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唐寧街十號」呢?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4-06 03:06聯合報 林河名
陳水扁執政時,行政院前院長游錫堃在金華官邸內打造小橋、流水、鵝卵石步道、庭園、生...
陳水扁執政時,行政院前院長游錫堃在金華官邸內打造小橋、流水、鵝卵石步道、庭園、生態園,環境相當幽靜。 本報資料照片
行政院長林全上任將近一年,還在「找房子」。原來,舊有的院長官邸已變「社企聚落」,林全住在自己家,維安成了問題;蔡英文總統因此指示行政院幫林全找官邸。
位於台北市金華街與麗水街口的官邸,原是二二八事件時高雄要塞司令彭孟緝的舊居,陳水扁執政時,行政院長游錫堃命名「金華官邸」,隨後的謝長廷、蘇貞昌、張俊雄都入住,沿用成閣揆官邸。
但政黨輪替後,馬英九歷任行政院長都未遷入,金華官邸變成開會或邀宴的「招待所」,也因為使用次數少,幾乎淪為「蚊子館」,最後「活化」為社會企業聚落及青創基地。
首長官邸變身公共空間,並非始自馬政府。最知名的,應是陳水扁擔任台北市長首開「市長官邸變文化沙龍」之例。陳水扁認為,與其一家人住,不如開放給市民一起用。但他標榜「打破政治禁忌」,卻也「中斷歷史傳統」。台北市長官邸從日據時代的市尹宿舍,到光復後包括高玉樹、張豐緒、林洋港、李登輝、邵恩新、楊金欉、許水德、黃大洲等歷任市長都住過,卻在陳水扁任內成了咖啡館。
此例一開,不少首長有樣學樣,但民眾多了一個去處,有需要的首長卻無處可住;美其名為開放空間,卻不無沽名釣譽之嫌,最嚴重的是破壞制度。
首長不住官邸,維安及公私不分也成大問題。把閣揆官邸變成社企聚落的毛治國,抗議人士直闖住家,連大門都被破壞。扁案爆發後,有市議員揭發陳水扁在台北市長任內,把市長特別費挪為民生寓所的水電、瓦斯及插花等費用,四年共支出四十萬餘元。此外,還有隨扈執勤不便、住家衍生違建等問題。
談到官邸,英國首都倫敦的唐寧街十號首相官邸,應是舉世最著名的官舍之一。歷史上也有不少首相不願入住,甚至有首相向國會遊說翻新官邸引起反彈,只好自費裝修。儘管如此,二戰之後,唐寧街十號已是英國首相的象徵,更是柴契爾夫人口中「國家遺產最珍貴的珠寶」。
在美國,富豪川普當選總統後,曾嘀咕白宮「將是我們住過的最小房子」,一度考慮續住紐約豪宅,每天搭機通勤,最後也不得不「委屈」入住白宮,除了維安,更有其象徵意義。
「酒店打烊,我就走人。」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的名言,常被解為政治人物要知所進退。官邸的人來人去,不也如此?但要展現瀟灑,必先建立制度。
我國政黨輪替已成常態,首長官邸卻常因為政治人物愛住不住,成了譁眾取寵的工具。林揆找房子,讓人不禁要問:我們的「唐寧街十號」在哪裡?
陳水扁﹒林全﹒英國
公告版位
- Apr 06 Thu 2017 15:19
我們的「唐寧街十號」呢?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