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個你從不知道的新聞頭條…張憶芬風暴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11 02:06 聯合報 記者陳皓嬿╱即時報導


01

張憶芬。 聯合報系資料照
這是一個發生在近兩個月前的「大新聞」。它是媒體圈的風暴,自五月中起,延燒長達一個月,相關話題和爭執不時成為媒體的熱門頭條,就像前年318學運一樣。
引起風暴的人,是東森電視前總經理張憶芬。

你可能在過去的報導中聽過她,更可能這是你第一次聽到她;然而嚴格來說,她並不是這次風暴的真正主角。若將風暴比喻成一次世界大戰,那麼張憶芬比較像是遇刺的斐迪南大公,將所有問題引爆。

真正的主角,是你。

很訝異嗎?「怎麼可能?我完全不知道!」你大概會這樣想。的確,因為這條大新聞,幾乎從來沒出現在你常看的主流媒體報紙、電視和網路新聞中。

對你來說,這起風暴從未發生過。

但若你看過電影「聽說桐島退社了」,你就會知道,「身為校園風雲人物、排球社明星球員,因為傳言他要退社了,而竟引起校園小社會結構扭曲崩塌」的桐島同學,在電影中卻從來沒有出現過。

電影的宣傳標語是「所有人,都脫不了關係」,因此,當然也包括身處風暴中心卻渾然不知的你。

親愛的讀者,不,桐島同學,請容我們為你揭露到底發生什麼事。

(*小提醒:本文引用許多討論文章,並於段落中附上連結,為避免點開連結會干擾閱讀,我們在文末彙整的所有引用文章的連結列表,供讀者延伸閱讀。)
02


引爆點:一篇來自INSIDE的張憶芬專訪

5月16日,網路趨勢觀察媒體INSIDE刊出一篇報導:

專訪東森張憶芬:Facebook 對媒體不是威脅,我們如何跟它共存共榮?

刊出沒多久後,這篇報導開始在媒體圈引起軒然大波,頓時各種批評、論戰不斷…

張憶芬究竟說了什麼犯眾怒?先來看看這篇報導刊出當下的時空背景:

自從臉書(Facebook)崛起、成為擁有16憶「人口」的龐大帝國後,國內外的新聞媒體就開始被臉書「綁架」:因為所有人都在臉書上,而你再也不到新聞網看新聞了,每天只要滑開臉書,就能知道天下發生什麼大事,對吧?

為什麼你習慣在臉書上看新聞?因為臉書比媒體「更懂你」。

臉書的「演算法」會根據你的行為(例如按讚、分享、留言等)分析你的興趣喜好,將你想看的、或他們想讓你看的東西,優先出現在你的塗鴉牆上。

所以每次臉書修改演算法,就是媒體的一次惡夢,若不遵守臉書的新遊戲規則,那就甭想讓讀者看到你的新聞。

在社群時代,媒體巨獸早已不復存在,媒體被踩在社群平台霸主的腳下,完全失去資訊傳遞的主控權;臉書像是暴力情人,媒體既想掙脫卻又無力離開,對臉書又愛、又怕、又恨。

然而張憶芬卻不這麼認為,她說,臉書並非監獄,而是「一座可以與之共生共榮、生機勃勃的花園」。

03
由她領頭的東森電視,完全以臉書馬首是瞻。

張憶芬2014年底接任東森電視總經理後,先將東森集團旗下90幾個粉絲專頁合併成「東森新聞、東森財經、噪咖與關鍵時刻」4個,去年下半年再砸750萬臉書行銷費用,為4個粉絲團增加300萬粉絲,其中規模最大的「東森新聞」粉絲團,粉絲數高達219萬-比桃園市的人口還多。

有了一大堆人(粉絲)後,接著就要滿足他們、給他們想看的東西,並讓粉絲願意把粉絲團內容擴散出去。

根據INSIDE專訪,張憶芬有一支專門編輯影音的團隊,每天剪50支短影片:這些影片大多來自網路上或自家素材,經過重新剪輯、押上字卡後,時間控制在兩分鐘內,內容可能是小貓小狗搞笑、天兵爸爸怎麼帶小孩、女生最嫌棄男友的十個習慣…總之輕薄短小、輕鬆有趣,適合讀者邊走邊看。

為什麼是影片?因為彼時臉書演算法「喜歡」影音內容,因此製作團隊只要把影片全上傳到「東森新聞粉絲團」,等演算法將其送到可能感興趣的讀者面前,一天就能創造2000多萬個觀看次數-快和台灣人口一樣多。

換句話說,你一定看過他們的影片。

後來,臉書又開始推廣「直播」,張憶芬團隊喊聲「Yes, Sir!」便立刻跟上。

INSIDE報導指出,無論是行車記錄器掉進水溝或奧斯卡頒獎典禮直擊,還是從表演吃「巷弄美食」到瑜伽教室惡性倒閉的現場,只要題材「足以引發網友圍觀」,記者手機拿出來、馬上拍給你看。

張憶芬表示,她相當信任臉書,「只要遵循臉書的指導,它也不會虧待你。」

拒絕再用傳統媒體的廣告商業模式賺錢,改靠高流量粉絲帶來的臉書廣告獲利,張憶芬緊緊擁抱臉書,臉書說什麼,就做什麼,甚至讀者流量一度導「太多」到自家網站時,張憶芬還提醒應該要「修正回來」,因為「我們並不是要取代臉書」。

張憶芬成立的這支「新媒體兵團」叫做「噪咖」,除了經營粉絲團和剪影片外,噪咖也和台灣當紅的網路、Youtube素人明星合作,一起為廣告主製作原創影音來行銷。

「噪咖」就是東森電視的「印鈔機」,張憶芬受訪時表示,東森電視2016年的整體線上營收,預估可達1.3億,預計明年、最晚30個月內,可以損益兩平。
04
05



做內容農場狂搶流量 激怒媒體人

然而張憶芬在專訪中的觀點和作法,卻引起其他媒體人、特別是新媒體界的批評和爭論。

Yahoo!奇摩內容企畫總監李怡志曾在臉書社團「新媒體研究所」轉載這篇專訪,許多新媒體成員便在貼文下方熱烈討論提問,張憶芬則親上火線回答。

批評主要來自幾件事:

1. 東森新聞粉絲團的影片內容,有許多其實來自爆料公社、在不瘋狂就等死、我是台灣人等粉絲團,或是網路紅人的分享影片,直接去頭尾或重剪再製後,押上自家Logo上傳,並不尊重原創者的智慧財產權?

2. 花這麼多資源去做小狗小貓的影片,於媒體的功能和定位來說,實在沒有太大意義?

3. 這些龐大的流量真的可以賺進1.3億、有實質獲利嗎?真的有利於媒體長久的品牌經營嗎?長期依賴臉書真的不會有問題嗎?

因為上述現象和問題並非東森獨有。事實上,所有你檯面上看得到的主流媒體,或多或少都在做著一樣的事情,畢竟臉書當道,而讀者對這些影片「很有反應」,這是為了生存必須跟隨的潮流。

以你常看到好笑、可愛、非新聞的影片來說,就常發生各家媒體的社群小編得搶快向影片主人(通常是網友)要授權,因為會爆紅的影片慢別人一步就沒有了,同樣的內容,比別家媒體晚一點發,人氣也就沒有了;媒體的流量競逐,某種程度變成快手大賽。

然而大部分媒體對這些作法,仍抱有疑慮和矛盾。

例如每天po這些大家都有的內容農場影片,會不會讓品牌失去獨特性、變得可有可無?天天轉各種行車記錄器的車禍畫面,會不會傷害讀者對媒體的信任和認同?媒體是否仍盡到媒體應該給予讀者重要資訊、紮實好內容的職責?
06

當媒體成為臉書的佃農

「媒體們」為此有多煩惱?如果你有在跟PTT的Joke版,你可能有注意到3月17日的「中央社小編哭哭取暖暨小編之亂」事件。

這位國家通訊社的臉書小編在po文中,感嘆自己常掙扎要做專業的新聞,或是譁眾取寵的新聞,他並詢問讀者:

以下兩則新聞,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哪一則能創造流量高峰?哪一則是大家應該要知道的?若你是小編,會選擇PO哪一則呢?
‧英財相提預算案 內政大臣爆乳搶風采

‧甘比亞與中國大陸復交 馬總統強烈不滿

針對中央社小編「心中的痛」-流量,一名讀者在下方留言表示:中央社粉絲團的人數其實不算少,將近15萬,聯合報也就將近16萬人而已;而自由86萬、ettoday(東森新聞雲)170萬、蘋果日報200多萬是多了一些。
07



各家媒體小編在中央社的臉書貼文中互相打氣。截圖自中央社臉書粉絲頁
沒想到,這則留言卻引來蘋果、自由、聯合、Yahoo!奇摩新聞、三立等大大小小媒體共30多個粉絲團小編簽到,大家一邊安慰「中央社小編你怎麼了呢?」、一邊感嘆自己心有戚戚焉(最後還相約揪團一起去吃麻辣鍋),許多從未見過這麼多媒體粉絲團的網友,則紛紛從PTT前來打卡朝聖。

整個「場面」既「溫馨」卻又帶著「淡淡的哀傷」。

因為這些問題背後的根本矛盾:「到底要做讀者想看的,還是讀者愛看的東西」,不只是中央社小編的疑惑,也是各家媒體小編心中的掙扎,所以該po文才會引起這麼大的共鳴。(關於媒體的困境,本文之後會再深談)

回到張憶芬。

她在討論串的回應顯然沒有說服這些媒體人。因為當大家都還遲疑時,張憶芬卻義無反顧地投入臉書,並用超高數字(不管是流量還是營收)「打掛」其他競爭對手,實在太不可思議,根本性地刺激到其他媒體人,進而引發諸多質疑。
08

專訪後十天 張憶芬閃電請辭

出人意料之外,兩週後,劇情急轉直下。

6月4日財經雜誌《財訊》刊出一篇報導:噪咖燒光3000萬 東森老總默默閃人

報導指出,張憶芬因為家庭因素請辭,5月26日由董事會批准,而張憶芬成立的「噪咖」則在5月23日解散。

時間回推,從INSIDE專訪出刊到張憶芬請辭,距離只有:10天。

而報導後段更直指張憶芬離開可能的真正原因:

「仔細看噪咖的內容,從教穿搭、生活撇步到明星八卦,多為網路流傳內容的轉發或來自爆料公社等,難將點閱率轉換成現金,3000萬元在一年內燒光…去年六到十月,她砸750萬元行銷費用在臉書,四個粉絲團合併增加300萬粉絲,但董事會依然看不到實質效益。」
換句話說,財訊認為東森衝起來的這些高流量,並不如張憶芬所言,有為公司帶進足夠的金流。

這篇令人震驚的報導,當天再度在媒體圈引起一陣譁然,熱議在這個媒體「不求賺錢、只求不賠」的時代,流量變現1.3億,是否終究只是神話?張憶芬日前的專訪當真沒有灌水?

傍晚,INSIDE又刊出另一篇報導:駁斥財訊,張憶芬霸氣回應:「姐可是不辱使命,交了作業才提辭呈的!」

文中引用張憶芬的臉書po文,確切表達1.3億的營收是真的,並表示「噪咖」並非解散,而是將網路資源併入東森電視,讓東森電視成為「多棲的影音平台公司」;隨後東森電視發表的聲明稿也指出「噪咖」已於4月15日併入東森電視,將電視和新媒體兩個團隊整合。

張憶芬為何閃辭成了謎,為媒體圈留下好大的問號和驚嘆號。

與此同一天,媒體傳出臉書疑再度修改演算法,宣示將為使用者優先顯示個人訊息和影音內容,並避免你的塗鴉牆上持續出現同一家新聞媒體的po文。
09

姐只是要賣電視台,沒有要跟你長期經營媒體!

由於未取得東森電視財報,營收數字是否確切,我們不得而知。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句「姐可是不辱使命,交了作業才提辭呈的!」的霸氣宣言其來有自,而且正是造成張憶芬風暴的癥結。

在解釋之前,我們要先回答你一個你可能一開始就想問的問題:張憶芬到底是誰?

事實上,張憶芬並不是一開始就擔任東森電視總經理的。

張憶芬畢業自政大新聞系、美國德州奧斯汀大學企管碩士,原本在Yahoo!奇摩,擔任媒體事業部副總經理和搜尋行銷總經理。

2007年因其搜尋行銷專才,張憶芬被阿里巴巴的馬雲找去擔任中國雅虎副總裁,負責搜尋業務、廣告銷售中心和淘寶電商平台經營等工作,大陸媒體因此匿稱她為「搜索一姐」。

2009年,張憶芬回到Yahoo!奇摩,擔任亞太區業務副總經理,負責廣告業務開發和市場營運,後再任印度及東南亞董事總經理,一直是個「雅虎人」。
10

時間回溯到2014年10月,令你還印象深刻的頂心黑心油風暴持續延燒,然而除了魏家兄弟和食品業者面臨挑戰,還有另一與此事毫不相干的媒體人也受此風波波及而下台:東森電視前總經理陳繼業。

怎麼會這樣?根據新新聞報導,原來,當時東森電視的大股東、外資凱雷集團(Carlyle Group,擁有7成股權)想將東森電視賣掉,而買主正是頂新魏家。

但在黑心油風暴後,魏家確定不可能買下東森電視,因此凱雷將買主鎖定為外資。

根據財訊報導,彼時,東森電視雖是全台最賺錢的電視台,所以凱雷開價200億。

但考量到日後電視收視率將明顯下滑,連帶衝擊電視台最主要兩大收入:頻道授權費和廣告費,再加上數位轉型的投資,東森電視很難值到200億。

凱雷找來麥肯錫評估後,得出「要以新媒體的樣貌,來墊高東森電視身價」的結論,因為以網路、數位為本的新媒體才有未來,東森高層對財訊表示:「未來買主可能買的是這個新媒體,但我們附贈電視台。」

所以,資深電視人陳繼業下、資深網路人張憶芬上,凱雷找來張憶芬,交給她一項任務:將東森電視以新媒體包裝,增加其虛擬價值,目標是讓東森電視可以用好價格賣給外資。
11

沒錯,張憶芬的「使命」,從來不是「長期經營一家媒體」,而是「短期行銷一件商品」。

就如同一開始INSIDE專訪所述,張憶芬選擇以臉書流量作為指標,包裝東森電視具有未來性的賣相,並將反應潛在市場的受眾規模以流量呈現。

2015年12月,東森電視找到買主,凱雷集團和東森國際兩方股權共以6億美元(約新台幣196.5億元)賣給美國DMG娛樂集團執行長丹密茨(Dan Mintz)的個人公司「開曼群島商EBC Acquisition Co., Ltd.」。(待審)

也就是說,張憶芬在擔任總經理一年左右便成功達標,「姐可是不辱使命,交了作業才提辭呈的!」這句話絕對有資格大聲喊出來。
12
13
14


媒體的三個囚徒困境

問題是,對其他家媒體來說,「媒體」不是只要獲得短期效益的商品,而是需要長期經營的存在,這就是張憶芬觀點和其他媒體人分歧的地方。

從產業角度檢視,套句資深媒體人黃哲斌的形容,目前媒體是一個「瀕危的行業」,他在臉書「畢業照」點出媒體目前的困境:

當行業生態劇變,廣告主紛紛轉投臉書及Google等網路平台,或只願以極低的「每千人次展示成本(CPM,四十萬次約八萬元或更低)」購買廣告,讀者又不願掏錢看新聞,單方面指責記者不肯花時間做深入報導,是很不科學,很不合邏輯的。
如黃哲斌所言,在社群時代來臨後,媒體的困境就每天圍繞在四位主角身上打轉:

媒體、廣告主、社群平台、讀者。

若將風暴核心「流量」納入來看,則分別為:

媒體(流量需求者)、廣告主(流量需求者)、社群平台(流量掌控者)、讀者(流量製造者)。

張憶芬風暴爆發後,各路媒體人百家爭鳴、評論和觀點齊發。科技評論網Rocket Cafe一篇「從總經理下台看傳統媒體跟新媒體的囚徒困境」一文中,便以張憶芬風暴為鏡,帶出媒體和廣告主、社群平台和讀者間的「愛恨糾葛」。

作者賽博社群數位科技創辦人洪岳農(Miula)認為,媒體碰到的囚徒困境有3個:

1. 內容要免費還是收費?(媒體 vs. 廣告商→商業模式困境)

由於過去受限於內容載具為紙本或電視機,Miula指出,一直以來,傳統媒體獲利的方式主要有兩種:向廠商收廣告費和向讀者收訂閱/零售費。

到了網路時代,內容可以輕易地獲取時,媒體便面臨「要不要把內容免費給人看」的困境。

一方面,媒體的影響力是最主要吸引廣告商投放廣告的因素,如果為了要賺讀者的訂閱費,就可能少掉很多讀者,而使影響力大減;嚴重一點,若某一家媒體對內容收費,那其他家免費媒體很可能趁機就把讀者都搶走,更易讓廣告商「變心」。

但另一方面,內容若免費開放,除了媒體失去訂閱營收外,還很容易被同業複製抄走而失去獨特性,變成「你有我也有」、「天下文章一大抄」,對閱聽人來說看哪家都沒差的平庸化問題。

有媒體人曾開玩笑,過去的獨家新聞可以維持一天甚至數天,現在的獨家生命只剩三分鐘,比做子宮頸抹片檢查的時間還少一半。

換句話說,媒體仍否找到「傳統廣告營收」之外的商業模式,成了突破囚徒困境的當務之急,這點目前業界尚未找到答案,因此只能繼續陷在困境中,於數位廣告市場下為了五斗「流量」折腰。

2. 到底要不要向 Facebook 靠攏(媒體 vs. 社群平台→行銷通路困境)

提到流量,就必須檢視媒體和「現下最大流量把持者」,也就是社群平台的關係。

在台灣,最大流量把持者幾乎等同於臉書,因為它是所有網站流量的關鍵來源,因此每個媒體都得在臉書上開粉絲頁並佔有一席之地,才能獲取流量,進而和廣告商談價錢。

同樣的囚徒困境再度上演。Miula說,如果某媒體不向臉書靠攏,那其他媒體便會想辦法吞食 該媒體原本在臉書上的流量;但當某媒體加重投資臉書時,就會威脅到其他媒體的臉書流量,讓他們被迫需要群起效之,也加重投資臉書。

而最後的獲利者只有臉書,Miula形容,就好像冷戰時期各國皆努力發展核彈,以達恐怖平衡,但最後一顆都沒用到一樣,真正得利的只有軍火商。

因此,媒體必須找到臉書以外的通路,且這通路得要有能和臉書媲美的大量使用者和影響力,才足以取代臉書,但目前看來是天方夜譚。

3. 該做「讀者想看的內容」,還是做「覺得讀者該看」的內容?(媒體 vs. 讀者→產品定位困境)

Miula認為,這個囚徒困境倒是個理應不存在的假議題,因為「讀者想看的」和「讀者該看的」應該可以並存;但實際上,媒體想做的內容,卻不見得是讀者想看的內容,Miula指出「媒體覺得自己肩負教育社會的責任,但是這個時代,沒有人想要再被媒體教育了。」

這裡補充說明Miula講的情境,在傳統媒體中,有時被形容為「要做『精品』或是『爆品』的兩難」,也就是「要叫好、或叫座」的問題;而Miula未提及的一個重要因子,是內容產製的效率和成本考量。

在此我們先定義「許多讀者想看、喜歡」的內容為爆品,而「紮實有質感、有內涵」的內容為精品。

你可以想像,若是「精品」就需花較多時間、腦力和人力製作。雖然傳統媒體長期的訓練,讓媒體人可以頗有效率地產出較有深度和意義的議題探討,但就如Miula所言,這時代沒有人想再被媒體「教育」了。

因此固有的「精品」常因敘事方式不那麼合時宜,而面臨叫好不叫座、「純精品」難以生存的問題;以Miula的觀點、要做讀者想看的內容,則所有內容都應該要是爆品。

但爆品又分兩種,若是PTT有網友KUSO惡搞課本古人肖像、或是某名人講了一句讓大家驚呆了的話,這類「內容農場型」報導像大眾情人一樣,是大部分讀者普遍「掃到就會看一下」的「粗爆品」,製作相對簡單快速。

所以考量到要維持媒體職責/價值,又要考量到讀者喜好,看起來「精爆品」是唯一的解,即又要好看吸引人、又要有內涵才行;對媒體而言,這得花加倍的時間設計、製作,且需常常練習才能提高製作效率,能否保證其為「爆品」更是未知數。

然面對現實環境,以傳統新聞媒體的營運規模來說,每天都需要足量且即時的內容不斷更新,才能獲得穩定的流量而維持公司不虧錢,因此「簡單低成本」的「粗爆品」製作,就比「數十天磨一件」的「精爆品」成本效益更高、更有一般優先權。

換言之,媒體和讀者間,真正的囚徒困境是:

不做精品,失去讀者的品牌認同;不做爆品,今天大家等著餓肚子;希冀精爆品?可遇不可求。
15

囚徒困境→錯誤的KPI→經營策略問題

要突破囚徒困境,就得打破現有模式並找到新模式,衍生而來的問題是「媒體在數位/社群時代下的經營策略恰當嗎?」

方向錯誤的策略,除了讓媒體繼續深陷泥淖外,還帶來各種媒體亂象,聯合報系媒體創新研發中心研究員、前 PanSci 泛科學主編陸子鈞,在張憶芬專訪後發表的專文「陸子鈞:錯誤KPI,加速媒體死於寒冬」,便明確指出這點。

首先,對於「媒體和廣告主」間的困境,陸子鈞表示,流量、點閱、粉絲數本來就不是營收保證,在數位社群,廣告主講求的是「正確的受眾」(編按:好比一大堆「其實並不會消費的路人甲」經過店家,對店家來說等於沒人光顧一樣。)

陸子鈞認為,若錯將流量與營收連結,一味追求流量,結果就只是產製了大量閱完即丟的破碎內容,即使網站流量再大,也未必拿得到廣告營收。

再來,對於「媒體和臉書」間的困境,陸子鈞以「衝影片內容」為例,雖然臉書演算法提高影音內容權重,因此媒體製作影音內容較易搶得讀者注意,但影音產製的成本遠高於圖文,而換來的「臉書數字指標」(如觸及數、粉絲數、互動數),短期內卻難以轉換成足夠貼補成本的營收。

此說某種程度解釋了為何外界質疑張憶芬「光衝臉書流量就能有1.3億營收」的說法,因為對大部分媒體來說,數位廣告收益較傳統廣告來得規模小而破碎,「不賺小賠」已是萬幸,怎麼可能「賺」?

另一方面,由於原創影音內容成本太高,許多媒體和東森採取一樣的策略,改跟別人「要影片後製」,卻因為長期「翻拍自網路」而失去了扎實產製內容的能力,甚至賠掉媒體品牌的獨特性和閱聽人的信賴。

陸子鈞將這些錯誤的媒體經營策略,歸咎於錯誤的KPI;錯誤的KPI制定,則來自媒體中高階主管不理解網路社群、有太多包袱,又求短期內要有效益表現向上級交代,因而「採取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陸子鈞提醒,媒體轉型其實沒有規則可言,每個媒體集團的特長、背景、資源、品牌風格都不同,在規劃長期策略前,應該要先認識自己的強項與弱點,而不是盲目亂走,否則反而可能加速媒體死於寒冬。

要獲利:擺脫臉書,靠深度分眾創造自己的社群?

陸子鈞用「寒冬」形容媒體困境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張憶芬風暴的前後數個月,傳統媒體正面臨一波「離職潮」。

根據新新聞報導,包括五月時台灣蘋果日報和《壹週刊》提出「優離」方案,接著,蘋果日報從草創時期就外派來台的十位香港主管也同時下台一鞠躬,《壹週刊》社長裴偉遞辭呈、民視總經理陳剛信則閃電離職…張憶芬離開東森,只是其中一朵浪花。

那麼,能突圍的新模式和恰當的新策略究竟在哪?延續陸子鈞所提「正確的受眾」觀念,Rocket Cafe總編輯施典志的評論「綜合性媒體的冬天,與深度分眾媒體的春天」認為,「深度分眾」才是機會。

傳統新聞媒體多為「綜合性媒體」,也就是「新聞的雜貨店」,什麼題材都有、什麼都報,而過去礙於資訊傳遞的單向限制,媒體報什麼,讀者就只能看什麼。

但臉書的演算法能有效過濾、也能讓讀者主動追蹤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內容,突然間,讀者不必再被迫接受其他和自己無關的內容時,綜合性媒體就面臨內容不夠深入、隔靴搔癢,對讀者可有可無的災難。

因為可有可無,就意味著失去影響力。施典志覺得,與其說綜合性媒體被網路打敗,不如說是媒體沒體察到讀者更細緻的需求,仍然使用舊的通路與內容供給思維,所以被讀者拋棄了。

施典志以「汽車」這個興趣為例,傳統媒體(報紙)思維中,汽車就是一類;雜誌可能再分細一點,有改裝車、性能車等專業雜誌;但從讀者的角度來出發,其實可以拆得更細,例如Mobile01討論區,就細分到以品牌為單位,且每個品牌下都累積了大量的討論。

因此若要跳脫「媒體和臉書的囚徒困境」,找到臉書以外的通路,由媒體經營分眾夠深入的社群,也許是一個機會。

要注意的是,「社群」常直接和「社交平台」如臉書畫上等號,但社群的本質是:一群擁有相同愛好、興趣、話題而聚在一起的人們。

施典志解釋,當媒體經營得夠深入,與一群讀者在小而堅實的領域中,建立起無可取代的關係時,媒體就有機會建構超越社群平台、真正的社群,而社群會告訴你他們的需求,媒體便可以透過「滿足需求」來「創造利潤」。

這裡補充一個很典型的「分眾社群」經營案例。

讀者可能記得2015年9月爆紅的「金萱體」字型,金萱體開發團隊justfont在不到半天的時間內,於募資平台上募破千萬資金,而爆紅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justfont長期經營字型愛好者社群。

justfont發起人在數年前,就開始於臉書、部落格上推廣字型設計,例如他們的臉書粉絲頁「字戀」、臉書社團「字嗨」中,有數萬個字型愛好者長期在社群中,討論字型設計案例、字型產業脈動等話題。

因此justfont不但可以從中觀察到「目標受眾」(Targeting Audience, TA)的需求,據此設計一款愛好者想要的字型,還能觀察到愛好者的熱情,講一個關於字型設計的好故事,以打動人心。

此外,愛好者更是宣傳力道強的「鐵桿粉絲」,能將justfont的影響力擴散到一般大眾間,這些都是深度分眾社群才能辦到的事,也是值得媒體參考、有別於傳統廣告收益的「新獲利模式」。

「答案永遠要從讀者身上尋找。」施典志在文末說道。
16

找通路:信臉書,真的就不能得永生?

或許有讀者會好奇,若媒體真的只要求「活下去就好」,難道張憶芬的「信臉書」策略就不能「得永生」嗎?

風險投資業者季文儀於端傳媒發表的觀點「內容創業春日已盡,誰能熬過酷暑?」也許能提供一些線索。

本文一開頭提到張憶芬的經營策略和作法,其實是直接參考美國當紅的網路媒體、「爆品專家」Buzzfeed的模式。

Buzzfeed原本是一間研究網路熱門話題的實驗室,後來乾脆做起網路熱門內容;Buzzfeed對臉書同樣忠誠,只要臉書推新功能,他們就立刻合作。

例如今年四月出臉書開始推廣直播,Buzzfeed就馬上live轉播「將600多條橡皮筋綁在一顆西瓜上直到西瓜爆炸」影片,最高吸引80多萬人同時在線觀看。

因此,若東森噪咖繼續跟著Buzzfeed的腳步在臉書上走下去,很可能碰到和Buzzfeed一樣的際遇。

Buzzfeed在臉書上的亮眼表現,讓它一度躋身投資業者的「獨角獸」行列,市場對這家公司的估值超過15億美金;但過去兩年Buzzfeed的營收卻出現疲態,文中指出,其2015年營收較預期減少三成多,同年年底,媒體也發現Buzzfeed從臉書獲得的流量比年初少四成,而讓投資人開始卻步。

後來,Buzzfeed竟向紐約時報挖掘人才、開始製作深度內容,季文儀的解讀是,Buzzfeed可能意識到這些病毒式影片雖然帶來高流量,但對使用者黏著度和品牌經營並沒有幫助,因此嘗試做起「精品」。

諷刺的是,「精品策略」失效於Buzzfeed「過度娛樂化」的品牌印象,讀者已經認定它是盎鬆找樂子的地方時,對於深度、長篇報導內容只會感到錯愕而無興趣,因此作品乏人問津,當然也無法扭轉讀者對Buzzfeed淺碟內容審美疲勞,而不住流失的頹勢。

從投資人的觀點來看,創投業者支持的新媒體公司,本質上並非媒體、而是極為逐利的商業機構;他們的「功能」和「價值」並不是生產更高質量的內容,而是尋求更多的資金,擴大市場規模與影響力。

但「一個只有短時間流量紅利,缺乏品牌資產和穩定內容,且價格虛高的平台,對於廣告主的價值在哪裏?」這是季文儀給積弱乏振的Buzzfeed下的註解。

除了東森(電視台)和Buzzfeed(網路原生媒體)外,也有紙媒極力追隨臉書大神而碰到瓶頸的案例,可參考網路媒體娛樂重擊的這篇「編輯室報告/媒體失效的年代 壹週刊能活下去嗎?」,講的正是台灣讀者為數眾多的「台灣蘋果日報」和《壹週刊》所面臨的挑戰。
17

問客戶:親愛的讀者,我們之間的困境怎麼辦?

最後,親愛的讀者、親愛的桐島同學,該現身了,來談談我們和你的問題吧!

對你來說,社群時代的媒體到底是什麼呢?

如果仔細觀察,常可以在臉書上看到網友轉貼某一篇PTT八卦版的「爆卦」或是爆料公社的貼文,然後在po文或留言中即會出現「我現在都不看新聞了」、「只有上PTT跟爆料公社才有真相」等「宣示」。

根據世新大學2015年媒體調查發現,在媒體影響力方面,自2010年開始,網路的影響力開始超越報紙,且逐年上升、甚至快追上電視,影響力持續擴大;信任度方面,一般認知網路易參雜好壞資訊,但調查發現民眾對網路信任度高於報紙,可能是E世代對網路信任度高。

這個時代的讀者,是否已經不需要媒體了?

如果按黃哲斌「媒體瀕危」的說法,將產業同樣式微的媒體和小農類比,民眾或許為了食安、為了飲食文化、為了土地而以行動協助小農轉型、支持小農生存下去;那麼,媒體呢?

媒體對當代讀者、對這個社會的存在意義和價值究竟為何?網路媒體泛科知識總編輯鄭國威,在他回應陸子鈞的文章「鄭國威專欄/誤會大了,現在不是寒冬,是媒體繁盛之夏」中,闡明了他的看法:

所有自認為是新媒體的單位,到底能不能賺到錢活下去,對這個世界根本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媒體存在的這段時間帶來什麼改變。
他舉例,媒體是否讓新的聲音更加勃發,是否紮紮實實地解決了某個社群的問題,「如果連這都做不到,我們或各個新媒體何必存在?社會大眾當然也沒有義務讓我們繼續存在,更沒有必要支持我們的電商、活動、App、新產品…。」

言下之意,若有哪個理由是社會應該支持媒體生存,鄭國威覺得,那必須建立在媒體為社會解決問題或帶來正面改變,才能對社會有價值。

這是鄭國威的解讀,而身為讀者的你,也許有其他對媒體的期許、需求或要求,願意和我們分享。

另外要告訴你的是,6月30日,也就是一週前,臉書正式宣佈調整演算法,讓使用者家人和朋友的貼文優先出現在塗鴉牆上,新聞媒體的貼文優先順序則往後挪。

臉書說,這次修改演算法是因為有使用者抱怨他們常常錯過親朋好友的動態更新,臉書也直言,這次調整將會使很多新聞網站的流量「明顯下滑」,《紐約時報》指出,媒體跟臉書的關係會更為緊繃。
18

媒體消失以後:當演算法「統治」世界…

「媒體的存亡和我有什麼關係呢?」又或者,你可能會這想。

那我們換個角度、易位思考,來看看你和臉書的關係吧。

德國海德堡大學哲學院博士研究生黃哲翰的專文「黃哲翰:數位利維坦君臨的前夕」,在張憶芬專訪後一個月刊出,探討演算法會對使用者造成什麼影響:

1. 回音效應

演算法的「過濾泡泡」(filter bubble)會根據搜集到的使用者資料,塑造出我們的「數位雙胞胎」,也就是由大數據累積起來、活在演算法當中的「數位你」,在你的意識之外替你篩選資訊,讓你「只看到你想看到的」,並形成「回音效應」,引導你的行為、重塑你的人格,削弱你的自我想像。

2. 大腦補時代
這些掌握你我大數據的資料巨頭,例如Google、Facebook、Amazon等,形成了新型態的資訊壟斷,巨頭將人們放在巨量而缺乏脈絡的資訊下、放在超量的人際互動下,因為超乎人所能負擔處理的量,因此人本能傾向選擇並仰賴「自己方便易懂好接受」的世界觀,例如直覺詮釋或標籤化,「大腦補時代」來臨。

3. 極端勢力崛起

黃哲翰認為,「當時局越不確定、時事資訊越趨複雜矛盾,個人傾向選擇的世界觀就會越單純;解釋越包山包海,人們越渴望簡潔有力的答案。」

黃哲翰也觀察到德國社會中「主流媒體失勢」和「極端主義壯大」的現象。經濟、移民等問題造成社會不安,使德國人近年越發質疑現行體制的政治規則和社會共識,並將這些質疑投射在對主流媒體的批判。

有超過六成的德國民眾認為主流媒體受體制操縱、只呈現片面事實,因而不再相信主流媒體,黃哲翰說,德國媒體已經喪失以往能凝聚社會共識的能力,而數位政治社群接手,越來越多網友加入極端政治勢力。

黃哲翰強調,他並不是要帶著陰謀論去看待這些網路工具,而是試圖釐清工具本身的內在邏輯和帶來的效應;「如果我們無法察覺、不去回應,無力將數位網路這套工具『人性化』,那麼,陰謀論般的工具邏輯,就會在不遠的將來主宰人類命運。」

這篇彙整報導在你讀到一半時,可能不免會覺得「又是一篇媒體哀號取暖」的文章。

但如果你已經讀到這裡,其實會發現「張憶芬風暴」事件只是一個引子,引出社群平台和數位化的蔔發展,對產業生態、對資訊傳播理解、對生活型態乃至對人類行為所帶來的轉變和衝擊,這些環節根本上環環相扣,彼此關係複雜。

這是為什麼你需要知道「張憶芬風暴」的原因,也是為什麼我們要花如此大篇幅,將事件始末和來龍去脈,在你面前有系統地串接再拆解給你看的原因。

畢竟有很大的機率,在你的臉書通知、塗鴉牆、line群組裡,都曾未出現和張憶芬風暴有關的絲毫資訊;一個總經理下台在媒體界引起的軒然大波,在你的世界當中,可能從未發生。

但現在你知道了。

*為了避免文中引用的相關文章描述或解讀有偏誤,僅附上和張憶芬風暴相關的參考資料和文章列表

這些掌握你我大數據的資料巨頭,例如Google、Facebook、Amazon等,形成了新型態的資訊壟斷,巨頭將人們放在巨量而缺乏脈絡的資訊下、放在超量的人際互動下,因為超乎人所能負擔處理的量,因此人本能傾向選擇並仰賴「自己方便易懂好接受」的世界觀,例如直覺詮釋或標籤化,「大腦補時代」來臨。


*為了避免文中引用的相關文章描述或解讀有偏誤,僅附上和張憶芬風暴相關的參考資料和文章列表

●報橘-東森電視高層人事超展開!居然把最會賺的總經理撤掉?

●新新聞-王令麟、林文淵、頂新差點買下東森

●INSIDE-專訪東森張憶芬:Facebook 對媒體不是威脅,我們如何跟它共存共榮?

●財訊-噪咖燒光3000萬 東森老總默默閃人

●INSIDE-駁斥財訊,張憶芬霸氣回應:「姐可是不辱使命,交了作業才提辭呈的!」

●東森-東森電視融媒體 不到兩年打造1.3億新媒營收(聲明)

●Qsearch-解析東森:衝社群曝光的作法成功了嗎?

●經濟日報-臉書改演算法 衝擊媒體流量

●天下-臉書再改演算法 新聞媒體準備掉流量

●黃哲斌-畢業照

●娛樂重擊-編輯室報告/媒體失效的年代 壹週刊能活下去嗎?

●泛科技-鄭國威專欄/誤會大了,現在不是寒冬,是媒體繁盛之夏

●Rocket Cafe-綜合性媒體的冬天,與深度分眾媒體的春天

●端傳媒-內容創業春日已盡,誰能熬過酷暑?

●娛樂重擊-抄襲 Buzzfeed 模式踢鐵板 東森噪咖為新媒體上了一堂課

●端傳媒-黃哲翰:數位利維坦君臨的前夕

東森電視﹒營收﹒凱雷﹒蘋果﹒Facebook

併購實地查核 避開三地雷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11 06:19 經濟日報 記者吳馥馨/台北報導

19
圖/經濟日報提供
實地查核是併購的必經程序,台灣的老闆們對此卻有不少迷思。
安永財管諮詢服務公司總經理何淑芬指出,常見的迷思如只看淨值出價、誤把會計師簽證報表當成實地查核、只重視資產負債表的某一些科目,都有可能讓你買到地雷。

迷思一,看到淨值,出價就好?何淑芬說,台灣產業界的高階主管審視併購案時,往往將淨值多寡,當成出價標準,例如出價是淨值的1.5倍、2倍諸如此類的。

但併購案在進行時,尤其跨國交易,淨值只是考量的因素之一,重點還是在企業本身的獲利能力、營利能力;講白了,即便有機器設備、土地廠房,但營利能力不好,別人也不會買你。

迷思二,實地查核就是拿會計師查核好的報表查一遍就好了。何淑芬表示,事實上,會計師出具的財務報表,只是對該公司的財報是否允當出具意見。但實地查核是協助投資者分析財務報表變動的背後原因,看出公司在過去歷史期間的營運績效、成長動力、營利表現為何有高有低、客戶關係是否高度集中,與供應商的關係。

忽略關鍵 大計變大忌透過實地查核的過程,可以發現潛在會影響到交易是否繼續進行的大忌,只要發現一些大忌,交易可能就玩完了。

何淑芬說,財務報表揭露只是制式按照主管機關要求編列,光憑財務報表是無法知道全面性的「大忌」,還須透過實地查核、高階主管訪談做深入分析。

資產品質 藏在細節裡

另外,實地查核的重點,除了營業能力,還包括資產品質、現金流量品質、營運資金需求,這都是財報中看不出來的。何淑芬曾查核過藥妝店,要求對方給四、五千筆資料,從中分析出前百大產品占營收多少,主要獲利來自哪些產品,那些商品雖帳上有庫存、但好幾年都沒賣掉。藉由產品別分析毛利、數量、單價,從中找出公司成長動因,這都不是會計師查核簽證所會做的工作。

迷思三,老闆只重視資產負債表的某一些科目。傳統思維是看到帳上存貨幾十億元,就把存貨盤完、哪些客戶應收帳款收不回來,就調整完後出價。

但如此只看到資產品質,還是沒有看到營利品質。很多情況是,若沒有做十大客戶分析或十大供應商分析,就不會發覺標的公司過去的成長可能只仰賴一、兩個大客戶,這些大客戶可能就在今年就掉單了、不往來了。若沒做這些分析,就不會發現這些風險,還以為買到很穩定的企業。

何淑芬曾幫某家美國客戶做某上市公司做併購,美方來了一個大團隊,當實地查核進入到了第三天,美方突然說,我們這個交易要停了?因為他們發現有重要客戶掉單了,標的公司就沒有吸引力。

併購﹒財報﹒營收

四大好處 非查不可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11 06:19 經濟日報 記者吳馥馨/台北報導

安永財管諮詢服務公司總經理何淑芬表示,實地查核好處不少,包括可當成重談交易價格的籌碼、修改交易合約、減少非必要成本,以及替未來接手公司後的營運預做準備。

好處一,調整交易價格。有些公司完成淨值調查,就依結果做財報的調整,忽略了淨值調查結果可以協助老闆重談價格,故實地查核是協助買方進行交易價格談判的重要籌碼。

好處二,實地查核後也可修改交易合約。若發現標的公司的重要客戶合約,訂有控制權變更條款,就可終止買賣合約。買方為保護自己,也可在與賣方的股權買賣合約中寫明,這交易最終完成交割前,要取得大客戶同意繼續往來。

好處三,減少非必要成本。在淨值調查過程,常發現標的公司還有海外公司,標的公司可能會說,這海外公司已沒有營運、不具影響力了。但對買方而言,賣方須關掉這家海外公司,相關成本都要賣方負責,或把交易價金一部分放在信託帳戶,待海外公司關完了,買方才付錢。這些都是在實地查核中可「量身訂做」寫在合約內保護買方條款。

好處四,替未來接手後營運做準備。交易完成後,才是另一挑戰的開始,故實地查核也可協助買方了解未來營運需求,資金水位多少,有否需要新買家額外投入營運資金,及交割後的整合,以幫助買主順利接手。

財報

策略行銷/日本究極名宿…一期一會 走入文化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11 06:19 經濟日報 詹惠珠



從旅遊節目主持人到基金會執行長,梁旅珠熱愛旅遊,更出書分享旅行經驗。 圖/經濟日報提供
台灣第一個自製旅遊節目「世界真奇妙」主持人梁旅珠,將30年到日本旅遊逾百趟的經驗,出版新書《究極の宿-日本名宿50選》,讓旅人看到日本旅館發展的趨勢,也掀開日式湯宿這個珠寶盒,透過湯宿走入日本文化,體會日本建築、藝術、美食、花道、茶道、禪宗思想。
旅遊代言人 教你玩東瀛

台大外文畢業、美國賓州大學美國研究碩士的梁旅珠,在婚前曾與現任立委柯志恩主持「世界真奇妙」,且獲得金鐘獎,但嫁入義美家族,婚後相夫教子,直到14年前因著關心自己小孩的教育和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學習環境,一手催生「明曜親子館」,目前擔任「明曜親子館」負責人,以及呈熙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梁旅珠提到自己名字中的「旅」字,因為旅字左邊是「方」,右邊有「衣」,父親希望他不但能旅遊世界,還能個性大方又有很多漂亮衣服穿。

雖然梁旅珠走入婚姻,卸下旅遊節目的主持棒,但與先生志同道合,都愛好旅行,她把自己的旅行經驗出書,曾出版《日本夢幻名宿》、《那些旅行中的閃閃時光》,並在今年5月出版新書《究極の宿-日本名宿50選》,帶領旅人體會50家精選日本絕美旅宿的堂奧。

身為YPO(青年總裁協會)的成員,這本書立即在企業家和夫人圈造成回響,已有企業主要求她「照著排行程」,一位企業家表示,每讀一篇,又多了解一點細膩的日本文化。

根據日本政府觀光局調查,2015年台灣總訪日人數達368萬人次,僅次於中國大陸和南韓,為世界第三高,顯見國人熱愛到日本的程度。不過喜歡日本,並不一定與了解日本文化成正比,梁旅珠說希望她的書能起一點小小的作用,如同我們參觀博物館時,在好導遊的導覽下,就不會入寶山而空手而歸。

梁旅珠在住宿的體驗中,觀察到日本旅宿的轉變。雖然日本現在大型化、集團化的旅館迅速崛起,動搖了日本的傳統旅館業,但是近年來旅人愈來愈在意細節和隱私,不符合經濟規模的豪華小湯宿掌握住這個時機紛紛建起,贏得旅人青睞。

東西融合 精緻旅宿興起

而傳統湯宿引進SPA和芳療、西式飯店也增加榻榻米空間、蓋起溫泉浴場,原本在軟硬體方面都壁壘分明的傳統湯宿與西式飯店,界線逐漸模糊,日本星野集團更是引進外資,從低迷的景氣中迅速崛起,成為日本旅館業過去十年的奇蹟。

梁旅珠從東海開始寫起,湯宿最頂極的淺羽樓可以從女將體會日本深厚的文化內蘊;伊豆山最具代表的知名旅館界熱海(原蓬萊改名),可體會作家渡邊淳一筆下人物從房間往外眺望的淺春景色。

被公認是日本旅館界「畢卡索」的京都俵屋,在歷史的淬鍊下,不論是建築、室內、美食和服務,都匯集了京都之美與文化之最;以及許多充滿文學性的旅館如大谷山莊、五足之靴等。

梁旅珠認為,日本名宿的絕景、建築、花道、陳設、料理與款待之心,不但是文化展現的極致,也是旅人和旅館主人的一期一會。

外資﹒國賓﹒義美

策略行銷/創新服務 創造需求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11 06:19 經濟日報 詹惠珠

服務是生根於文化的,服務業要作得好,就必須從文化出發,梁旅珠從多年旅遊的經驗體會出,台灣學習日本的服務如果要到位,必須從環境教育與觀念的養成著手,她並分享阿曼集團用人「祕方」,就是他們擅長從應徵者找出真正適合這個行業的人,敬業和對工作有熱情是服務業的不二法門。

梁旅珠認為,創意也很重要,需求是可以被創造,服務的面相其實很廣,不只是好的應對態度而已,走在客人前面的創新服務也能創造贏面,像星野集團率先引進西式服務,打破一泊二食提供客房服務,就獲得很大的成功。

養成教育 訓練要到位

不過,師法他國必須從文化出發,也像日本學習歐美那樣真正的深入學習與了解,經由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再融合找出適合台灣發揮的服務態度與培訓方法,加以精確到位的訓練,而不是只有表面的依樣畫葫蘆。

國人喜歡日本的服務,在台灣,最高檔的服務也常以日式服務為標竿和仿效對象,但其實服務基本上還是生根於文化。

梁旅珠說,日本有武士的精神、茶道的傳統、為大我忍耐的習慣,所以在擁擠的日本社會卻不會像在其他國家那麼「擠」的感覺,是因為這些傳統有不必言說的社會規範,讓所有人都內斂自制,必須服從團體限制小我。

而禮儀是維持社會和平運作的方法,所以日本人非常怕造成別人的麻煩或困擾,這是已內化的養成,這樣的文化養成,非常適合做到「讓他人/客人感到舒適愉快」的目標境界。

對於台灣的文化常讓一些日本通的人感覺服務不到位的現象,梁旅珠說,有些日本料理餐廳只學了日本人在客人一進來就用日文齊聲喊「歡迎光臨」的習慣,但很多人根本亂唸一通,就是因為我們的民族性比較沒這麼嚴謹。

而日本的服務則是制式化的,就是客人和服務者雙方都是受到禮儀規範,因此不懂禮貌的客人不但會造成店家困擾,也會被瞧不起,因此日本的雜誌常常都在教禮儀。

在日本,很多人到不熟悉的環境(比方茶會、高級餐廳)前會趕緊惡補或確認該注意的禮貌,舉例來說不噴香水是享用傳統日式餐點的禮貌、上榻榻米一定要穿襪子不可光腳、榻榻米矮桌旁的椅墊不能腳踩等、泡澡的禮儀必須先洗乾淨身體,進浴場不可包大毛巾、頭髮和小毛巾不可泡在溫泉浴池內等。

遵守禮儀 服務百分百

不只有服務人員,在日本客人也要遵守禮儀規矩,於是大家在互相理解的制式禮儀下,客人知道照著遊戲規則走可以得到什麼服務,就能很安心「放鬆」的去享受,服務者也可以做到最好。因為這種替別人著想的文化,讓日本的服務在雙方在一切照著規矩走的的情況下通常很完美,但問題是他們卻沒什麼應變能力,如果試著提出他們沒做過的服務要求,通常一定會被面有難色的婉拒。

百分百到位的訓練和規範是他們的優點,但同樣也是限制他們的缺點,所以想要真正享受日本服務,不光是服務者要接受嚴格的養成教育,客人也需要學習,這些年不難發現日本不少地方的服務品質下降了,原因有幾個:

第一是長年的經濟不景氣,優渥的環境才養得出好品味和眼光優質的服務人員。

第二是新生代自我意識抬頭,不像過去的人那樣為工作忍耐和拚命,即使在日本也很難像以前那樣嚴格的要求與訓練員工。

第三是客人的素質,長期面對低素質的客人也會影響服務人員的素質,這兩年日本拚經濟,努力迎來外國觀光客,但不理解日本社會規範的外來客也讓他們很頭痛,不少服務人員態度也跟著變差了,因此最近在觀光點和地鐵等公共場所常會看到多種外國語的告示,教導客人應注意事項或禁止事項等,日本人消受不起「花錢就自以為是大爺」的態度。

策略行銷/台灣搏感情 抓住顧客心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11 06:19 經濟日報 ▉黃冠穎


日本旅宿文化獨步全球,但應用在國內旅宿產業,要考量台灣兼容並蓄的文化背景,有些旅館訴求尊榮的日式服務,有些旅館則偏愛暖心的台式服務,各自擁有一片天,也讓台灣旅館產業更加繽紛。

談起最專注於日式服務的旅館,非日勝生加賀屋莫屬。總經理曾炳榮表示,日本是比較有階層的社會結構,晚輩對長輩會使用敬語,人的互動講求對稱、禮貌,而台灣沒有這種文化,以服務業來說,遵從日本文化是最好的,可以避免客人誤解。

曾炳榮說,每家飯店都有各自的個性,吸引不同的客人入住,形成另一種氛圍,這有賴服務模式、軟硬體的緊密結合。

曾炳榮指出,日本文化不只要學習服務,也要學習決策過程,台籍幹部要從頭學習,從基層服務與心態的養成,到幹部階層的組織運作和邏輯,都要兼顧日本溝通模式。台式服務文化的表率,則屬目前全台平均房價最高的北投麗禧溫泉酒店。董事長蕭景田說,台灣擁有特別的文化背景,原住民、日本、大陸各省文化都影響到台灣的生活模式,這樣一個多元的社會,需要不同的服務去滿足不同的需求。

蕭景田認為,日式旅館服務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日式服務講求主僕關係,把客人當成主體,服務生作為附屬品,有些客人很享受日式服務。台灣服務文化則以朋友的方式與客人「搏暖」,如同朋友般的互動,各家旅館各有特色,也各有一片舞台。

名人養生/王應傑日走萬步 堅持40年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11 06:19 經濟日報 潘姿羽

台北市商業會理事長、東森房屋董事長王應傑清瘦俊朗的外表,總讓人猜不透年紀。王應傑笑道,每每許久不見的朋友碰面時直呼:「你怎麼一點都沒變。」都會特別有成就感,當中祕訣就是維持了近40年的日走萬步習慣。

王應傑今年73歲,仍維持181公分、70公斤的良好體態,這樣的標準身材從大學至今始終如一。「我要求自己每天要走兩個鐘頭、大約一萬步。」王應傑說,公司位於台北車站附近,每天上班前習慣走個一兩圈二二八公園,中午用餐後再走個幾十分鐘;由於走路時思路特別清晰,他偶爾也會找幹部一起散步、討論公事。

即便遇到颱風天或是寒流來臨的糟糕天氣,王應傑還是會要求自己達到每日行走目標,只是地點可能換成忠孝東路、台北車站的地下街,不會隨意中止維持多年的習慣。

「能夠維持(體態)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王應傑說,不論晴天下雨、颱風天或寒流,他都保持走路的習慣,這不只是為了健康、養生,更重要的是「自律」,不會因為外在因素而放棄對自己的要求,這才是最重要的。

王應傑剛畢業時,也和一般的年輕人一樣埋首工作,到了37歲、38歲,他自覺已小有成就,必須嚴以律己,便開始了注重飲食、每日健走的生活。王應傑笑說,自己是個很自戀的人,對能力、表現都很有信心,因此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時間來回饋社會。

除了保持運動習慣,王應傑飲食也有「四不原則」,不吃油膩食物、不菸不酒、不吃調味過重的食物、不喝飲料;用餐時一定以蔬菜類為主,也盡量避免吃紅肉,即便偶爾吃吃喜歡的美食,份量也很克制。

過去選舉盛行飲酒文化,但王應傑參與選舉時,還是保持不菸不酒的態度、不願妥協。

王應傑說,在職場、商場保持一定地位和良好人脈,靠的不是拚酒,而是有能力、有深度,每個人都應該堅守原則,有所為、有所不為。

儘管年紀不斷增長,王應傑清晰的思路以及健康的體魄往往讓人忽略他已年逾70歲的事實。他笑道,除了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持續吸收新知並更新對時事的了解,讓自己每天都有所成長,這些都是保持年輕、耳聰目明的關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