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快颱尼伯特殺得台灣措手不及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09 02:4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205

尼伯特颱風吹垮台東市區許多商家招牌,圖為台東市中華路被散落招牌覆蓋,形同封路。 記者羅紹平/攝影
從生成到侵台僅短短四天的尼伯特颱風,有如一顆「超級快速球」,造成氣象預報、政府應變和民眾防颱同時失準。預報和實際路徑的南北差、時間差,更造成台東「被殺得措手不及」,其他地區則慶幸「撿到颱風假」。面對強聖嬰後一年、超高海溫、極端氣候等交互作用的颱風生成新局面,尼伯特不會是唯一怪颱,政府防救災及資訊整合作業應立刻更新與強化。
尼伯特颱風來襲,政府和民眾都呈現「先弛後張」的反應,主要原因正是氣候異常。今年,應該少雨的春季反常地豐雨,而五月的梅雨季卻久候不至;六月中終於盼到入梅,未料僅四天即結束,全台沒有多少降雨進帳。人們轉而寄望颱風季帶來雨水,但整個六月未見颱風,直到七月接近小暑才傳出首颱,時間之遲,幾十年罕見。

七月二日菲律賓東方海域第一個熱帶低氣壓生成,次日,這個熱低壓即被命名為「尼伯特」,創下熱低壓命名的最短紀錄。當時台灣仍在酷熱及限電危機中煎熬,民眾對尼伯特不以為意;誰知,才三天即警報齊發,超強颱風已兵臨城下。

尼伯特颱風被氣象學界讚嘆為「近乎完美的颱風」。去年強聖嬰現象結束後,太平洋赤道低緯帶安靜了兩百天,蓄積了龐大能量,為尼伯特提供了取之不盡的養分,得以迅速成長茁壯。加以引導氣流恆定且明確,尼伯特一路直奔台灣而來,結構之堅實,數十年僅見。

這次,各國氣象單位均無法精確掌握尼伯特動向,這和太平洋高壓強硬且長時間西伸有關。上月中台灣「出梅」後,天氣即一直受太平洋高壓影響,尼伯特也在高壓引導下直撲台灣;但就在即將登陸台灣之際,太平洋高壓出現東移現象,尼伯特因而轉向偏移。正因行進速度太快,讓各國的氣象預報路徑南轅北轍,從稍早認為會從「台灣頭」擦邊而過,後又修正為宜花及花東登陸,最後卻殺到接近「台灣尾」的台東上岸,誤差達數百公里之遙,顯示尼伯特的行蹤詭異,各國預報全告失靈。也難怪,連氣象專家都自嘲各方路徑預測猶如「天女散花」,亂亂紛紛,在民眾眼中,當然就更如霧裡看花。

儘管氣象預報失準,這次國內防災準備卻有進步。政府部門認知尼伯特將強攻台灣後,亡羊補牢地搶時間應對,除了積極展開預警性封路、預防性撤離,基層村里長承擔第一線指揮官,扛起指揮判斷的責任;台北市調度學校水塔做臨時供水站,也是進步之舉。相形之下,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的開設,除了宣示作用,主要是供後勤調度資源,其餘則作用有限。

尼伯特的威力其實並未被低估,但路徑及時間預測失準的結果,卻也造成能防未防、不須防卻防衛過當的遺憾。台東遭到幾十年來罕見的重創,相當冤枉。根據原先的預報,台東是屬於相對安全地帶,不料尼伯特直撲而來,造成嚴重災情,民宅摧枯拉朽,慘不忍睹;高單價的釋迦、金針、火龍果、有機米皆來不及採收,農損驚人。最尷尬的是,全台如臨大敵地統一放假,結果昨天多數縣市民眾上午醒來卻發現無風無雨,許多人白白「撿到一天假」,民眾湧向電影院、KTV,諷刺至極。

民眾更不滿的是,在尼伯特登陸延緩及路徑轉向期間,人們對於颱風動向及相關訊息的接收,卻有相當長的時間處於「空白」狀態,無論網路、電視、乃至中央氣象局的網站,都查不到最新進度。這一則是政府內部缺乏訊息整合的機制,二則是《氣象法》限制民間氣象專家的測報,使訊息零散、生硬而難以吞嚥。如何開放民間參與,作更有效的資訊整合和輸送,是新政府必須強化的工作。

當極端氣候成為常態,颱風預測困難也將成為常態。在下一個尼伯特生成前,政府應趕緊補破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