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7-09 02:50聯合報 李凡/資深教育工作者
日昨南部臉友和我聊天,他說看到台灣亂象讓他對未來悲觀,我告訴他為了孩子,沒有悲觀權利;但他傳來一個「唉」字加一長串「~」。
他表明自己不是公務人員,所以對年金沒有特別看法,但在這波改革中,他這個工人才了解原來農民最優惠;我說農民看天生活大不易,他回說:你看農產品受災要補助,搶種農產品滯銷要幫忙行銷,「政府真的很照顧農民。」
我笑說政府也很照顧勞工呀!勞工是總統內心最柔軟的那一塊,現在爹不疼娘不愛的是軍公教呀!
他再傳來「唉」字,可能不小心按到「哀」字;他說年改讓人看到政府的絕情,現在被陳抗不去檢討原因竟責怪國安人員,再這樣下去台灣怎麼辦呀?
我說民眾眼睛是雪亮的,真看不下去時,就會有人揭竿而起;他說我樂觀,他覺得百姓容忍度高,若真容忍不了時,恐怕經濟民生殘破到不堪地步了。
我勸他別憂慮,因為我看到民間團體為社會努力的身影;也看到年輕人雖就業環境不佳,努力自我充實等待契機;更看到不景氣下企業企圖殺出血路的拚勁,「民間力量不容忽視,台灣厲害的永遠不在政府,在民間。」
我以為這樣能讓他不要再唉、哀不停,沒想到他又傳「唉!這就是最可悲的地方!」
我知道他的難過,其實是多數人的心聲。有位學生就業了,明明公司訂有進修辦法,但長官對他提出的申請打回票,「好好待在你的位置工作就好,別想著進修外派」;這孩子跟我說:不讓部屬努力追求進步的長官,不是可以跟從的長官,他會留下但會更努力追求更好機會。
當孩子跟我這樣說時,我便想到許多把孩子往國外大學送的家長,他們也說:「若非環境不佳,看不到未來,誰願意花大錢讓孩子離開身邊?」
有家長戲謔說:最解渴的水是薪水,我們不忍孩子饑渴呀!且政府去除歷史文化,會讓台灣落得跟蝙蝠一樣,「既不是鳥類,更不是昆蟲,是四不像呀!」類似親中一下子是賣台,一下子又變成愛台,讓人看到他們沒有核心思想,只有政爭的狡辯嘴臉。
看到新聞報導,總統走到哪裡,陳抗就到哪裡,她可以指責國安人員維護不力,她可以說改革壓力她承擔,她可以說民眾反對是改革必經歷程,她也可以說是做歷任總統不敢做的工作…,但是她不能沒看到民間用雙腳離開的大批身影,不能沒看到沉默民眾悲觀無助的焦慮,更不能沒看到對家園充滿愛與期待的大眾,正握拳嘶吼「去你的政府」的悲涼。
作為國家領導人,她怎能沒看到潛藏在洶湧波濤下的危機?她怎能沒看到,她沒看到的事物已非她用專斷手段可以解決?
想到這裡,我不禁回臉友「唉~~」「哀~~」!
農民﹒國安﹒陳抗
公告版位
- Jul 09 Sun 2017 04:42
政府專斷絕情 人民唉~哀~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