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6-21 02:57聯合報 衣冠城/退休教師(台北市)

台南市長賴清德提「親中愛台」論述。

華盛頓記者張加/攝影 台南市長賴清德提「親中愛台」論述。
華盛頓記者張加/攝影 自民進黨完全執政後,在勞工政策、同性婚姻、能源政策、公民投票等等選前喊得震天價響的口號,一遇到現實的政經利益,一一轉向。最近更有綠營政治人物高喊「親中」、「和中」,在兩岸立場上丟出風向球。除了引起髮夾彎和雙重標準之譏外,並未在綠營引起太多反彈。這種現象讓許多藍營政治人物大嘆為何綠營行,藍營不行? 要回答民進黨為何可以輕易的髮夾彎,可以試著從後現代社會民主國家的政治本質去找到一些解釋。 有學者認為後現代指涉的是一種心態或是存在狀態,而這種存在狀態是碎裂化的。

例如文化學者詹明信認為,大眾文化的淺薄直接反映在患了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症)的當代大眾主體意識裡。「統合的主體性」已經一去不返,而這種主體性所帶來的激進政治的前提和共同奮鬥的目標也隨之消逝。英國社會學家麥克雷南也指出,後現代主義助長了相對主義的出現,普遍性的消亡將會導致一切真偽善惡的討論無從產生。

這種碎裂化原可能威脅資本主義社會生產與再生產的心理狀態,卻弔詭地用消費主義或馬克思所說的「商品拜物教」得到解決。透過消費,我們不再覺得孤單,我與那些共同商品的消費者成為一國,互相取暖,得以完整。消費變成創造自身意義的活動。我消費故我在。透過消費,透過商品傳遞的符號意義,我們才得以建構自己的品味、價值和意義。

難怪有人會喟嘆幾乎沒有什麼關係是沒有被商品化的。 既然所有的關係都被商品化了,我們的政治生活自然也難逃此一佛掌心。

意識形態這種啟蒙運動的產物,現代主義的遺物,到了後現代社會自然也跟者產生重大的轉變,變得也商品化了。
意識形態原作為一種行動的指引,現已淪為一種消費品味。我們購買名牌商品來抬高身價,而意識形態的選擇也變成一種自我標榜,失去了生活方式或行動目標的指引作用。

所以我們可以享受跨國企業生產的商品或服務而高調地自詡為左派。我們可以去中國搭中國崛起的順風車或是在台灣痛宰陸客,享受中國以同胞的立場讓利,卻又否認中國人的身分高唱台獨。

我們也可以一邊吹冷氣,一面以愛心發電。這些行為都不會讓人產生違和感,因為所謂的立場不過就是一種標榜,一種消費,當多數人或同儕人手一機時,我怎麼。我們必須表態,才能刷存在感。 後現代政治的意識形態的行動與內容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種立場能否形成一種消費品味。我們不再是以自身的利益、經驗、價值、願景和意義去選擇與我相符的意識形態,而是根據市場來消費那些熱門商品。有趣的是在台灣,有些消費品味是透過前現代和現代的懷舊形塑的。當失去消費品味的市場,再多內容與數字都挽回不了消費者的忠誠。反之,當品牌忠誠度建立起來後,只要可口可樂還是黑的,喝起來是甜是嫌又會有人在乎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