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羅比尼專欄/揪出流動性不足四大元兇
2015-06-05 03:20:52 經濟日報 編譯湯淑君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先進經濟體金融市場出現一個矛盾現象。非傳統貨幣政策造成大量過剩流動性,但最近一連串市場震撼卻又顯示,總體經濟流動性已和市場流動性嚴重不足扯上關係。

多數先進經濟體的政策利率已接近零、甚至低於零,而貨幣基數(央行創造的貨幣,以現金和高流動性商業銀行準備金為形式)已增加兩、三倍,在美國更比危機前成長四倍。這壓低了短期和長期利率,降低債券市場波動性,並助漲許多資產(包括股票、不動產、固定收益私人和公共部門債券)。

但投資人仍有理由擔心。先是2010年5月的「閃電崩盤」,半小時內美國主要股價指數暴跌近10%。接著是2013年春季的「縮減恐慌」,當時聯準會暗示將結束每月購債,美國長期利率應聲飆高100個基點。然後在2014年10月,美國公債殖利率數分鐘內墜落近40個基點。最近一次市場恐慌發生在上個月,數日內德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從5個基點暴漲至近80個基點。

這些事件助長投資人恐慌,唯恐市場流動性不足,就連美國股市和美、德公債這類兼具深度與高流動性的市場也不例外。那麼,總體流動性和市場流動性不足並存的現象,究竟是什麼因素造成的呢?

首先,在股市,高頻交易員用演算法電腦程式追蹤市場趨勢,他們占股市交易量比重已提高。這引發從眾行為,特別是在盤初和尾盤高頻交易最活躍的時段。

第二,固定收益資產(如政府、公司債和新興市場債券)多在流動性較差的店頭市場交易。

第三,固定收益資產不僅流動性較小,數量也隨政府和企業大量發債而暴增,且如今大部分由開放式基金持有,這種基金允許投資人迅速撤資。

第四,危機前,銀行是固定收益工具的造市者,持有大量這類資產,因此提供流動性,有助緩和價格波動。但新監管法規透過要求提高資本的方式,懲罰了這類交易,銀行等金融機構減少造市活動,穩定市場功能隨之減弱。

簡言之,央行創造的總體流動性雖壓低債券殖利率與波動性,卻也導致投資人一窩蜂追逐相同標的(高頻交易使情況惡化)並加碼買進流動性小的債券基金,監管法規趨嚴則限縮了造市活動。

結果,當衝擊來襲,例如聯準會暗示零利率政策提早退場或油價飆漲,股、債價值重估既猛又急。又因眾人都買同樣的資產,卻都想快速抽身,反向從眾行為湧現。由於許多投資套牢在流動性小的基金,而緩和波動的傳統造市商又不見蹤影,賣家被迫賤賣求售。這種總體流動性與市場流動性不足的組合,不啻是定時炸彈。假以時日,央行製造流動性以抑制短期波動的時間愈長,所吹出的股票、債券等資產泡沫就愈大。

隨著更多投資者湧入價值高估、流動性日減的資產,如債券,長期崩潰風險與日俱增。

(作者Nouriel Roubini是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經濟學教授、Project Syndicate專欄作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