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語言癌和思考硬塊
2015-05-18 01:31:1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我們進行完一個點菜的動作後,不久,服務生端上餐點沙拉的部分,介紹說:「這邊可以加上我們的醬汁,淋在沙拉上做享用喔!」

這類充滿贅詞的語言,要不要名之為「語言癌」,確實可以再討論;因為言語囉嗦變成「新八股」,只是個人文化教養問題,卻沒有危及生命之險。但是,像「進行一個XX動作」、「這是XX的部分」之類的語型每天在社會上增生,我們在生活中無可遁逃,除了煩膩,也為語言的鈍化而擔憂。

某些植物因生長環境的突變,會發生外觀上的畸形變異,稱為「綴化」。同樣的,我們在語言上的「贅化」或「鈍化」現象,也是受到外在環境影響所致,通常是某類流行現象透過大眾媒體或網路社群反覆向閱聽者滲透,使民眾受到了催眠。於是,分析師提醒股民「做一個買進的動作」,超商「做出下架的動作」,阿基師承認「有做一個擁抱的動作」,獄官說魏應充在牢中「有做一個佛經的閱讀」;這些,要全怪罪王品是語言癌的始祖,未免不公。

追根究柢,語言變得邋遢,主要是人失去了對自己說話的感覺。一個人如果知道自己要表達什麼,當然會視對象和時地而有所選擇,不會千篇一律。但就在此刻,我們打開電視,新聞分明播報著一樁暗夜衝突造成一死三傷的社會事件,記者結尾卻冒出一句「希望這一些都不是真的」;這種毫無專業素養的結語,絕對比語言癌更嚴重。

李遠哲最近演講,鼓勵年輕人勇敢站出來,要他們「不要相信老年人的決定」。鼓舞年輕人當然是好的,但這句「不要相信老年人」,本身就是個自我矛盾的悖論,為什麼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這和柯文哲說「彰化都是黑道」一樣,反映的只是他們思考裡的硬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