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星期透視/紅色供應鏈:誰在供應?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01 02:36 聯合報 薛琦/東吳、世新大學講座教授


二○一三年九月廿九日倫敦金融時報一篇報導,標題是「中國公司打進蘋果的供應鏈」,一個月後,天下雜誌「紅色供應鏈,台商面臨的挑戰性」,為供應鏈加了顏色,很有創意;但誰在供應,又如何供應,引起很多討論。在經濟發展的文獻中,如何在建立起消費財產業後,再發展後續的原料、零件業,一直是個熱門課題,值得一談。

聯鎖效果理論

由赫胥曼(A. O. Hirschman, 1958)首先提出「linkage effect」,又稱產業關聯效果。戰後開發中國家無不急著發展工業,但要從哪個工業著手,一直有爭論。聯鎖效果指任何產業投資都會對上游原料、零件業(向後聯鎖)或下游加工業(向前聯鎖)提供投資誘因,而促成其發展。一般認為,向後聯鎖效果比較重要,因為國內已經有了需求,市場有了保障,所以產業發展應該先從向後聯鎖大的產業開始,也就是所謂的火車頭產業,像汽車、造船、建築業等。

這個理論有個很大缺陷,許多產品最後生產階段組裝不難,但所需原料、零組件,或因技術層次高,投資金額大,在產業發展起步時並不容易同時建立,必須依賴進口。問題來了,原先希望帶動國內相關產業發展的聯鎖效果,最後都跑到國外去了。

第二次進口替代

聯鎖效果需要時間逐步實現,涉及另一個課題,發展進口替代產業。開發中國家進口很多民生用品,耗費大量外匯,那為什麼不自己生產?台灣在一九五○年代也經歷過,還算成功。但要不要接著再發展(第二次)這些民生產業的上游產業,也就是中間產品,像石化原料、鋼鐵、金屬及各種電子、電機零組件?台灣當時並沒有立即發展第二次進口替代產業,而是把建立起來的勞力密集民生用品加工業,轉變成出口產業;所以接下來的廿年,台灣對原料、零件的進口不減反增。到了七○年代後期,台灣整體製造業才開始降低對日美原料、零件的依賴,進入第二次進口替代時期。

外商的國內採購

外商常被詬病,在地主國建起一道道圍籬,所需的原物料完全來自進口,產品則全部出口,跟當地經濟少有往來。外資剛到台灣時,的確向國內採購不多,尤其是加工出口區的外商;但在逐漸熟悉環境後,或他們創造的向後聯鎖效果真的發生,吸引新投資,也開始建立起自己的供應鏈。甚至有後到的外商內購更積極,顯然這些晚到外商之所以選台灣,是因為已有發展很好的零件業。

全球分工趨勢

今天任何國家的出口產品,都會用到進口產品。資料顯示,一九七○年平均每一百元出口中有十八塊錢的進口,一九九○年上升到廿四元,平均每十年增加三元;可是以後每五年就增加三元,到了二○○五年,每一百元的出口中進口值高達卅三元。供應鏈被切割成無數階段,生產越來越細碎,國外加工比例越來越高。這表示新的供應鏈不斷出現,也逐漸在地化,但仍不能改變國際產業分工深化的事實。

紅色供應鏈是新名詞,但不是新概念。在整個供應鏈中,供應者可以是本國公司、外國公司或合資公司,也可以是本國公司在外地生產。重點是建立供應鏈需要時間,條件成熟了,逐漸成形,再自然不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