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薛承泰/一樣塞車 兩樣情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6-21 01:26 聯合報 薛承泰
今年端午節四天連續假期,交通部鑑於夜間肇事率偏高而取消夜間免費措施。夜間行車視線欠佳會增加肇事機會,有其道理,然而因欠缺全盤考量,使得車潮更集中,不僅降低車速有些路段形成壅塞,更帶來能源的浪費與空汙問題!尤其在旅遊熱點,用路人只能感嘆「不知什麼時候可以上高速公路,更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下高速公路!」
這讓我想起五、六○年代當學生時,行駛在縣市之間的大眾交通工具,除了火車,就是「公路局車」。當時,車輛雖少,道路更是不足,通勤學生每天所面對的不只是塞車,還花不少時間等車,好不容易盼到車來,卻見它揚長而去。終於擠上了車,即便擠得像沙丁魚,學生仍把握時間,拿出小本子來背英文單字,還不時擔心著遲到要罰站校門口。對四、五年級來說—「不知什麼時候可以上車,更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下車!」這種難以掌握時間的無奈,成為共同的歷史記憶。
公路局車上,配有一位女性車掌,負責售票與剪票。當時學生乘車也有優待,但必須每個月申辦月票卡。票卡上方有姓名、就讀學校、還必須貼上照片,下方則是六十個格子。車掌背著一個包包,裡面放著零錢與各種顏色的車票,乘客上車時告知下車站名,車掌視距離給予乘客車票並收錢。此外,包包裡還有一個剪洞機,學生上車時將票卡交給車掌剪一個洞,一個月可用六十次。
當時的一些插曲仍歷歷在目,車掌給錯票和乘客起口角,或收錢找錢時不小心掉落,在擁擠的車上無從找起;有時候看到乘客拿了百元大鈔,車掌一時找不出錢,還真是欲哭無淚!車子行駛中搖搖晃晃,車掌剪票卡不小心跨界了,剪到兩個格子中間,那麼欲哭無淚的,換成是學生!
時代進步了,公車沒有了車掌,乘客上下車還更方便;更不用說,在都會地區用手機免費查詢,站牌也會告知車子到達時刻。碰到溫馨的司機,還會早晚問候,仗義行善的事情,也屢見不鮮!如果有捷運,那更是來去自如,享受時間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快感!
公共運輸設施不斷朝向友善、安全與便捷,即使道路成長不如車輛快速,因資訊傳遞快速與強大查詢功能,民眾甚至能發揮智慧,將「預期會塞車」轉變為「非預期的不塞車」!相對於過去沒有假日休閒,塞車是平日生活的一部分;今天平日生活暢通快速,塞車卻發生在假日休閒時。
尤其是常態性塞車的路段,最令交通單位傷腦筋,而改善之道,不外乎「制量」與「疏散」。以前者來說,限定車號上路或以價來制量雖直接有效,但只有公共運輸完備的市區容易推動,且會有階級差別待遇之嫌;若要在觀光景點實施,必定招惹民怨,畢竟假日就是要出遊。若採疏散策略,需要的是建設計畫,包括新建道路或捷運、開發其他遊憩區以疏散人潮、提供足夠的公共停車空間以減少景點因車輛來回找尋停車位而造成堵塞。問題是錢在哪裡?
假日的可貴,是因為民眾能自由運用時間,一旦在出遊道路上發生堵塞,何來的幸福感?政府應針對問題提出計畫,而不能靠首長善意的靈感,若缺少評估而貿然實施,即可能成為百姓的夢魘!今天為了減少塞車而造成大塞車,明天會不會又來一個靈感,為了節電而出現大跳電呢?
(作者為台大兒少與家庭研究中心主任)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6-21 01:26 聯合報 薛承泰
今年端午節四天連續假期,交通部鑑於夜間肇事率偏高而取消夜間免費措施。夜間行車視線欠佳會增加肇事機會,有其道理,然而因欠缺全盤考量,使得車潮更集中,不僅降低車速有些路段形成壅塞,更帶來能源的浪費與空汙問題!尤其在旅遊熱點,用路人只能感嘆「不知什麼時候可以上高速公路,更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下高速公路!」
這讓我想起五、六○年代當學生時,行駛在縣市之間的大眾交通工具,除了火車,就是「公路局車」。當時,車輛雖少,道路更是不足,通勤學生每天所面對的不只是塞車,還花不少時間等車,好不容易盼到車來,卻見它揚長而去。終於擠上了車,即便擠得像沙丁魚,學生仍把握時間,拿出小本子來背英文單字,還不時擔心著遲到要罰站校門口。對四、五年級來說—「不知什麼時候可以上車,更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下車!」這種難以掌握時間的無奈,成為共同的歷史記憶。
公路局車上,配有一位女性車掌,負責售票與剪票。當時學生乘車也有優待,但必須每個月申辦月票卡。票卡上方有姓名、就讀學校、還必須貼上照片,下方則是六十個格子。車掌背著一個包包,裡面放著零錢與各種顏色的車票,乘客上車時告知下車站名,車掌視距離給予乘客車票並收錢。此外,包包裡還有一個剪洞機,學生上車時將票卡交給車掌剪一個洞,一個月可用六十次。
當時的一些插曲仍歷歷在目,車掌給錯票和乘客起口角,或收錢找錢時不小心掉落,在擁擠的車上無從找起;有時候看到乘客拿了百元大鈔,車掌一時找不出錢,還真是欲哭無淚!車子行駛中搖搖晃晃,車掌剪票卡不小心跨界了,剪到兩個格子中間,那麼欲哭無淚的,換成是學生!
時代進步了,公車沒有了車掌,乘客上下車還更方便;更不用說,在都會地區用手機免費查詢,站牌也會告知車子到達時刻。碰到溫馨的司機,還會早晚問候,仗義行善的事情,也屢見不鮮!如果有捷運,那更是來去自如,享受時間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快感!
公共運輸設施不斷朝向友善、安全與便捷,即使道路成長不如車輛快速,因資訊傳遞快速與強大查詢功能,民眾甚至能發揮智慧,將「預期會塞車」轉變為「非預期的不塞車」!相對於過去沒有假日休閒,塞車是平日生活的一部分;今天平日生活暢通快速,塞車卻發生在假日休閒時。
尤其是常態性塞車的路段,最令交通單位傷腦筋,而改善之道,不外乎「制量」與「疏散」。以前者來說,限定車號上路或以價來制量雖直接有效,但只有公共運輸完備的市區容易推動,且會有階級差別待遇之嫌;若要在觀光景點實施,必定招惹民怨,畢竟假日就是要出遊。若採疏散策略,需要的是建設計畫,包括新建道路或捷運、開發其他遊憩區以疏散人潮、提供足夠的公共停車空間以減少景點因車輛來回找尋停車位而造成堵塞。問題是錢在哪裡?
假日的可貴,是因為民眾能自由運用時間,一旦在出遊道路上發生堵塞,何來的幸福感?政府應針對問題提出計畫,而不能靠首長善意的靈感,若缺少評估而貿然實施,即可能成為百姓的夢魘!今天為了減少塞車而造成大塞車,明天會不會又來一個靈感,為了節電而出現大跳電呢?
(作者為台大兒少與家庭研究中心主任)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