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藥摻西藥 治咳瘦變月亮臉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
2014.07.09 10:05 pm



兩成中藥含西藥

食藥署今天公布99到102年中藥檢驗結果,有21%共1097件檢出西藥成分,其中518件來自大陸的中藥,西藥檢出率高達82.6%。檢出西藥成分以壯陽藥最多、占28.8%,其次為止痛劑等。

食藥署表示,曾接獲衛生局通報,有民眾咳嗽未就醫,自行找國術館買中藥,結果卻出現臉和腳浮腫的後遺症,藥品送驗發現竟含類固醇、鎮咳劑、解熱鎮痛劑、中樞神經興奮劑等九種西藥,引發臉及腳部浮腫的是類固醇。食藥署呼籲民眾勿亂買來路不明、未經過中醫師調劑的中藥。

食藥署研究檢驗組組長陳惠芳表示,四年來各縣市衛生局、司法、檢調單位送檢的中藥調製劑共有5125件,檢出西藥成分的中藥,有高達近2%來自國術館、青草店、非專業人員或來路不明。檢驗也發現,有34.5%中藥內含超過一種西藥成分,甚至有中藥檢出10種西藥成分,包括止痛劑、抗過敏等藥物。

醫師:肥胖者 病危時插管難度也高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2014.07.09 02:39 pm

民間推動立法倡議課徵「高糖飲食捐」,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低調指出,任何政策都需審慎評估研議,包括科學實證、國際經驗及繁複立法程序。但國人肥胖問題日益嚴重,每個人都應正視這個問題。

台北馬偕急診醫學部醫師張國頌指出,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26的民眾容易出現急重症,一旦送急診,病危時連插管難度都比較高。

張國頌說,肥胖者通常頸部短、脂肪多,頭部無法往後仰,加上舌頭肥厚且往內縮,如果需要插管,醫師很難目測到氣管入口。研究發現,身體質量指數大於24,插管困難度就會明顯增加。

如何有效控制體重?答案是不要將胃口撐大。

台灣肥胖症衛教防治學會理事劉伯恩表示,正常胃部的瞬間容積是500CC,差不多吃下去500CC食物就有飽足感。但研究發現,許多民眾的食物容積超過1200CC,以致胃部被撐大,容易出現飢餓感,越吃越多。建議國人應準確計算每一天的飲食熱量,控制在正常範圍內,避免攝取過多澱粉類、油炸類等高熱量食物,自然能達到控制體重目的。

醫政界聯手打擊肥胖 擬課徵高糖飲食捐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2014.07.09 02:39 pm


醫界保守估計近四成國人有肥胖問題,台灣肥胖症衛教防治學會研擬立法課徵「高糖飲食捐」。
報系資料照速食、加工食品等先課徵
肥胖已被視為疾病,醫界保守估計近四成國人有肥胖問題。醫界、政界成立台灣肥胖症衛教防治學會,並研擬立法課徵「高糖飲食捐」,如食品飲料含糖率超過一定標準,即課以0.2至0.5%,稅收專款專用,作為國民健康署肥胖防治之用。

估每年可降0.5%肥胖率

台灣肥胖症衛教防治學會指出,第一階段將針對加工食品、速食、醬料、麵包、蛋糕及含糖飲料等食物課徵「高糖飲食捐」,預計一年可徵收10億元,每年可降低0.5%肥胖率,健保醫療支出每年可省百億元。

外包裝應標含糖警示

除了課徵「高糖飲食捐」,草案還要求速食及食品加工業者應該在食品外標示含糖警示標誌,以紅、藍、綠等三個等級,作為消費者購買參考。相關業者製作加工食物時,應該維持一定比率的膳食纖維。

另外,台灣肥胖症衛教防治學會強烈建議,教育部應該將營養標示納入國小課綱,讓學童從小養成正確飲食習慣,瞭解如何挑選較好的食物,進而有效控制體重。

國健署曾提過肥胖捐概念,但外界反彈聲不小,為此,醫界、政界採自發方式,由國民黨籍立委廖國棟擔任台灣肥胖症衛教防治學會理事長,今年5月邀集消基會、國內肥胖專家,草擬「國民肥胖防治法草案」。

台灣肥胖症衛教防治學會理事劉伯恩表示,國人肥胖問題嚴重,七八成與飲食不當有關。推動多年的菸害防治成效良好,有效降低戒菸率,值得肥胖防治學習。在眾人努力下,碳水化合物飲料已經退出校園,但學校附近手搖杯飲料店林立,許多學童人手一杯,長久下來不胖也難。希望透過「高糖飲食捐」,稍降消費者購買欲望。

稅率最高不超過1%

草案規畫「高糖飲食捐」稅率為0.2%至0.5%之間,最高不會超過1%。劉伯恩指出,未來將舉辦多場公聽會,邀集國內肥胖防治專家學者、營養學會、糖尿病衛教學會,共同討論含糖標準。

明年起 癌症「免部分負擔」從嚴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
2014.07.09 02:53 am

國內持有重大傷病卡的癌患近五十萬人,可享五年以上就醫免部分負擔;不過,為免浮濫,健保署決定,明年全面重新核定、縮短癌症患者重大傷病卡的使用期限,逾使用期限者就醫時,得恢復繳付數十至數百元的部分負擔。

目前健保重大傷病卡的領證人數已達九十二萬人,全年花健保一千六百億元,其中癌患逾半數;健保署是依疾病嚴重度發給五年以上,年限不一的重大傷病卡,可用來免除看病時的部分負擔。

不過,去年監委黃煌雄曾關切重大傷病卡發卡浮濫;因此,今年健保署除嚴格審查外,也委託台大醫院與和信醫院研究規畫,從明年上半年起將重新核定癌症患者的使用期限,至於其他疾病則暫時維持不變。

目前癌友領有的重大傷病卡多為五年期,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組長林阿明表示,未來可能針對癌症不同期別核發有效期限,例如早期或治療效果佳的癌症,期限可能縮短為二到三年,不再所有癌症都是五年。

由於領有重大傷病卡的患者都可以免除門急診與藥品部分負擔,一旦縮短期限,患者看病恐會多出五十到數百元不等的費用。

部分癌友團體擔心,縮短重大傷病卡期限,病友得自付部分負擔,恐讓患者放棄癌症追蹤;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菊秋表示,希望健保署能聽聽病友團體的意見,如果病友因為經濟壓力放棄追蹤,恐會對癌症防治造成挑戰。

隨著人口老化,重大傷病領證人數年年增加,人數較健保開辦支出成長一點七倍,醫療費更是成長近三倍;除了血友病外,呼吸器患者、洗腎患者、罕病患者及癌症患者受益最多。

有領重大傷病卡者也確實最能體會健保互助精神。健保署統計,血友病患平均一年醫療費用高達三百卅萬元,是一般民眾一年平均醫療費用兩萬五千元的一百卅一倍。平均國人每繳一百元健保費,就有廿八元提供給重大傷病患者就醫。

中華民國血友病協會理事長黃朝旭就說,如果沒有健保,相信沒有家庭可以支付這筆龐大醫療費用。

醫美手術「後遺症」 推官版範本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2014.07.09 02:53 am

隆乳會移位、割雙眼可能不對稱…,許多醫學美容手術都會有後遺症,有的會在短時間自然消失。衛生福利部定版美容醫學處置手術範本,受術民眾術前可以仔細消化瞭解手術風險。

衛福部最新公告的「美容醫學處置同意書及說明書範本」,共列出乳房整形、乳房重建、上下眼瞼整形、鼻部整形、拉皮、腹部整形、植髮、抽脂、皮膚科一般手術、一般整形、狐臭治療、顱顏部整形重建、削骨手術等十三種與外科有關的美容醫學手術;以及屬於微整形的雷射治療。

衛福部醫事司長李偉強指出,為了保護消費者有資訊對等,與整形外科、美容外科與皮膚科醫學會,研商出此範本,並已發文給醫學會請所屬會員使用,同時也請地方衛生局將此列為督導考核項目,院所未做到的,可要求限期改善;消費者也可上網下載參考。

以消費者常做的「午間微整形」打脈衝光或飛梭雷射來說,常見皮膚反黑糾紛。範本就提到,最多會有三成二機率出現黑色素沉澱。另外,消費者常做的打玻尿酸填補皮膚紋路,或打肉毒桿菌減少皺紋等針劑注射,這次並未有範本。李偉強表示,下一波將會對針劑注射訂新範本。

目前醫學中心大多有專屬醫美手術同意書,有些開業醫美診所會參考大醫院的範本。開業整外醫師曾繁穎說,他就是參考長庚和馬偕的範本,今後會以衛福部範本為主。

美容外科醫學會前理事長呂旭彥則認為,現在不管哪一種專科醫師,都可執行醫美手術;衛福部應重視醫師有無足夠專業訓練,為消費者動醫美手術,而非在同意書列出幾十項可能併發症,要消費者知情同意,形同要消費者自負責任。



8792326-3477728

台灣失能人口有七十萬人,連帶影響其親人多達三百萬人,究竟長照保險何時開辦?健保署評估,最快在民國一○六年元月,比原先預定的還晚一年。

馬政府上台後,第一任閣揆劉兆玄曾宣布,政府規畫長照保險制度希望在九十八完成制度規畫及法案研擬,九十九年上路;兩年前,衛福部長照保險規畫小組總召集人李玉春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長照保險「希望民國一○三年完成立法,一○五年上路」。但健保署在最近完成的長照保險籌辦計畫中,又再往後延一年。

長照保險籌備小組召集人蔡淑鈴指出,即使長照保險法草案能在明年底通過立法,但至少應有一至兩年的籌備期。

她舉例,長照保險雖然有健保作為基礎,但健保開辦初期仍有不少偏鄉居民抱怨「有健保、無醫療」,而長照保險開辦的難度及複雜度更甚於健保。因為長照保險的給付必須先由各地訪視員前往個案進行評估,擬訂服務計畫,再核定給付的內容,「如果做不好,政府會被民眾罵到臭頭」。

根據長照籌備計畫,健保署預計在全台設置廿二個照管中心、六十個次區及五十個據點,而且開辦初期需有近三千名的訪視員,以便實地評估病患的需求。蔡淑鈴說,長照服務輸送體系的建置作業,還包括申報及給付系統所需的資訊系統,以及長照機構的特約、人員培訓及保險憑證的製發等,這些都是百廢待舉。

蔡淑鈴說,除非長照保險最後因「政治因素」而提前上路,否則長照保險延到一○六年開辦,是比較審慎踏實的作法,「這不是馬政府政策跳票的問題,全民必須嚴肅看待長照保險匆促上路的後果」。

對於長照保險要延後一年,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吳玉琴表示「並不意外」,她說,許多官員私底下都承認「長照保險開辦前問題很多」,包括政府財政負擔加重、以及雇主及民眾抱怨連連、長照人力嚴重不足等,這些都有待克服。

【2014/07/09 聯合報】@ http://udn.com/

八旬翁頭暈幻視 原來鹽吃太少

【聯合報╱記者簡慧珍/彰化報導】
2014.07.09 02:52 am

彰化縣八旬嚴姓老翁昨天四肢無力、頭暈,恍惚中看見小動物跑來跑去,家人以為他中暑,掛急診檢驗才知罹患低血鈉症,原來老翁平日很養生,鹽吃太少,身體長期鈉含量不足,產生疲倦、幻視等病症。

鹿東基督教醫院院長歐陽文貞表示,銀髮族怕血壓飆高,盡量少吃鹽,往往不自知罹患低血鈉症,夏天炎熱吃不下,飲食更清淡,身體鈉含量再下降,症狀就紛紛出籠,他收治的老人精神病患者,約一成是低血鈉症作祟。

嚴姓老翁平日注重養生,要求菜飯「三少一高」:少油、少鹽、少糖和高纖維。最近他常感疲憊、容易緊張,昨天手腳都沒力氣、頭昏眼花,還問妻子「阮厝內怎麼會有狗、貓跑來跑去?」嚴姓老翁的家人一致認為天氣太熱,他中暑了,連忙陪伴就醫。

醫師做生化檢驗,增加檢測電解質,測出血中鈉含量低於130,正常值是135到140,屬於輕度低血鈉症,醫師建議調整飲食,飯菜不必刻意少放鹽,如果覺得鹹,可以適量喝溫開水。

歐陽文貞說,銀髮族因生理機能退化,或服用心臟、新陳代謝、抗憂鬱藥物,都容易發生低血鈉症,輕度的感到疲累、心情不好、緊張、走路不穩、幻視,嚴重的引發痙孿、癲癇、急性精神病甚至昏迷;有些長者聲稱看見小動物、小孩,還有的看見「魔神仔」,一旦確診罹患低血鈉症,通常飲食慢慢增加鹽,可消除幻視症狀。

營養師吳姿瑩表示,一般人每天攝食6公克的鈉,扣除三餐均衡飲食中的天然食材鈉含量,大概需要再多吃5公克的鈉,如果怕算不準,可以把一天的用餐人數乘以5公克鹽,溶解開水裡,用來調味菜餚。
抗藍光產品護目?小心增近視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
2014.07.09 02:53 am

市面上號稱抗藍光的護目鏡及手機螢幕貼產品,已到了「氾濫」的地步,眼科醫師洪啟庭指出,這類產品大多以偏黃色調來「中和」藍光,但因整體亮度變暗,使用者為了看清螢幕上的字體,眼部睫狀肌長期收縮,反而導致近視度數大增,建議民眾選擇可提升「對比敏感度」的產品,才能讓視覺獲得最好的調控。

國軍高雄總醫院眼科主任洪啟庭表示,先前他曾與成功大學光電系教授李佳榮、中山醫學大學視光系教授黃宣瑜合組研究團隊,針對低視力視障者研發專利濾光鏡評估組,發現有白內障或視網膜病變等低視力者,在使用黃色濾光片時,可明顯提升看東西的清晰,但對於視力正常者而言,以黃色片看物體卻顯得過於銳利、甚至出現色差失真。

洪啟庭說,曾有重度使用3C產品的上班族,為了減少藍光對眼睛的傷害,在電腦螢幕和手機都使用黃色護目鏡及抗藍光貼膜,結果因光線變暗,眼睛得更用力瞇起盯著螢幕才能看清字體,長期下來反而因「用眼過度」,近視度數大增,還出現乾眼症。

黃宣瑜表示,研發團隊一年來從濾光片組的研究成果延伸,以光譜儀調整色溫後,運用特殊染料定色,分別邀請有眼睛疾患及視力正常者試戴,發現其實淡橘色濾光片兼具提高對比敏感度與抗藍光效果,是最適合一般人使用的護目鏡顏色。

研究團隊最近已將這項透過人體驗證的研究成果申請智慧財產局專利,除了研發液晶電視及電腦螢幕的護目鏡,也有手機貼膜和專用眼鏡問世。有別於一般抗藍光護眼產品的訴求,洪啟庭說,這是國內首件強調「對比敏感度」的專利產品,不僅抗藍光,舒適度也明顯提升,六、七成白內障患者使用後,有九成滿意。
奇美中風後期照護 10病患受惠

【聯合報╱記者吳淑玲/永康報導】
2014.07.09 02:52 am


奇美醫學中心,以跨院整合的團隊,讓中風病人出院後把握黃金恢復期。
記者吳淑玲/攝影奇美醫學中心開辦腦中風病患急性後期照護計畫,以跨醫院團隊合作方式,讓病患在出院後的3個月黃金恢復期,經積極照護復健,提升獨立生活能力,經試辦兩個多月,成效明顯。
奇美醫學中心復健科醫師駱逸明表示,台灣每年約有3萬人發生嚴重程度不同的腦中風,中風後常見的失能症狀包括半身癱瘓、動作障礙、認知能力下降、語言能力障礙、吞嚥困難甚至情緒憂鬱等,但只要傷害不是特別嚴重,不少人都有高度復原潛力。

駱逸明說,腦中風病人腦部組織創傷,如果是可以自行修補的部分,大約在3個月會恢復;經由復健訓練及腦組織功能重組等達到的恢復,約在6個月至1年可完成。所以中風後的6個月至1年是復健黃金期,病人應接受積極復健,可達到最好效果。

以奇美醫學中心與晉生醫院的試辦計畫為例,今年4月起至今共承接10案,在患者沒有生命危險出院後,以適當轉介提供急性後期照護,幫助病人積極復健。結案病人平均住院天數14天,病人的巴氏量表分數由入院時平均44.37分,提升到出院時的56.25分,可見初步成效。

他說,透過急性後期照護計畫,可確保病人在急性期、急性後期階段的照護銜接順暢,減少再住院或後續醫療。
組轉醫科 用詩歌治療失語症

【聯合報╱記者張裕珍/竹南報導】
2014.07.09 02:52 am


清大外文系副教授楊梵孛跨領域鑽研核磁共振技術,協助失語或失智症患者恢復正常功能。
記者張裕珍/攝影「只要有心就能做對的事!」38歲清大外國語文系副教授楊梵孛原從事語言學研究,有感「能幫助的人太少」,她跨領域學習核磁共振知識,返台兼任清大認知與心智科學中心主任,替失語、失智或阿茲海默病患進行腦部造影,搭配認知復健療程,鼓舞病患讀詩、唱歌,病情有很大進展。
研究發現,腦傷、中風後失語症、阿茲海默症、輕度認知障礙者,常有腦部功能異常現象,楊梵孛自美攻讀博士返台後,利用核磁共振替患者進行腦部造影,了解病人腦部資訊,搭配進行認知復健,是新穎的大腦疾病治療方式。

「失語症從年輕到老,都有可能罹患」,楊梵孛昨天受邀參與國衛院舉辦的生物醫學學術研討會中,發表三年來成果時,舉失語症為例說,失語症多好發男性,病患年齡層遍布青、壯年,喜歡熬夜、愛吃甜食、油炸等垃圾食物或三高患者,都是失語症高危險群。

以往病人腦部受損了,若發現失語情況,則轉由語言治療師協助,但受限臨床病例過多,無法一一「量身訂做」療程,楊梵孛與北中南各大醫院合作,協助患者進行6到8周的認知復健,果然發現有病人從原本「不會說話」,進展到可以讀詩,到讀了300多個字,從腦部神經影像發現,患者的神經纖維原有斷裂,「逐漸長了出來」,對家人、患者和團隊都是很大的鼓舞。

楊梵孛說,自己雖是出身外文系,但只要有心,一樣能學得會。她也常鼓勵學生「以人為本」,對人文社會要有強力關懷,幫助更多人


菸品香草味 「更毒更易成癮」

【聯合報╱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
2014.07.09 02:53 am


董氏基金會近日接連接到檢舉,菸商利用暑假推出薄荷菸,並在夜店外安排菸促小姐推銷吸引青少年,基金會昨天舉行記者會告誡大家,這種加味菸是包裹著糖衣的毒藥,呼籲政府修法予以禁止。
記者余承翰/攝影暑假剛開始,董氏基金會就接獲10起檢舉菸促小姐推銷薄荷菸電話,還有菸商推出二包菸90元優惠促銷,吸引青少年「抽第一口菸」,基金會希望政府重視這問題。
國民健康署組長馮宗蟻表示,雖然目前未針對加味菸明文限制,但依現行規定,菸品包裝上不得刻意標榜含有特殊口味及效果,或有菸促小姐推銷,否則都可開罰。

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表示,近來發現菸商趁暑假推出標榜吸菸會有清涼感的薄荷菸,推出菸促小姐在夜店門口介紹加味菸;有的按壓濾嘴上的晶球,就會釋放雙重口味的菸,也發現夜店裡以精品方式陳列菸品。

消基會名譽董事長李鳳翱表示,美國研究發現,目前市面上的菸品比50年前的菸品更毒且更易上癮。美國及加拿大皆已禁止薄荷菸以外的加味菸,歐盟也於4月立法通過2016年全面禁售薄荷、香草、巧克力、果香等所有的加味菸。

台北榮總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賴志冠表示,以前吸菸約一年才能成癮,現在只需幾個月就可能成癮。

加味菸為減低菸品煙霧的刺激性,加入薄荷、糖及乙醯丙酸來改變菸的味道,甚至加入各類香料來吸引年輕人或女性吸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