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恐懼在靠近 我該逃還是
【聯合報╱記者鄭涵文/報導】
2014.06.08 02:48 pm
北捷無差別殺人事件,激發許多人內心的恐懼
對交通工具的不安,對陌生人的疏離
恐懼是人類正常情緒,但當它被無限放大,將嚴重影響生活
每個人害怕的事物不同
從蟑螂老鼠,牙醫的鑽子到隧道、人群
看似平凡的一切,都可能是恐懼的根源
當眼前無可逃避,我們如何學習面對自己的恐懼?
恐懼是人天生的情緒反應,但這些身體的反應在很久以前可是人類為了生存而留下來的機制。台灣才剛經歷北捷事件,人心惶惶,要消除恐懼前要先面對,而面對之前要先了解。
大腦杏仁核 掌管恐懼情緒
恐懼是自然的情緒反應,牽涉到大腦對人類經驗的判斷。振興醫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袁瑋說,大腦的「杏仁核」掌管記憶和情緒,恐懼也在這一個區塊處理。
人接收外界的刺激後,訊息會像電波一樣,經由神經先傳輸到杏仁核,處理過後會再往中樞的皮質層傳輸。袁瑋解釋,在杏仁核裡會形成情緒的反應與記憶,如果大腦定義出這個電波為「恐懼」或「害怕」,就會做出指令讓身體反應。
戰鬥或逃跑 身體進入備戰
而身體的反應可簡單歸類成「戰鬥」與「逃跑」兩種。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周煌智解釋,選擇「戰鬥」即指和你所恐懼的事物直接對抗,如打蟑螂、蜘蛛;「逃跑」就是單純逃命去了。
一旦腦判別出恐懼,身體自然而然進入備戰狀態,這個機制發展自遠古人類險惡的生存環境。袁瑋解釋,過去人類面臨天災或猛獸的威脅等緊急狀況時,交感神經會變得活躍。為了看得更清楚,瞳孔會放大讓光線進來;為了逃命,肌肉會變得有力、血壓會升高,心臟才會跳得更快,好讓身體的氧氣快速流通。
胃痛或潰瘍 現代人常見反應
周煌智補充,現代人因恐懼引起的身體反應,胃痛及胃潰瘍最常見。其他還包括瞳孔放大、呼吸急促、血管收縮、心跳加快、全身肌肉緊繃、盜汗等;也可能會有尖叫或跳開等反射動作。
隨著時代演變,因為現代社會更複雜了,人類處理威脅的方式不再如過去需要在「打」與「跑」之間選擇。袁瑋說,有時候感到恐懼並不代表深陷險境,而是人經歷過一些事件後,這些經驗被大腦認定為恐懼。未來只要有類似訊息,身體的應變機制就會啟動。就像北捷砍殺事件後,有人會因害怕而避免搭捷運的道理一樣。
長期緊繃 血壓血糖出問題
恐懼後身體的機制原是為了應付緊急狀況,但如果人長期在恐懼的情緒之下,過度緊繃就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了。
周煌智說,如果自律神經長期處於興奮狀態,會影響到呼吸、心臟、腎臟等器官,長期下來可能會心臟無力、心悸或呼吸不順;常緊張兮兮也會導致人焦慮不安,甚至恐慌。袁瑋說,恐懼雖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但若長期如此,交感神經過度反應就很容易誤判正常事件,身體也可能分不清自己是真的害怕還是過度反應。
此外,就像火災時,媽媽總能搬一大堆東西逃離火場,但事後卻發現再也搬不回去的情況,人在緊急時會分泌腎上腺素或皮質醇,讓人有力量面對威脅。但如果備戰狀態持續太久,皮質醇不斷分泌反而會讓血壓和血糖升高、脂肪堆積,易引起糖尿病或高血壓等心血管問題。
影響生活 別害怕趕緊就醫
袁瑋建議,若長期恐懼的情緒已經影響到生活,就需要就醫治療。偶發的恐懼症或許僅需要鎮靜劑,但如果鎮靜劑也不足以緩解症狀,就需要一些降低交感神經活動的藥物,以打斷恐懼訊息與身體反應之間的連結,降低一接受刺激就形成恐懼反應的機率。
有些人因為個性關係,容易給自己太大壓力,凡事求快求完美,這類人平時就在累積壓力,若遇上外在突發事件如失業或是恐怖新聞事件,就更可能生病,需用抗憂鬱的藥物治療。
台灣常見恐懼症類型
●單純恐懼症:如怕蟑螂、老鼠
●幽閉空間
●空曠
●人多
●高
●開車
●高速公路
●百貨公司
●黑暗
●社交場合
諮詢╱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周煌智
振興醫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袁瑋
製表╱鄭涵文 ▇聯合報
心狂跳、快窒息 是恐慌還是焦慮?
【聯合報╱記者林志函/報導】
2014.06.08 02:48 pm
吳姓婦人喜歡旅行,但害怕坐飛機,每次上飛機心跳加快、冒冷汗,彷彿快窒息死亡。她以為心臟出問題向醫師求助,但檢查不出異狀,轉介到精神科治療,診斷罹患恐慌症。
記者陳柏亨/攝影
吳姓婦人喜歡旅行,但害怕坐飛機,每次上飛機心跳加快、冒冷汗,彷彿快窒息死亡。她以為心臟出問題向醫師求助,但檢查不出異狀,轉介到精神科治療,診斷罹患恐慌症。
體質與個性 都是恐慌因子
萬芳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邱一航說,恐慌症成因是多樣化的,舉凡體質、遺傳、個性、心理狀態都會影響。舉個性為例,易緊張、壓力大、急性子、總是在趕時間的人,得到恐慌症機率較高。
不少明星學校資優生、企業大老闆、中高階主管自我要求極高,承受的壓力也較一般人沉重,是否容易得到恐慌症?「很難講。」邱一航表示,這類菁英份子的成就高、壓力大,但他們也有更多紓壓管道,例如有機會出國度假、從事休閒活動;社經地位較低的人,光是賺錢養家都有困難,紓壓管道也較少。
血清素失衡 比較容易發病
邱一航說,除了個性外,恐慌症也與大腦內的神經傳遞物質不平衡有關,這項神經傳遞物質主要是血清素(serotonin),血清素功能若不平衡,容易發病。
醫師說,初次看診的恐慌症病人,約半數是其他科醫師轉介,例如心臟科、胸腔科、腸胃科、家庭醫學科。病患身體不適到各科檢查,沒有發現異常,醫師觀察病人情緒緊繃,建議求助精神科醫師。
邱一航指出,個案最常自心臟科轉介,而根據國外統計,罹患恐慌症的男、女人數比例約1:2。他說,恐慌症不一定要就醫,但是當病況嚴重到影響生活,需向醫師求助。
恐慌去得快 焦慮會一直存在
邱一航說,恐慌發作會引起身體不舒服,例如心悸、冒汗、發抖、呼吸急促、喉嚨梗塞感、胸痛、惡心、肚子不舒服、頭暈,甚至感覺快死掉、抓狂。他表示,患者前一刻表現正常,但恐慌症發作,馬上出現上述症狀。10分鐘內症狀加劇、持續20至30分鐘,很少超過1小時,「來得快,也去得快。」
焦慮與恐慌不同,邱一航舉講課為例,一名老師需上台授課兩小時,他可能兩小時都覺得焦慮。這位老師不是恐慌發作,比較偏向社交焦慮或社交恐懼症,因為焦慮不會「來得快、去得快」。
不愉快經驗 產生預期焦慮
邱一航說,有些患者會在特定地點恐慌症發作,如雪山隧道、飛機上、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的密閉機器、電梯、捷運忠孝復興站的長手扶梯,多半是「無法立刻脫身的情境。」
陳姓業務員有恐慌症,害怕開車進雪隧,每次都非常不舒服;他接到老闆電話,周末需開車到宜蘭拜訪客戶,愈想愈擔心。邱一航說,事情還沒發生,但陳姓業務員因過去不愉快的經驗,數天前就開始擔心恐慌症發作,這就是「預期性焦慮」,應向精神科醫師求助。
認知行為治療 比藥物重要
邱一航說,心理諮商師、認知行為治療團體也能幫助恐慌症病患。治療分兩大類,分別是藥物治療、認知行為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尤其重要。
常見治療恐慌症的藥物,如血清素回收抑制劑(抗憂鬱劑的一種)、抗焦慮藥物。醫師說,血清素回收抑制劑作用較慢,但能調整大腦神經傳遞物質的平衡。
國內有部分醫院提供恐慌症團體治療,通常由一名治療師引導數名同質性個案,討論恐慌症狀況、如何走出來,其他個案可藉此學習。
當他恐慌症發作…
告訴病患,症狀會過去,我會陪著你
恐慌症發作,身旁的人該怎麼辦?邱一航說,身邊的人應有同理心、體諒患者感受,可告訴對方「我知道你很不舒服,但你放心,我會陪著你。」
家人也可以安撫恐慌症患者,「這是恐慌症發作,症狀會慢慢過去,你不會因為這樣死掉。」邱一航說,應讓患者知道他不孤單,如果真的發生狀況,身旁的人也會協助他就醫,增加患者安全感。
有時候也能告訴患者,「昨天恐慌症也發作,但十幾分鐘就過去了,很快就會好起來。」並設法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例如放鬆肌肉、深呼吸,不要將注意力集中在身體不舒服上。
邱一航也建議患者少喝茶和咖啡,茶和咖啡含咖啡因,恐刺激自律神經、導致病發。
若上述認知行為方法都試過了,患者還是很不舒服,可視情形使用抗焦慮劑,但不宜長期只靠抗焦慮藥化解症狀,以免產生藥物依賴。
【2014/06/08 聯合報】@ http://udn.com/
壓迫感、難逃離… 我被空間鎖住了
【聯合報╱記者李易昌/報導】
2014.06.08 02:48 pm
「怎麼辦,我快死掉了!」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張自強說,幽閉恐懼症屬於恐慌症的一種型態,發作時可能感到呼吸急促、腸胃不舒服甚至覺得快死掉,尤其常聽到的幽閉恐懼症都在坐飛機、電梯等密閉空間發作。
小時候被關 應屬創傷症候群
張自強表示,幽閉恐懼症的產生有多種因素,病患的體質、大腦主管情緒反應的機制(例如交感神經)或是大腦中的血清素作用不足、太低等都有關係。
有些人會疑惑,是不是小時候被關進廁所等小空間,而造成幽閉恐懼症。張自強解釋,「被關廁所以致害怕進去一個狹小空間,那可能是重大創傷症候群,不只是幽閉恐懼症。」
擁擠的市場 也可能產生壓力
張自強進一步說明,幽閉恐懼症會針對某一種型態,例如搭電梯時就開始擔心,如果電梯損壞逃不出去怎麼辦;坐飛機時就設想遇到亂流後可能爆炸等很糟的狀況,甚至「在擁擠的市場裡也會發生」。
張自強說,所以不論是不是陌生環境,「只要是病患認定的狹小、幽閉的空間」,患者只要一踏入,恐懼的心理、恐慌的生理反應就可能產生。
感受性強烈 好發於特定環境
「有些患者在還沒進入電梯前,並不會對電梯有恐懼,但是一進去之後,呼吸變得急促,心跳加速,甚至感覺自己快死掉。」張自強說,這就是幽閉恐懼症發作。
張自強說,雖然幽閉恐懼症發生的症狀與恐慌症的發作類似,都會出現呼吸困難、胸悶、腸胃不舒服等症狀,但不同的是幽閉恐懼症「好發於特定環境」,而且「通常發生在感受性強烈、身心敏感度較高、容易焦慮的人身上。」
張自強說,這類人通常對於空間或周遭環境的感受性較強烈,所以每當患者踏入一個密閉空間時,生理開始出現恐慌的反應。
就醫緩解 別讓雪球愈滾愈大
「就像滾雪球那樣,恐懼的心理會導致恐慌的生理反應,愈滾愈大。」張自強說。
張自強說,幽閉恐懼症患者如果病情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例如完全不能踏進電梯一步,或是開車進入隧道時,就會開始呼吸困難,導致無法正常開車等情況,還是建議盡速就醫。
一般輕微的幽閉恐懼症通常可以透過藥物緩解,張自強說,「通常會先給病患抗焦慮或憂鬱、選擇性的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等藥物,或是直接利用認知行為治療去幫助患者病情。」
認知療法 減敏感法
漸進適應環境變化
有兩種被利用來治療幽閉恐懼症的方法——減敏感法及洪水法。
張自強說,減敏感法是利用系統性的一步步降低患者對密閉環境、空間的恐慌。先把患者帶到一個空曠的環境,等到患者熟悉後,再在患者腳邊畫上正方框,「代表一個限制性的區域」,而患者的病情若逐漸好轉,再一步步地往更密閉的空間去讓病患適應,張自強說,「這會讓患者慢慢適應環境的變化,不會一下子讓他失去安全感,導致病情加劇。」
「另外一個洪水法比較激烈。」張自強說,洪水法是一次讓你體驗個夠,類似「置之死地而後生」,將對於密閉空間的恐懼逼到極致後,或許就有可能卸下恐懼,不過這個方法是險棋,所以目前醫學上還是常用減敏感法。
「幽閉恐懼症狀較輕微的患者不一定要透過減敏感法,可以試著透過轉移注意力、有氧運動、氣功等運動,改善情緒上的焦慮,當然最直接的方式還是就醫,讓醫師診斷。」張自強說。
張自強舉搭飛機有幽閉恐懼症的患者為例,他說,對於飛機上的密閉空間恐懼較輕微的患者,通常會去找醫師,預先開抗焦慮藥物,以緩解大腦中交感神經的快速作用,或是透過轉移注意力、找家人陪同、舒緩搭飛機的心理焦慮等增加安全感的方式,如此便會將「原本8分的恐懼,降低到3分。」
【2014/06/08 聯合報】@ http://udn.com/
怕上台、怕被笑 是害羞還社交恐懼?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報導】
2014.06.08 02:48 pm
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奧地利女作家葉利尼克(Elfriede Jelinek),但葉利尼克卻沒有出席瑞典斯德哥爾摩的頒獎典禮;根據報導,葉利尼克當時解釋,「我非常高興,但我有社交恐懼,無法應付人群。」
如果連文學最高榮譽都無法親自出席領獎,可以想見社交恐懼症的確會影響正常生活。
害羞還能演出 恐懼全然失序
影響到正常生活,幾乎是所有精神疾病判斷的指標,北市聯醫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宗憲表示,害羞與社交恐懼症就是程度上的差別,只要「害羞」到影響日常生活,就可懷疑有社交恐懼症。
這種「害羞」可以是不敢上台報告、不敢跟陌生人說話、不敢與同學吃飯、不敢跟男女朋友去看電影,甚至不敢直視對方眼神。
以上台演講、報告為例,比較害羞內向的人雖然會感到緊張,但至少還能正常演出6、70分;劉宗憲表示,罹患社交恐懼症的患者,上台腦袋可說是一片空白。
在意別人眼光 最怕負面評價
另外,社交恐懼症患者特別在乎別人的負面評價、擔心自我表現被訕笑、批評,這並不是一般害羞者有的症狀。
社交恐懼症的患者在面對公眾場合時,除了感到恐懼,也會伴隨其他生理症狀,包含手腳發抖、手心冒汗、心跳加速、血壓升高、頭暈目眩等。國泰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單家祁表示,社交恐懼症最常在十多歲時出現症狀,但也不排除其他年紀。
「重點在於恐懼的場合。」單家祁表示,社交恐懼症必須面對自己恐懼的場所或活動,才會感到焦慮害怕,如果沒有環境配合,其實很難被發現。
當上主管 才發現害怕上台
單家祁曾治療一名上班族,過去擔任非主管職務從來不知道自己有社交恐懼症,直到高升為主管得上台簡報業務時,才發現自己恐懼在同仁面前簡報。
社交恐懼症患者因過度在乎別人眼光,也容易陷入惡性循環。單家祁說,這類患者面對恐懼場合過度緊張,反而表現得更笨拙、更沒自信,更容易被人取笑。
社交恐懼症的患者不容易被發現,也甚少求助精神科醫師,因此國內的研究相當缺乏。根據美國流行病學調查,一年內有相關恐懼症狀的民眾,不分年齡,社交恐懼症的盛行率約為7%,歐洲調查的盛行率約為2%到3%。
女多於男 常合併焦慮憂鬱
美國經驗顯示,社區中可能有社交恐懼症的女性比男性多,但實際情況卻是男性求診比率較高,不排除這是因為男性比女性在職場上有更多公開場合所致。
統計顯示,社交恐懼症患者也有較高的比例合併其他精神疾病;單家祁表示,這類患者合併罹患焦慮症、憂鬱症是經常現象。以葉利尼克為例,在諾貝爾委員會的訪談中,她坦承自己不僅有社交恐懼症,也有廣場恐懼症。
人群中好彆扭 獨處輕鬆自在
正因為社交恐懼症的患者經常覺得別人會給自己負面評價,因此在獨處時這類患者會感到輕鬆自在,表現得良好正常。至於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單家祁說,精神疾病很難歸因於先天或後天因素,可能是環境交互作用所致。
部分社交恐懼症的患者,除了精神層面的問題,也會出現物質濫用的情況,例如抽菸、酗酒,目前雖有部份研究這類疾病與網路成癮間的關聯,但仍未發現明確證據。
自我治療
嘗試接觸恐懼 練習腹式呼吸
既然恐懼是來自社交場合,那麼到底應該多接觸恐懼,習慣成自然,還是遠離恐懼,走為上策?在藥物治療下,單家祁建議應該要嘗試接觸恐懼場合,「慢慢接觸幾次後,建立信心就有重新矯正的機會。」
單家祁建議患者,如果面對群眾感到恐懼,不妨善用腹式呼吸法放鬆情緒。這種深呼吸的方法,吸氣時腹部會上下起伏,緩緩的吸氣把腹部鼓脹,再把慢慢把吐氣時間延長,可以達到沉澱心情的效果。
藥物與認知行為治療對社交恐懼症有不錯效果,雖然單純焦慮並不是一種疾病,但如果嚴重影響生活,其實可以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
【2014/06/08 聯合報】@ http://udn.com/
公告版位
- Jun 09 Mon 2014 21:53
當恐懼在靠近 我該逃還是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