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抗戰勝利70年/中流砥柱? 中共抗戰宣傳太諷刺
2015-07-09 02:12:54 聯合報 丘智賢/軍事研究者(台北市)
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兩岸各界對於歷史真相的探究與論辯也愈趨白熱化,大陸官方定調宣傳口徑,仍強調中共是抗戰中流砥柱,敵後戰場作用超過正面戰場。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抗戰勝利紀念日講話,能否較前任客觀,令人關注。

近年來中共官方對於抗戰評述,難以突破窠臼,在於相關論述核心並非研究所得,皆出於毛澤東在抗戰時期的語錄摘選。抗戰爆發後,中共雖同意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但毛澤東隨即提出「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即紅軍雖在國軍序列當中,但仍要中共黨指揮槍,避免與日軍硬仗消耗,更將發展根據地做為首要目標,毛澤東對此三令五申,深怕紅軍軍事幹部未解真意。

民國卅年五月,毛澤東在名為「揭破遠東慕尼黑的陰謀」的黨內指示中,提出日、美、蔣之間準備反共、反蘇陰謀,因此「共產黨領導的武力和民眾已成了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中流砥柱」乃成為中共對抗戰自身評價的代表用語。實則諷刺的是,毛發表指示同時,美國總統羅斯福正式同意中國應用租借法案取得美國援助,飛虎隊、美軍顧問團先後來華,中美關係與國際局勢發生結構變化;日本也未放鬆對華攻勢,前後發動上高會戰、兩次長沙會戰等戰役,事實證明,每日殫精竭慮於軍事與外交戰場的國民政府方為中流砥柱。

民國卅三年六月,毛澤東在「紀念聯合國日」演講中,提出「中國從抗戰開始,即形成了兩個戰場,敵後戰場與正面戰場」、共軍「共有正規軍與游擊隊四十七萬,民兵二百萬」、抗擊「六十萬日軍及九十萬偽軍」的四分之三等語,上述言論,大陸官方至今不加思索,反覆提出。當時毛澤東對中外記者侃侃而談,正值日軍發動一號作戰,打通中國交通線之際,通篇不見有何共赴國難的支援方案,而欲用二分法強調共產黨方代表著團結與民主,這樣立場的宣傳文字,卻形成了大陸今日抗戰史研究的基礎,是否公允,自可判斷。

至於中共提出的各種戰報,原始來源多出自抗戰甫勝利時共軍延安總部發布的統計數字,林彪在平型關戰場上感嘆日軍頑固,一俘難得,戰後統計共軍卻有數千日軍戰俘,寧非怪事。當時中共正與國民政府爭奪抗戰受降及接收的主導權,日偽軍投降後,共軍進攻仍自稱戰果,亦屬戰史之奇。

近日大陸網站流傳,謂日方公布權威資料,共軍抗戰期間僅殲敵八百餘名,相關說法欠缺可靠來源,對應戰事規模亦不可信,但顯然是對官方「中流砥柱」立場的一種反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