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換價值鏈 農業高教出頭天

【聯合報╱徐世勳/台大農經系教授(台北市)】
2014.07.12 02:00 am

上周參加劉大中先生逝世三十九周年紀念演講會,中研院王平院士在「台灣經濟發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演講中,強調我國過度擴張的高教體系,導致大學畢業生供需失衡,其中以生物科技及農業與自然資源類別尤其嚴重,建議應以美國的市場導向高教模式為師,設計大學退場機制。

若依此推理,我國生物科技及農業與自然資源等院系的裁撤或整併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其實不然,目前農業高教體系之所以會存在如此嚴重供需失衡,主要是過去我國過度強調「生產型農業」的思維與政策所造成的,此種政府失靈應先做調整,否則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無助農業院系畢業生供需失衡問題的解決,對揚名國際的我國農業科研成就更是相當不公平,有損我國未來農業的正常發展與提升。

在過去「生產型農業」思維下,近七成的農委會預算投入福利與補助等法定支出,福利政策不斷加碼,不僅造成各利益團體的尋租競逐,影響施政資源流動與有效運用,也使得農業部門形同國營大農場,農產品價格電價、油價、水價相同,被刻意壓低。不讓農產品價格適度合理反映成本,所謂的「安全加值」、「品牌加值」均淪為免費的午餐;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農業從業人員的尊嚴慘遭踐踏。

在此「生產型農業」的思維下,導致悲情農業的戲碼不斷上演,唯有鎖國才能討好民粹。為避免開放中國大陸農產品造成衝擊,不准許自中國大陸輸入八三○項農產品,讓下游的食品加工、行銷等農業從業人員處於競爭劣勢。

困在「生產型農業」思維下,農業高教體系畢業生沒有出路,更看不到未來,不是轉業改行,就是「西進」「南向」,更造成我國「生產型」農業的斷鏈,被邊緣化與空洞化。

在「新價值鏈農業」的新戰略思維下,如將農業的定義由原「生產型農業」,擴大為包含「產製銷及休閒產業;農業結合跨領域、周邊產業;擴大加值服務」的新價值鏈農業,農業對GDP貢獻度就可以從原本的區區二%躍升到十一%。農產品將由原來的「農業所生產之物」,擴大為包括商品與服務的「農業所生產之物、衍生品;及農業科技成果、品種、資材、農業機械、及相關的產製銷專業服務」。如此,農業價值鏈不再因反商情結的蓄意挑撥而斷鏈,農業院系的畢業生也才有出頭天。

在「新價值鏈農業」的新戰略思維下,所有農業從業人員各有專業,分工合作,以「做大原有的餅」及「創造新的餅」,共同開拓市場版圖。對農業高教畢業生而言,「築巢引鳳」都來不及,豈會供過於求?反而更有可能是供不應求。

王院士提醒大家,過去台灣已經歷類似日本「失落的十年」,但千萬不要一錯再錯,淪落至與經濟學人二月封面報導的阿根廷一樣,因「經濟無知的民粹媚俗主義者」而釀成「一世紀的衰退」之悲劇。

期許示範區特別條例能順利立法,讓農業高教在「新價值鏈農業」的築巢引鳳下,再創我國農業的新契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