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周周馬」疲勞帶著跑 小心傷身
【聯合報╱記者鄭涵文/台北報導】
2014.06.23 02:37 am
近年運動健身風氣夯,國內路跑馬拉松盛行;醫師提醒,頻繁參加路跑的民眾一定要評估身體狀況、適當休息,每周參加路跑的「周周馬」行程雖看似風光,一旦未做好疲勞管理,反而傷身。
中華民國路跑協會秘書長陳華恒說,二○○四年起路跑活動漸受歡迎,近年平均每年約有近三百場路跑活動,還出現各種創意主題。單是二○一四下半年在全國賽會網站上登記的賽事就有一百卅場。
根據全國賽會跑者廣場的賽事分類,路跑活動包括超級馬拉松、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十公里至半馬、十公里以下、休閒活動,以及鐵人賽等,超過四十二公里即是「超馬」。
陳華恒說,每年世界各地比賽中猝死或受傷案例相當多,主要是不夠了解自己體能狀況卻勉強參賽所致,部分民眾甚至跑到心臟病發作、十分危險。
中山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潘健理臨床觀察發現,只要大型路跑活動結束,復健科門診患者就特別多,尤其許多人平時練跑五公里,卻報名廿一公里的半馬,或跑幾次半馬就直接挑戰全馬,身體難負荷,反易傷身。
「有些人喜歡周周馬,小腿、骨頭還在疲勞狀態又去運動,大幅增加受傷風險。」潘健理說,部分場地的上下坡特別多,膝蓋與大腿所承受的壓力較平日增加兩至三倍,跑完腿也受傷。
陳華恒說,運動應循序漸進,從健走、快走、再練慢跑,坊間跑步俱樂部及健身跑步相關書籍眾多,民眾路跑前一定要做功課。
「並非人人適合激烈跑步。」陳華恒說,每個人有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身體狀況不佳者就不該勉強參賽。
馬偕家醫科主任黃偉新說,部分年紀大、血壓高的人,不妨改做其他較溫和運動或走跑交替,比較安全。
非專業選手 全馬一年六場內為宜
【聯合報╱記者古硯偉/台北報導】
2014.06.23 02:37 am
成淵高中田徑教練潘瑞根說:「雖然台灣路跑風氣很盛,但一般民眾專業知識還不夠。」
潘瑞根提出「存摺理論」,身體機能像是一本存摺,平常須要有足夠的訓練量,才能在需要時提領。
他說:「一般民眾可以從快走操場,慢慢加強距離、強度,等到身體逐漸適應之後,再調整跑上坡等訓練。一般民眾建議可以參加長跑俱樂部,學習其他人訓練要點、分享比賽經驗,切忌短時間內增加強度。」
台灣許多民眾「周周馬」,甚至只要有路跑賽就無役不與,身體與肌肉細胞得不到應有的的休息,是身體機能調整與回復的大忌。
潘瑞根說:「很多人參賽憑著一股超越自我的挑戰心態,但反而對身體機能有害。」他建議,專業選手參加半馬,大概要有一到兩個星期的休息,全馬比賽則要有一至兩個月休養,一般跑者建議休息時間還要拉長。非專業選手參加全馬,一年以六場之內為宜。
專業選手休養分為鍛鍊、調整、比賽期三個階段。潘瑞根建議,休養並不是什麼都不動,而是在維持心肺功能前提下,讓身體得到休息,民眾可以透過每天慢跑卅到四十分鐘,或是游泳保持運動習慣。
【聯合報╱記者鄭涵文/台北報導】
2014.06.23 02:37 am
近年運動健身風氣夯,國內路跑馬拉松盛行;醫師提醒,頻繁參加路跑的民眾一定要評估身體狀況、適當休息,每周參加路跑的「周周馬」行程雖看似風光,一旦未做好疲勞管理,反而傷身。
中華民國路跑協會秘書長陳華恒說,二○○四年起路跑活動漸受歡迎,近年平均每年約有近三百場路跑活動,還出現各種創意主題。單是二○一四下半年在全國賽會網站上登記的賽事就有一百卅場。
根據全國賽會跑者廣場的賽事分類,路跑活動包括超級馬拉松、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十公里至半馬、十公里以下、休閒活動,以及鐵人賽等,超過四十二公里即是「超馬」。
陳華恒說,每年世界各地比賽中猝死或受傷案例相當多,主要是不夠了解自己體能狀況卻勉強參賽所致,部分民眾甚至跑到心臟病發作、十分危險。
中山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潘健理臨床觀察發現,只要大型路跑活動結束,復健科門診患者就特別多,尤其許多人平時練跑五公里,卻報名廿一公里的半馬,或跑幾次半馬就直接挑戰全馬,身體難負荷,反易傷身。
「有些人喜歡周周馬,小腿、骨頭還在疲勞狀態又去運動,大幅增加受傷風險。」潘健理說,部分場地的上下坡特別多,膝蓋與大腿所承受的壓力較平日增加兩至三倍,跑完腿也受傷。
陳華恒說,運動應循序漸進,從健走、快走、再練慢跑,坊間跑步俱樂部及健身跑步相關書籍眾多,民眾路跑前一定要做功課。
「並非人人適合激烈跑步。」陳華恒說,每個人有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身體狀況不佳者就不該勉強參賽。
馬偕家醫科主任黃偉新說,部分年紀大、血壓高的人,不妨改做其他較溫和運動或走跑交替,比較安全。
非專業選手 全馬一年六場內為宜
【聯合報╱記者古硯偉/台北報導】
2014.06.23 02:37 am
成淵高中田徑教練潘瑞根說:「雖然台灣路跑風氣很盛,但一般民眾專業知識還不夠。」
潘瑞根提出「存摺理論」,身體機能像是一本存摺,平常須要有足夠的訓練量,才能在需要時提領。
他說:「一般民眾可以從快走操場,慢慢加強距離、強度,等到身體逐漸適應之後,再調整跑上坡等訓練。一般民眾建議可以參加長跑俱樂部,學習其他人訓練要點、分享比賽經驗,切忌短時間內增加強度。」
台灣許多民眾「周周馬」,甚至只要有路跑賽就無役不與,身體與肌肉細胞得不到應有的的休息,是身體機能調整與回復的大忌。
潘瑞根說:「很多人參賽憑著一股超越自我的挑戰心態,但反而對身體機能有害。」他建議,專業選手參加半馬,大概要有一到兩個星期的休息,全馬比賽則要有一至兩個月休養,一般跑者建議休息時間還要拉長。非專業選手參加全馬,一年以六場之內為宜。
專業選手休養分為鍛鍊、調整、比賽期三個階段。潘瑞根建議,休養並不是什麼都不動,而是在維持心肺功能前提下,讓身體得到休息,民眾可以透過每天慢跑卅到四十分鐘,或是游泳保持運動習慣。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