的進駐,視為遺憾。
「我是為你好」論證,就如同它的名字,是基於對方的福祉出發,為對方指出該走的方向。這類論證常常是出自良善動機,想要替別人著想。然而,它在理論上最險峻的挑戰之一,在於萬一對方表示異議,論者會如何回應。
你可以想像,若有些不反對小七進駐的達悟族人出面主張「我們也想要小七提供的便利」、「即便小七進駐,我們也不會讓傳統商店倒閉」或者「你們認為會被小七改變的那些東西,其實不是我們傳統文化的核心」,他們會遇到怎樣的回應呢?
這種討論,可以說是試金石,測試提出「我是為你好」論證的人是否真的了解蘭嶼人所認同的文化內容、或至少願意接受指認,還是會堅持自己的洞見正確,而暴露出「價值指導者」的高姿態。在其他社會議題裡,這種高姿態是令人討厭的,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比別人更懂什麼東西有價值,例如性愛保守份子主張婚前性行為會讓你變成「嚼過的口香糖」。在這種討論情境下,悍衛傳統文化(特別是別人的傳統文化)必須非常小心,一不留意,就會讓自己跟其他霸道的家父長主義者變得太類似。
小七之外,就沒有文化破壞嗎?
從另一方面來說,著眼於蘭嶼人的生活和文化,把論點聚焦在小七進駐上的另一風險在於,我們可能因此忘了更重要的事。
不只是劉克襄在文中一角提到,當地友人跟他抱怨民宿越來越多;旅行作家蔡昇達也指出,在小七進駐爭議之前,蘭嶼的文化改變早已開始,不管是政府徵收部落土地,還是漢人買地開民宿、各種傳統事物的觀光化,對於傳統文化造成的改變,不論好壞,恐怕都比連鎖超商進駐更大。
這些提醒,顯示了「外地人觀點」可能的缺失。「有空調又明亮的便利商店開在陳舊灰暗的雜貨店附近,搶走客人」這個畫面對於身為現任都市人的我們來說,實在是太具體、太吸睛。作為「文化破壞」的亮點,它可能讓我們難以察覺蘭嶼文化改變的其他面相。
達悟的小七達悟決定。那我們可以做什麼?
在指出這樣的困境之後,有些人會就此主張說,既然我們這些人不夠了解情況,那就應該要把「達悟族的事情交給達悟族自己決定」。
然而,雖然可以理解「不夠了解」作為「不插手」的理由,但我認為「不夠了解」不能當做「沒在關切」的理由。
有些人在相關的討論上嗆別人「不懂蘭嶼就閉嘴」,這是沒有建設性的做法。只有當我們持續討論和閱讀,讓自己以各種方式被糾正,我們對於自己談論的對象,才有機會獲得更貼切的認識。
中國/台灣 VS. 台灣/蘭嶼
有人拿這次的「蘭嶼小七進駐,應由全台灣人民決定」來跟前陣子中國官員發言「台灣的前途,應由全中國人民決定」比較,認為我們既然不高興中國人多管自己的閒事,那我們自己又有什麼立場干預蘭嶼。
另外一些人則認為,姑且不論國族認同議題,上述類比至少有一個不對稱之處:基於資訊控管,除了少數人,大部分中國平民對台灣的了解極為不足。因此,任何正常人應該都會認為,即使未來中國人民獲得了自由發言和表決的權利,他們依然尚未擁有足夠知識,對台灣前途給出紮實判斷。
我認為,我們雖然不受限於「網路長城」,但顯然依舊受限於自己對各種傳統文化和現代化的刻板印象,以致於我們對於蘭嶼的認識依然有限,並且可能錯誤。身處資訊相對自由的國度,在我們認為自己有資格和別人「共同決定別人的前途」之前,我們更應該先著手了解對方的生活。此外,就如同我們會排斥中國人根據他們的國族想像去設置台灣的未來一樣,我們也應該避免自己僅僅基於「香格里拉的想像」去刻劃蘭嶼,或者其他鄉村、海岸與山林
作者簡介╱朱家安:
朱家安是1987年生的宜蘭人,他在哲學系所打滾了九年,深深感覺在台灣大家都認為哲學沒什麼用,他把這個現象歸咎於總是講一些沒人聽得懂的話的哲學家,並立志用最直白的語言講哲學。著有簡單易懂的哲學書《哲學哲學雞蛋糕》
本島意識看蘭嶼
【聯合報╱鍾依伶/研究生(竹縣竹北)】
2014.07.17 03:02 am
筆者曾以半個研究者身分進入蘭嶼,觀察當地面貌,也曾與在蘭嶼進行研究的人聊過蘭嶼文化。近日,關於便利商店是否該進入蘭嶼的議題,筆者認為此種本島與離島的區隔,就像將蘭嶼視為台灣本島的屬國,自以為本島意識可以主宰屬國的面貌。在討論便利商店是否能進駐蘭嶼時,反觀台灣本島,何處不是「舶來品」?舉凡經歷過排隊風潮的甜甜圈、UNIQLO、ZARA等,本島的高尚意識怎就不覺得自身文化遭受破壞呢?
現今,若是到蘭嶼走一回,以希臘風情為號召的民宿、販售咖啡和簡餐的餐廳,隨處可見,還有許多以引導觀光客進行浮潛、生態解說活動的蘭嶼人。當本島意識輸入追求經濟利益的思維進蘭嶼,把蘭嶼的原生文化作為販售的客體,卻又期待蘭嶼的「面貌」維持原樣,確實弔詭。
本島意識就像「嚴以律他、寬以待己」的想法,本島居民不識蘭嶼居民缺乏真正系統性的文化保留機制,而外在吸引力的快速輸入,造成蘭嶼年輕人,甚至是當地居民對文化傳承想法的消弭。
當清高的在本島呼籲不要讓便利商店進入蘭嶼的同時,官方單位與民眾更應該思考,自己是否戴著漢人的有色眼鏡看待蘭嶼文化的保存?
而且,本島居民想盡辦法在蘭嶼拓展觀光業,受惠的到底是當地居民,還是有能力打造觀光的外地人?蘭嶼是否可以考慮類比國家公園進行管制,以及有限度的產業發展,透過完整面向的規畫、考量,才有討論蘭嶼文化存留的立場。
【聯合報╱記者羅紹平、李蕙君/台東縣報導】
2014.07.17 04:18 pm
蘭嶼全島皆屬原民保留地,全島約九成五的建築幾乎都無建照屬建築法規上的「違建」。
本報資料照片
統一超商將進駐蘭嶼,昨有鄉民爆料「蘭嶼小七」沒有建照是違建,意外「揭發」蘭嶼全島約九成五的建築幾乎都無建照,可能是全台「違建」密度最高的地區。
「蘭嶼小七」
記者羅紹平/攝影
台東縣府建設處長許瑞貴指出,會造成這種現象,和蘭嶼特殊環境有關。蘭嶼全島皆屬原住民保留地,地主是行政院原民會,由鄉公所代管。鄉民有土地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建屋要辦理地目變更才能領照,但少有鄉民這麼作。
許瑞貴指出,縣府多年來鼓勵蘭嶼居民辦理土地權登記及使用地目登記,但並不順利,目前仍有約百分之九十五的土地由鄉公所代管無人登記。
縣府兩年多前曾提出比照台灣本島都市計畫概念,讓蘭嶼建築就地合法,包括劃分商業區、住宅區等,為蘭嶼地目問題解套,但環保人士質疑要設「經濟特區」,蘭嶼人也誤解,無疾而終。
蘭嶼核廢場
記者羅紹平/攝影
台東縣府原住民族行政處官員表示,若真要以違建標準認定,全島除鄉公所大樓、代表會、五所學校等公部門建築,以及蘭嶼核廢料貯存場依法變更地目領有建照外,島上九成五建築都沒建照,連世界知名的達悟族人地下屋也是。
「若想清查、處理蘭嶼土地及住宅問題,等於是在『踩蜂窩』。」一名縣府官員透露,蘭嶼人對土地的概念與法令不同步,「若問要不要拆超商違建,等於直接問要不要拆多數蘭嶼人的房子。」官員表示,要先與當地人溝通土地觀念,政府才有處理空間,但涉及的層面及單位廣,「是一件很頭痛的事」。
縣府建設處副處長羅淑圓說,由於蘭嶼土地使用有其特殊性與複雜性,蘭嶼小七是不是違建?要不要拆?縣府將視個案狀況再作研判。蘭嶼超商的李姓股東表示,「要拆大家一起拆」。
小七加盟主:不會停工 劉克襄:自己闖禍了
【聯合報╱記者羅紹平、吳思萍/連線報導】
2014.07.17 10:01 am
統一超商進駐蘭嶼,引發網友論戰,超商團隊未受影響,全力趕工裝潢,要在父親節當天營運。昨天同時傳出「小七」是違建,加盟業者坦承「沒有建照」,但表示「沒建照未必是違建,小七不會停工。」
拋出「蘭嶼蓋小七」話題的作家劉克襄,昨苦笑「自己闖禍了」,表示他的用意只希望財團進駐蘭嶼前,能「問問當地人的意見」,減少對地方的衝擊;對蘭嶼的統一超商是違建,他不表示任何意見。
蘭嶼統一超商是當地人與台東旅遊業者等多人合資一千多萬元引進,兩層樓建築,二樓是民宿約一百坪,一樓加盟小七,營業面積約七十坪,卅坪作為辦公室與倉庫。
統一總公司工程部前天派工程人員到蘭嶼,昨貨輪運來水泥、地磚等建材,加緊趕工裝潢、水電管線、貨架安裝等工程。工人說,公司下令全力趕工,「一定要在八月八日營運」。
作家劉克襄、藝人宥勝等人日前在臉書貼文,擔心超商進入蘭嶼將對當地文化造成衝擊,引發網友及鄉民論戰。
有人擔心「連鎖超商會讓當地失去文化特色」,也有人抨擊「沒問當地人的想法,就主觀認定不妥當」。
劉克襄昨到竹山鎮參與「文青俗」導覽活動表示,沒想到撰文會引起這麼大的討論,他並非針對特定業者,只希望財團進駐蘭嶼,能「問問當地人的意見」。
不願透露姓名的投資加盟主表示,蘭嶼人是支持或反對,就看業績能不能讓超商撐下去;「如果蘭嶼文化因便利商店就改變或滅絕,那太小看蘭嶼人與蘭嶼當地文化的韌性。」
據了解,因統一超商進駐蘭嶼,共十二位蘭嶼青年獲得在地就業機會,正在台灣進行長達一個月的實習與職前訓練。
小七」前進蘭嶼 拚8月8日開幕
【經濟日報╱記者羅紹平/台東縣報導】
2014.07.17 09:48 am
統一超商7-ELEVEN將進駐蘭嶼,而引發網友論戰,超商團隊未受影響,全力趕工裝潢,要在父親節當天開幕營運;但昨(16)日卻同時也傳出該「7-ELEVEN」是違建,是不合法建物。
蘭嶼7-ELEVEN加盟業者坦承該建物「沒有建照」,但表示「沒建照未必是違建,因此不會停工。」台東縣政府建設處副處長羅淑圓說,目前確無蘭嶼7-ELEVEN建照申請案,也未接獲蘭嶼鄉公所舉發違建。查報違建是公所權責,由於蘭嶼全島都是山地原住民保留地,土地使用有其特殊性與複雜性,7-ELEVEN是不是違建,縣府將視實際狀況再作研判。
蘭嶼統一超商是當地人與台東旅遊業者等多人合資1,000多萬元引進,兩層建築,二樓是民宿約100坪,一樓加盟7-ELEVEN,營業面積約70坪,30坪作為辦公室與倉庫。
統一總公司工程部前天派大批工程人員到蘭嶼,昨天貨輪運來水泥、地磚等建材,加緊趕工,進行店面裝潢、水電管線、貨架安裝等工程,工人透露「公司高層下令全力趕工,一定要在8月8日營運」。
作家劉克襄、藝人宥勝等人日前在臉書貼文,擔心超商進入蘭嶼將對當地文化造成衝擊,年輕人只知在超商裡吹冷氣,不再出海捕魚,引發網友論戰。許多蘭嶼鄉民回應支持7-ELEVEN,回嗆「蘭嶼要不要小七,干外人屁事」。
不願透露姓名的投資加盟主表示,蘭嶼人是支持或反對,就看業績能不能讓7-ELEVEN撐下去,任何人都不能代表蘭嶼人。
達悟的小七達悟決定
2014/07/16
【朱家安╱哲學雞蛋糕老闆】
photo credit:We Make Noise! (CC BY-ND 2.0)
7-11要進駐蘭嶼的消息傳出後,引起一些討論。
有些人認為小七會衝擊蘭嶼現有的生活方式,例如作家劉克襄便指出,在小七進駐後,一定會擊垮現有的雜貨鋪,然而,小七未必能取代這些雜貨鋪一直以來提供給村民的重要功能,如交換村落資訊、民生救助(賒帳)等等。
我是為你好
雖然從劉克襄的文字,還無法刻劃他在這個爭論中的確切論點,不過他論述的方向,讓我想到這個議題底下常出現的一個論證:
「我是為你好」論證
對於當地人而言,小七帶來的服務其實不如傳統在地的雜貨店,但基於一些原因(資本規模、行銷手法……),在進駐後,小七依然會贏得市場競爭。因此,真的「為了村民好」的人,就算不出手阻止,至少也會將小七的進駐,視為遺憾。
「我是為你好」論證,就如同它的名字,是基於對方的福祉出發,為對方指出該走的方向。這類論證常常是出自良善動機,想要替別人著想。然而,它在理論上最險峻的挑戰之一,在於萬一對方表示異議,論者會如何回應。
你可以想像,若有些不反對小七進駐的達悟族人出面主張「我們也想要小七提供的便利」、「即便小七進駐,我們也不會讓傳統商店倒閉」或者「你們認為會被小七改變的那些東西,其實不是我們傳統文化的核心」,他們會遇到怎樣的回應呢?
這種討論,可以說是試金石,測試提出「我是為你好」論證的人是否真的了解蘭嶼人所認同的文化內容、或至少願意接受指認,還是會堅持自己的洞見正確,而暴露出「價值指導者」的高姿態。在其他社會議題裡,這種高姿態是令人討厭的,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比別人更懂什麼東西有價值,例如性愛保守份子主張婚前性行為會讓你變成「嚼過的口香糖」。在這種討論情境下,悍衛傳統文化(特別是別人的傳統文化)必須非常小心,一不留意,就會讓自己跟其他霸道的家父長主義者變得太類似。
小七之外,就沒有文化破壞嗎?
從另一方面來說,著眼於蘭嶼人的生活和文化,把論點聚焦在小七進駐上的另一風險在於,我們可能因此忘了更重要的事。
不只是劉克襄在文中一角提到,當地友人跟他抱怨民宿越來越多;旅行作家蔡昇達也指出,在小七進駐爭議之前,蘭嶼的文化改變早已開始,不管是政府徵收部落土地,還是漢人買地開民宿、各種傳統事物的觀光化,對於傳統文化造成的改變,不論好壞,恐怕都比連鎖超商進駐更大。
這些提醒,顯示了「外地人觀點」可能的缺失。「有空調又明亮的便利商店開在陳舊灰暗的雜貨店附近,搶走客人」這個畫面對於身為現任都市人的我們來說,實在是太具體、太吸睛。作為「文化破壞」的亮點,它可能讓我們難以察覺蘭嶼文化改變的其他面相。
達悟的小七達悟決定。那我們可以做什麼?
在指出這樣的困境之後,有些人會就此主張說,既然我們這些人不夠了解情況,那就應該要把「達悟族的事情交給達悟族自己決定」。
然而,雖然可以理解「不夠了解」作為「不插手」的理由,但我認為「不夠了解」不能當做「沒在關切」的理由。
有些人在相關的討論上嗆別人「不懂蘭嶼就閉嘴」,這是沒有建設性的做法。只有當我們持續討論和閱讀,讓自己以各種方式被糾正,我們對於自己談論的對象,才有機會獲得更貼切的認識。
中國/台灣 VS. 台灣/蘭嶼
有人拿這次的「蘭嶼小七進駐,應由全台灣人民決定」來跟前陣子中國官員發言「台灣的前途,應由全中國人民決定」比較,認為我們既然不高興中國人多管自己的閒事,那我們自己又有什麼立場干預蘭嶼。
另外一些人則認為,姑且不論國族認同議題,上述類比至少有一個不對稱之處:基於資訊控管,除了少數人,大部分中國平民對台灣的了解極為不足。因此,任何正常人應該都會認為,即使未來中國人民獲得了自由發言和表決的權利,他們依然尚未擁有足夠知識,對台灣前途給出紮實判斷。
我認為,我們雖然不受限於「網路長城」,但顯然依舊受限於自己對各種傳統文化和現代化的刻板印象,以致於我們對於蘭嶼的認識依然有限,並且可能錯誤。身處資訊相對自由的國度,在我們認為自己有資格和別人「共同決定別人的前途」之前,我們更應該先著手了解對方的生活。此外,就如同我們會排斥中國人根據他們的國族想像去設置台灣的未來一樣,我們也應該避免自己僅僅基於「香格里拉的想像」去刻劃蘭嶼,或者其他鄉村、海岸與山林
作者簡介╱朱家安:
朱家安是1987年生的宜蘭人,他在哲學系所打滾了九年,深深感覺在台灣大家都認為哲學沒什麼用,他把這個現象歸咎於總是講一些沒人聽得懂的話的哲學家,並立志用最直白的語言講哲學。著有簡單易懂的哲學書《哲學哲學雞蛋糕》
本島意識看蘭嶼
【聯合報╱鍾依伶/研究生(竹縣竹北)】
2014.07.17 03:02 am
筆者曾以半個研究者身分進入蘭嶼,觀察當地面貌,也曾與在蘭嶼進行研究的人聊過蘭嶼文化。近日,關於便利商店是否該進入蘭嶼的議題,筆者認為此種本島與離島的區隔,就像將蘭嶼視為台灣本島的屬國,自以為本島意識可以主宰屬國的面貌。在討論便利商店是否能進駐蘭嶼時,反觀台灣本島,何處不是「舶來品」?舉凡經歷過排隊風潮的甜甜圈、UNIQLO、ZARA等,本島的高尚意識怎就不覺得自身文化遭受破壞呢?
現今,若是到蘭嶼走一回,以希臘風情為號召的民宿、販售咖啡和簡餐的餐廳,隨處可見,還有許多以引導觀光客進行浮潛、生態解說活動的蘭嶼人。當本島意識輸入追求經濟利益的思維進蘭嶼,把蘭嶼的原生文化作為販售的客體,卻又期待蘭嶼的「面貌」維持原樣,確實弔詭。
本島意識就像「嚴以律他、寬以待己」的想法,本島居民不識蘭嶼居民缺乏真正系統性的文化保留機制,而外在吸引力的快速輸入,造成蘭嶼年輕人,甚至是當地居民對文化傳承想法的消弭。
當清高的在本島呼籲不要讓便利商店進入蘭嶼的同時,官方單位與民眾更應該思考,自己是否戴著漢人的有色眼鏡看待蘭嶼文化的保存?
而且,本島居民想盡辦法在蘭嶼拓展觀光業,受惠的到底是當地居民,還是有能力打造觀光的外地人?蘭嶼是否可以考慮類比國家公園進行管制,以及有限度的產業發展,透過完整面向的規畫、考量,才有討論蘭嶼文化存留的立場。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