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打破舊思維 抓住新成長動能
2015-06-21 02:57:1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台灣從1960年代開始,經濟成長動能主軸便奠基於出口(海外市場需求),至1986年新台幣升值,內需動能轉強,服務業快速成長,甚至產生泡沫化現象,再至1998年國內本土性金融風暴發生後,台灣內需經濟一蹶不振,只能依賴國際出口需求支撐,約15年來的出口成長及經濟成長的相關係數竟高達98%以上。

金融海嘯後全球不景氣,出口不振,台灣又長期忽略內需下,終於使得近年來經濟成長動能產生嚴重弱化現象。其中,民間消費成長總是無法成為經濟成長的重要支柱,主要原因是實質薪資凍漲、儲蓄率增加,以及受房價高漲的排擠。

另外,在國內投資部分,若以實質價格計算,目前國內投資金額甚至低於2008年前,並且大部分投資在非生產性的房地產上,許多電子業大亨轉做房產開發,最主要的原因在於,舊產業及發展模式早已微利化,而新的產業投資機會不知在哪裡;公共投資也在政府財政困難,再加上社福預算的排擠下,許多時候甚至連預算都編不出來,這不僅是預算問題,也包括該投入什麼基礎建設,政策也不明確。

再者,在國際趨勢及社會需求下,雖然產生許多新形態的產業發展模式及機會,但也因為法規的落伍,使得發展受限及陷入瓶頸。就在這樣產業轉型不順、投資機會不清、公共政策不明,以及法規落伍的環境下,台灣經濟產生了實質成長動能不足、低薪就業,以及分配弱化的惡性循環現象。不過,從此次本報系列的論述來看,我們也看到台灣新的成長動能機會正興起,而這樣的機會,可以創造更多優質工作,倘若決策正確,更能因此奠基下一個15年的經濟成長動能。

首先在產業前景上,我們看到了物聯網、大數據、工業4.0,以及3D列印創造產業新模式機會的來臨,而在物聯開放式的架構,正是台灣產業轉型及創新機會;還不只如此,隨著金融、交易等服務跨入網路,跨出國界,在網路世界的新機會正不斷孕育而生;還有共享經濟新形態發展模式,也使得生活資源的使用更便利更效率,但這些機會在舊思維法規的管制下,企業、金融及消費者要嘛不知如何參與,要嘛只能偷偷摸摸沿著法規邊緣前進。

在本系列也提及,未來15年,台灣有許多公共及基本建設等著建構,包括都市及工業區更新、新能源、環保設備等新投資,一旦政策明確,必將產生新的投資動能。另外,台灣未來還有更多的在地需求必須面對及供給,例如,照護產業、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公共服務需求,也將對社會企業提供大量的工作機會。

在新產業發展機會、新形態生產及交易模式,以及新的生活及在地需求下,勞動市場能否由量增而產生質升效應,除了致力提升生產力外,也須有更多的政策配套。目前我國稅制結構基本上是輕企業、資本及消費稅,而重薪資稅,結果產生人才逆流、逆差、外籍高階人才不來現象,這樣惡性循環的結果,不僅扭曲了工作及非工作所得的稅後分配效果,也因此抑制工作誘因、成長動機與高階就業機會,使得低薪工作或工作貧窮化反成為普遍現象,而政府又得編列更多預算以救濟工作者入不敷出的缺口。扭曲的稅制,使經濟產生成長動能與財政雙不利現象,因此,我們認為經濟發展新模式,最大的意涵便是經濟成長成果真正落實在第一次所得分配(工作分配)上。

由以上的探討可以發現,新經濟成長動能,原來就在我們眼前,就在我們身邊。明年我們就會選出新一屆的政府與國會,但我們更期待,法規能夠大鬆綁,能有更明確未來15年公共及資源的規劃,以及稅制能夠大翻修,否則,明明存在著新機會、新需求,但卻只能坐看機會流失,永遠成不了台灣成長新動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