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0年只賣一種口味! 一中豐仁冰的美味祕訣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07 11:03 聯合新聞網 文章提供/遠見


61
圖片提供/遠見
炎炎夏日,來碗透心涼的冰品,不僅能消暑,還能為悶熱的思緒增添沁涼的喜悅,冰清玉潔的刨冰,灑上琳瑯滿目的紅豆、芋頭、粉圓等配料,再淋上烏黑、香氣逼人的蔗糖與濃郁煉乳,勾勒出許多甜蜜誘人的想像。

每到夏天,刨冰就像是傳統文化中最單純又甜美的回憶,在許多人的家鄉,幾乎都有這麼一間老店,在世代的傳承與沿續下,讓這滋味激盪發酵,雖然簡單,但卻魅力無窮。

位在台中一中商圈的豐仁冰,就是許多莘莘學子從小吃到大的美味,從民國35年開業至今,堅持只賣一種口味,傳承三代的美好味道,將最經典的感動發揚到極致。

簡單又動人 傳承70年的好味道

豐仁冰的用料十分平易近人,以回甘的梅子冰作為基底,搭配大豆、牛奶冰淇淋,就成了一個許多人讚不絕口的美味,每當氣溫突破攝氏30度,綿延的人潮讓想吃個冰大概都要頂著烈日排個20、30分──為什麼小小的攤販,有著如此精彩的魔力?

70年前,一中豐仁冰由陳德旺先生創立,目前已經由他的孫子陳倧偉接手,接下這個家族事業,他頂著傳統老店的品牌與品質,力圖在創新與文化上打造嶄新價值,對他來說,能讓這個超過一甲子的口味持續長存,就是他最驕傲的事。

陳倧偉的阿祖,從前是做木桶起家,在那個「第一是賣冰,第二是醫生(台語)」的致富風潮下,開始了在榕樹下叫賣紅茶冰的日子。

起初,阿祖跟爺爺兩人要推著小車走個5、6公里,日復一日,每天週而復始的辛勤工作,只有下雨才是唯一的休息時間,在事業剛起步的時刻,他們曾經也遇過生意慘澹的幾年,靠著不懈的堅持,轉換口味嘗試鳳梨冰、酸梅冰,才慢慢達到今日的成績。

陳倧偉分析,豐仁冰之所以能夠如此受歡迎,大概有兩個原因,一是冰有做出自己特色跟味道,雖然配料不多,但酸酸甜甜、富有層次的口感,已經是最有代表性的招牌感動。

二是地緣因素,加上周邊一中、體大、台中科大,還有補習班等機構林立,學生下課後幾乎都會來店內小聚,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回憶,「我爸曾說,常常有那種孫子帶著兒子,兒子又再帶孫子來吃的畫面,看著許多熟悉的事物成長,是老店最無價的瑰寶。」

維持品質的祕訣:堅持做好一種口味

有別於其他冰店琳瑯滿目的商品,一中豐仁冰70年來一次只賣單一一種口味,這是在現代少有,也很獨特的一種堅持,這是當初爺爺秉持的一貫信念與目標。

爺爺常叮囑他們,「東西不要賣太雜、不要賣太多,專精最重要,太多種類將無法兼顧,如果認真做某一件事,可以把品質跟口味做到最好,」陳倧偉說,他很喜歡李國修曾說過的一句話,「一輩子只要把一件事情做好,這輩子就圓滿了。」因此,只要堅持自己的態度與原則,吸引喜歡自己的人,那就值得了。

為了維持數十年來的品質,做好原料控管、衛生掌握,冰品的每一個步驟都要謹慎,絲毫完全不容許任何馬虎。

首先,大豆在製作之前,要先浸泡3個小時,而後再開始熬煮,釀煮之後要將破碎、小粒、不完整的大豆做全面性的篩選,接著才能把一粒粒渾圓飽滿的大豆蜜製,整個過程超過8個小時,特別是在高溫、悶熱的環境下製作,辛苦不可言喻。

牛奶冰淇淋使用紐西蘭進口奶粉製成,在製冰機製出冰淇淋後,會以手工反覆撥動,這能讓口感更紮實、綿密度更好,在陣陣奶香中,散發濃郁原味。

最關鍵的酸梅,採用南投信義鄉產,並以紅糖醃製,再將酸梅手工碾碎去籽,紅糖本身的香味能襯托出酸梅的鹹味,火候、時間、熬煮程度都需要經驗拿捏。

為了避免技術外流,或外人並非用全心製作,他們的廚房是絕對機密的重地,不收外人、不收學徒,以確認品質的高標準,讓客人每次吃到都能驚豔。

三代接手壓力 結合文創提升品牌價值

陳倧偉在大學畢業後,就回來接下家中小攤,對他來說,辛苦的不是客人眾多、不是工時超過12小時,而是每天要非常有耐心、細心重複著繁瑣的動作與步驟。

「如果光靠熱情來做,可能總有一天會燃燒殆盡,所以我是靠著目標和信念來堅持,畢竟冰賣這麼久了,總是對客人有使命感,能讓每個人來店裡不撲空,就是很有成就感的事。」

他說,時代在變,而且變化很快速,面對三代接手的壓力,他坦言責任十分重大,「現在生意好,不代表以後也會這麼好,唯有兢兢業業、用心面對每一天,才是做事的基本態度。」

目前,他開始嘗試在文化傳承上做發揚,因為一中豐仁冰有在地的文化、歷史,從這些特色去著墨,能激盪許多火花,並提升品牌價值,像是文創結合冰品,就是他目前在努力的目標。期待讓更多觀光客、老居民,都能讓豐仁冰成為心中最經典的回憶。

(作者/魯皓平 攝影/魯皓平 本文出自2016.7.1《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冰品﹒文創

戴紙枷遊街懺罪…竹塹「夯枷」受民眾歡迎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07 04:03 聯合報 記者李青霖/新竹報導


62
新竹都城隍廟總幹事鄭耕亞(左)與文化局秘書邱淑芳示範夯枷儀式。 記者李青霖/攝影
「夯枷」也是一種流行! 中元節快到了,「2016竹塹中元城隍祭」8月2日展開,系列祭祀活動將登場,尤以「夯枷」儀式,戴著紙枷遊街懺罪,最受歡迎;城隍祭相關活動可上文化局官網查詢,或電洽(03)5223666轉16 新竹都城隍廟。
新竹都城隍廟是台灣位階最高的城隍爺,260多年來,寺廟沿襲古禮舉行中元祭活動,「脫枷消業植福法會」是重頭戲,每年總吸引各地信眾參加。

新竹市文化局去年開始,與城隍廟合作擴大辦中元祭,突顯新竹廟會特色,昨天發表以水墨風格展現的夯枷宣傳短片;文化局長廖志堅說,透過動畫呈現城隍祭特色儀式,影片以黑白為主調,運用陰陽、虛實、動靜手法,表現文化意涵及民俗特色。

都城隍廟總幹事鄭耕亞指出,參加夯枷的民眾年年增加,去年1500人,以北部居多占83%、中部12%、南部5%;其中新竹市民占了31%。城隍祭循例在農曆7月第一天晚上11點開鬼門,也開啟系列活動。

參加「夯枷解厄」者,先到廟裡領疏文及三角形紙枷鎖,請道士在大殿中代為稟報後,套上脖子,午後在陰陽司公押陣下,從城隍廟出發,經東門城、市政府,遶街示眾,走到北門街「北壇驛館」,在陰陽司公見證下,由道士脫枷,象徵懺了罪,有新的開始,饒富趣味。

小檔案》夯枷、脫枷 消除罪業儀式

「夯枷」、「脫枷」是傳統宗教信仰中,為民眾消災解厄的一種儀式,相傳來自道教的「塗炭齋」傳統,這儀式主張,人若有罪,可以塗炭在身、臉,並透過「首過」、「上章」等儀軌懺掉罪業。

演變至今,只要信徒感覺身體不安、運勢不順,在農曆7月1日由道士在城隍爺前唱名稟告,並在陰陽司公押陣下,戴紙枷遊街示眾,抵終點後,於陰陽司公前,由道士幫忙脫枷。

新竹城隍廟夯枷儀式從日據時代延續迄今,有人戴一個枷,有人幫親友戴,脖子扛十多只。

「夯」是古字,意思是將東西扛在肩膀上,「枷」是古代押解犯人刑具,「夯枷」象徵罪業上身,在遶街後「脫枷」,讓罪業消除,洗面革新。

城隍廟﹒文化局﹒中元祭﹒北門﹒動畫

苗栗造橋黃春城校長故居 「廢止」歷史建築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7-07 04:03 聯合報 記者張裕珍/造橋報導


63

苗栗縣造橋鄉黃春城校長故居位於平興村,長年未整理修繕,周邊雜草滿布。 記者張裕珍/攝影
苗栗縣造橋鄉黃春城校長故居有其時代意義,9年前申請登錄為苗栗縣歷史建築,但多年來礙於產權,無法修繕整理,黃春城後代也為此困擾,今年提出「廢止」歷史建築獲審查公告,成了縣內首例。
黃春城故居位於造橋鄉平興村9鄰,建造於日據時代,歷史八十餘載,建物隱身荔枝園旁的半山腰,建築風格融合和風與西洋,不失細膩典雅,內部陳設有「廣間」、「座敷」、「居間」等,對造橋地區具有時代意義。

64
黃春城故居建造於日據時代,歷史八十餘載,建築風格融合和風與西洋。 記者張裕珍/攝影
平興社區發展協會前總幹事葉步雄說,黃春城是日據時期造橋地區第一位本地校長,先後擔任造橋、錦水國小校長,首創美術教學觀摩、農作教學農場,並大力推行體育教育,為了造福鄉梓、作育英才,多次拒絕升遷。

葉步雄說,十多年前進行社區總體營造,整理許多文史資料,包括黃春城故居,有感黃春城為地方奉獻教育,遺留的故居可見其時代軌跡,因此協助黃家後代申請登錄歷史建築,但近年乏人整理,周遭滿布雜草難以親近。

縣府文觀局文化資產科長洪一珍說,黃春城故居土地所有權人為黃春城孫執輩,縣府四、五年前準備修繕,需要所有權人同意做為公益使用,但卻無法取得孫執輩全數同意,計畫因此停擺,經後代討論後,決定申請廢止。

洪一珍表示,縣內現有35處歷史建築,文資審議委會接獲黃春城故居所有權人提出申請,審查認為故居無法修繕、毀損嚴重,失去歷史建築風貌,日前公告廢止,也是縣內首例;黃家後代認為解套後可簡易修繕、利用,允諾不會拆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