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筆記/熱島的電力危機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6-04 02:29 聯合報 李莉珩


夏天才剛來,都市就發燒,六月的第一天,雙北氣溫就飆破了一百廿年來六月最高溫紀錄,比台灣其他地區都炙熱;隔天,又下暴雨成災。很明顯的,這些都是都市的熱島效應。

所謂熱島效應,是指都市開發過度密集,因為人口集中、工業發達、交通擁擠,大氣汙染嚴重,導致都市的溫度比周圍異常高,也很容易會驟下暴雨。

熱島現象對環境影響的層面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氣溫升高,會加重能源供給壓力,形成能源使用的惡性循環。例如,曾有學者研究,台灣夏季氣溫每增加一度,就要增加六十萬瓩的耗電量,相當於核一廠一部主機的供電量。

蔡英文新政府才上任十幾天,全台就飆高溫,台電供電立刻跳升到限電警戒的紅燈,電力備轉容量率一度低到破十年紀錄的百分之一.六,讓新政府經歷了七十二小時的限電危機。靠著隔天一場大雨,氣溫略降,警報才暫時解除。

目前核一廠一號機、核二廠二號機都被卡住無法重啟;都市熱島現象又讓氣溫提前飆高,必須多耗幾部核電廠機組的發電量;夏天的用電高峰才剛開始,但光是目前國內供電能力就已如走鋼索,連可用的發電機組都被擱置,林口、大林新電廠計畫也被延宕,供電系統不但不可能增加供應,甚至青黃不接,氣候暖化和熱島效應帶來的環境考驗又日益嚴重,限電夢魘已如影隨形。

供電危機隨時可能再現,新政府用再生能源取代核電的願景並不切實際,連台北美國商會的白皮書都直言,對新政府要在二○二五年廢核的目標,不但是「特別的挑戰」,也「不確定要如何達成」。

對穩定供電非常敏感的產業界大老一再呼籲,政府可以不要核電,但一定要有穩定可靠的能源方案,「不然產業界怎麼走得下去?」甚至產業界的模範生台積電,都已開始悄悄評估自己蓋電廠的備案,避免因電力中斷或電壓不穩讓生產造成巨大損失,可見即使新政府再三保證,產業界仍對政府能否穩定供電的問題惶惶不安。

原本保證「兩年內不缺電」的經濟部長李世光,都已改口稱「工程沒有百分之百」、「不能保證不缺電」;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也示警「明年夏天供電更嚴峻」,但迄今沒有看到提出穩健的能源政策與充足的供電方案。

台灣電力危機已迫在眉睫,日前經歷的七十二小時限電警戒其實只是開端,蔡英文總統應儘速重新思考務實可行的能源政策:「不缺電」承諾,要如何才不會變成薄紙空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