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鄉到都會 豐年祭請傳承4原味
2015-07-13 01:28:27 聯合報 伊當/阿美族、中華海峽兩岸原住民暨少數民族交流協會秘書長
七、八月是花東各部落的豐年節慶,多數原住民族人都會返鄉參加;在都會區,政府亦會在九、十月舉辦豐年祭典,讓無法返鄉的族人與親友歡聚。以下幾點意見,供原住民部落或都會區舉辦活動參考。
首先,「頭目」是日據時代留下的翻譯名稱嗎?如今尊稱部落領袖還適合延用嗎?阿美族稱呼部落領袖為kakitaan,具有崇高領導的涵意,因此kakitaan人選,都是部落德高望重且有影響力的人來承接。
現於都會區所謂「總頭目、副總頭目」的稱呼,也不知誰發明的?頭目的服裝型式又是怎麼來的?如果連這些都搞不清楚,就由一群搞不清的「總頭目、副總頭目」帶領祈福,那只是一群穿戲服的人,荒腔走板地演原住民的儀式罷了!
早期kakitaan是由年齡階層最長者之長老商討慎選欽點的,全部落都服從其領導。現今kakitaan以投票選舉產生,易造成分裂失和,部落凝聚力也消失;且kakitaan產生過於隨便,所以身分地位沒過去崇高,如何領導聚落的群眾、帶領族人祈福呢?
其次,祈福是莊嚴神聖的祭儀,若是不適任的kakitaan來祈福,如何祈求上蒼祝福?上蒼、族靈會說:「你要先懺悔,再來祈福吧!」所以祈福儀式不是隨便湊合的。祈福儀式要簡單隆重。簡單:敬天、敬地、敬祖靈;隆重:表達這一代能承先啟後代代相傳之意。
再談歌舞,不同原鄉部落,傳統服裝、歌舞型態與內容也不同。即使都是阿美族,也可以看出花蓮與台東的區別,所以我不贊成原住民的歌舞比賽。如果一定要比賽,也只能同族、同地區比,且要有很好的歌舞競賽規範,才不會傷和氣,留下話柄。都會區官辦原住民活動,都是大人在秀,適度鼓勵原住民小朋友對自己歌舞文化的學習,會比補助原住民成人「迎賓歌舞團」重要。
最後,年齡階層是豐年祭的骨架,沒有年齡階層的制度,即失去豐年祭特色。最基礎的青少年(pakalongay)要接受原住民文化的基本教育訓練,包括認識自己的文化、敬老尊賢、為人處事、體能訓練、歌舞學習、認識動植物、上山打獵與海上捕魚、求生等技能,因此才有成年禮的儀式。這是很珍貴的文化資產。固然都會區有其限制,但是只要用心規畫,歌舞與文化教育、體能訓練,一樣可以實施,如此更能達到傳承教育的功效。
部落耆老與長者是寶,是文化諮詢的重要人物,不能忽視他們,部落才是文化根源。原住民要重視自己文化,更要身體力行,不要流於形式口號;要讓最能代表台灣的原住民族文化,代代相傳,發揚光大,珍惜祖先留給我們的這一切。
公告版位
- Jul 13 Mon 2015 15:22
原鄉到都會 豐年祭請傳承4原味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