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美國南北戰爭的教訓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14 02:34 聯合報 劉容生/清大前副校長(新竹市)


一九六○年代冷戰高峰,美俄競相發展核子武器,戰爭一旦爆發,核武的威力足以毀滅全人類。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寫了一篇有名的文章「人類的未來」,提出「如果在『讓共產黨統治』或是『人類因戰爭而毀滅』兩個選項擇其一的話,我寧願選擇接受共產黨統治」。

逕此「寧可赤化,不要死亡」(Better Red than Dead)成為冷戰期間反戰者有力的口號。隨著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共產主義體質的改變,這句口號已逐漸成為歷史的詞彙。

沒想到半個世紀後,長期生活在和平繁榮台灣的人民,卻面臨類似的選擇—台灣的未來:赤化(自然或非自然的統一)或是死亡(武力或非武力的戰爭導致一方或雙方災難)?現代的戰爭何需戰場?現代的殺傷又何需炮火?

我最近重遊美國首都華盛頓,在林肯紀念碑前停留甚久,碑下刻劃林肯總統一生堅信的一句話:「美國聯邦的完整性是不容許任何一個州或邦聯來破壞;他會用盡任何的方法來保護聯邦的完整性。」

美國南北戰爭死了六十二萬人(超過美軍在二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的總和),許多人都認為林肯是為了解放黑奴而打南北戰爭,事實上林肯是為了憲法所授予美國聯邦的不可分割性而宣戰。人道上,南北戰爭讓黑奴解放,林肯贏得後世景仰;戰爭雖讓南北雙方都付出慘痛代價,但最後的勝利維持美國的統一,而使得林肯成為美國最偉大的總統。

如今兩岸的基礎建立在國共雙方都接受的「九二共識」上,事實上這個共識等於是國共都承認內戰尚未結束,中國尚處於分裂狀態。隨著時空人的改變,「九二共識」的名稱或許可以重新探討,但雙方堅持的「一個中國」不可分裂的基本內涵,並未改變,大陸歷任領導人都堅持這個兩岸賴以維持和平共生的核心價值。

五二○即將到來,我們二千三百萬人對「台灣的未來」面臨著一個不確定的選擇。新政府能否接受這個核心價值,考驗著新領導人的智慧和勇氣。如果美國南北戰爭是一個歷史的借鏡,哲學大師羅素的話雖不合時代,但大師悲天憫人的理性睿智及寬容的心胸,值得我們新領導人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