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只能吃 他讓牛樟芝變藝術品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01 09:19 聯合報 記者謝梅芬/高雄報導


image

葉勝輝(圖)說,牛樟芝表面受到菌種影響,外觀變化多端,充滿藝術美。 記者謝梅芬/攝影
分享牛樟芝也可以當做藝術品展示,台灣牛樟芝達人葉勝輝昨起在高雄展示20件變化多端的牛樟芝,他說,牛樟芝表面受菌種影響,外觀變化多端,充滿藝術美。
葉勝輝從民國99年開始培育牛樟芝,從各種培養基中慢慢摸索出皿式培養及木頭接種的方法,把4到5種的菌絲體放在牛樟上。

他透過生物化學分析儀器,以高效液相層析分離純化其中有效化合物,深入探討牛樟芝成分萃取與分析,今年5月將在中研院的台灣牛樟芝國際研討會分享。

image
葉勝輝說,牛樟芝表面受到菌種影響,外觀變化多端(圖),充滿藝術美。 記者謝梅芬/攝影
分享除科學的進展外,他把牛樟芝當做藝術品,木頭的剛毅與溫潤,加上散發橘金漸層色彩的牛樟芝菌絲體,以植菌工法,讓真菌生長出百變的自然韻味,展現出多層次的藝術美感。
他有感而發地為每件作品命名,20件牛樟芝藝術品昨天起巡迴到南台灣,在高雄醫學大學學生宿舍新館藝廊展出,到5月10日止,免費入場參觀。


國際珠寶展登場 陳菊捧場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01 09:20 聯合報 記者謝梅芬/高雄報導


image
高雄市長陳菊(左)感謝珠寶業者在氣爆時捐款千萬,昨天特地抽空參觀珠寶展。 記者謝梅芬/攝影
分享2016高雄國際珠寶展昨天在高雄展覽館登場,適逢母親節前夕,許多民眾趁機到這裡選購送給媽媽的禮物,高雄市長陳菊有感業者在2年前高雄氣爆時捐3千萬元濟助,昨天特地逛近1小時大力捧場。
展覽囊括台灣、日本、香港、義大利、印度等國內外廠商,共有200多個攤位聯合展出。

陳菊說,高雄國際珠寶展與高雄觀光、設計等相關產業有重要連結,透過展覽讓眾人看見高雄除了是重工業城市,也是個宜居友善的設計之都,建議日後可與設計相關產業結合,讓有想法的創意人才能有發揮的舞台。

高雄國際珠寶展今年邁入第3屆,展到5月3日止,展區規畫為貴重寶石區、寶石珊瑚區、天然寶石區、國際區,邀設計師參與發表最新作品,打造專業展場與兼具批發零售功能的交易平台。

現場還安排公正單位設置鑑定中心,所有在現場購買的珠寶都可拿到鑑定中心鑑識,讓消費者買到更安心。

鐵道模型運轉會 百人秀火車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01 09:20 聯合報 記者劉星君/高雄報導


image
鐵道模型運轉會昨天登場,各式造型的火車模型在軌道上運行。 記者劉星君/攝影
分享2016鐵道模型運轉會在高雄鐵路地下化展示館(舊高雄火車站)展開,昨齊聚上百名火車模型迷車友,大秀火車模型,車友專注操控軌道速度,緊盯模型車行駛,就怕「出軌」。
鐵道模型運轉會「以車會友」,車友拿出收藏的火車模型,事先填寫好運轉表,依照排定時間、股道車輛運轉,每次運轉20分鐘。

高雄中學鐵道社副社長陳柏丞小心翼翼將模型車上軌後,眼神目不轉睛盯著火車運行,他說,平常很少有這樣的機會將收藏的火車模型放在軌道上行駛。

台南陳先生帶著他收藏的美國柴電火車,是HO軌距的鐵道模型車,當火車行駛軌道,發出音效,宛若火車真的在行駛,讓人驚豔。也有車友用「紙」製作火車模型,相當精細。打狗鐵道故事館館長陳建竹拿出他收藏的火車模型,有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軍事用途的火車。

原民生祭思 點出排灣文化危機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01 09:20 聯合報 記者王昭月/高雄報導


image

義守大學傳播設計原住民專班的高曾勤(右起)及顏冠維、古芳晨,拍攝「祭思」紀錄片,反思部落祭典文化消逝的危機。 記者王昭月/攝影
分享屏東縣來義鄉排灣族Pucunug布族努克(文樂)部落,近年舉辦傳統祭儀,參與人數稀落,連祭司接班都出現斷層,部落子弟顏冠維眼見傳統文化流逝,拍下紀錄片「祭思」,盼族人正視排灣族祭祀文化流失的危機。
義守大學首屆傳播與設計原住民專班正在高雄青春設計節展出平面設計、記錄與劇情片作品,屏東文樂部落的顏冠維與同學古芳晨、高曾勤、江合倫拍攝的紀錄片「祭思」,探索部落祭典傳承的危機,展現少見的「原味覺醒」。

「祭思」一片的海報以現任祭司莊義泰與小孫子為主角,依排灣族傳統,未來他需隔代傳位還在念小學的孫子,但他年近8旬,近凋零的年紀,只能期盼孫子快快長大,順利接班。

顏冠維等人在拍攝文樂部落「五年祭」時,發現參與祭典的族人稀落,加起來僅15戶,意識到文化傳承的危機,探索原因,發現宗教衝突是問題。

image
屏東縣來義鄉文樂部落去年舉辦「五年祭」 (Mal jeveq)時,族人僅15戶參與。 圖/顏冠維提供
分享「Pucunug布族努克據學界分類,屬中排灣族,掌理部落傳統文化」,顏冠維指出,排灣族傳統信仰核心是祖靈,族人後來多數信奉基督教,教義產生衝突,加上青壯人口外流,對部落傳統接觸不深,愈來愈少參與祭儀。
來自花蓮阿美族的高曾勤說,比起自己家鄉,文樂部落文化流逝的程度相對嚴重,不但祭司後繼無人,靈媒還需借將,文化與宗教難以兩全。顏冠維說,文樂部落的五年祭,幾年前就差點斷炊。

「祭思」這部紀錄片拍製技巧樸拙,平實點出文樂部落的問題,學生打算帶回部落公播,讓更多族人正視文化危機。

女兒智能障礙 她3度搬家找學校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01 09:20 聯合報 記者林良齊/泰武報導


image
孟母三遷現代版,鄭育芳中度智能障礙孩子搬三次家。 記者林良齊/攝影
分享44歲的媽媽鄭育芳育有3子,但老大從小患有中度智能障礙,雖然透過早療但效果不佳,因此她辭掉工作專心照顧女兒,原本送到泰武國小就讀,由於老師推薦至內埔東寧國小、東港國中、潮州屏東特教學校,方便就讀,她就帶著女兒搬了3次家。
鄭育芳被泰武鄉公所選為鄉模範母親,再推薦為今年度的全國非凡母愛獎,雖然未能獲母愛獎,但她淡淡地說「只要能讓女兒過得更好就心滿意足了」。

原本從事補教工作的她,因女兒被診斷出患有中度智能障礙的緣故,只能放棄原有工作,改做時間較為彈性的清潔工作,方便照顧女兒,即使昨天是模範母親頒獎典禮,她還先至客戶家中協助打掃後再趕來參加。

她說,女兒一歲多時被發現發展較為遲緩,因此帶她四處求診,「但當時醫療環境較不佳」,因此治療成效較差,讓她只能放棄從事已久的補教業,改做清潔工。

當女兒就讀小學時,為讓女兒能夠適應人群,她先送到鄰近的泰武國小就讀,但三年級時被老師推薦至內埔東寧國小特教班,全家因而搬至內埔;國小畢業時,又有老師推薦東港國中特教班,全家又搬至東港,女兒國中畢業時,又到位於潮州的屏東特教學校就讀,舉家再度搬到潮州,現在女兒高職畢業後也學會搭公車固定在東港日間作業設施工作。

雖然相當辛苦,也未獲獎項,但她表示,獲獎不是必須,「只要為女兒好,我什

麼都可做」。

模範母親

替亡母顧妹妹 獲炬光媽媽獎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01 09:20 聯合報 記者林良齊/屏東報導


image
女代母職顧妹妹,49歲的楊月靜(右)半年前因母親去世因而接手妹妹的照顧工作。 記者林良齊/攝影
分享49歲的楊月靜從去年母親過世後便擔任起照顧罹患重度多功能障礙的妹妹的責任,為了能有更多時間照顧妹妹,她還辭掉工作開起早餐店,今年獲得炬光媽媽,但她說,母親已經照顧妹妹超過30年了,更值得這個獎項。
楊月靜的妹妹小她兩歲,因小時候醫療環境不佳,發高燒後治療未完全,導致重度多功能障礙,後來雖然有其他家人想把妹妹送到安養機構,但由於母親的堅持,也讓她一直在家陪伴母親。

母親去世前曾交待楊月靜說,「不可以把妹妹送到安養機構」,在母親往生後她把過去40多年來媽媽照顧的精神延續下去,為此辭掉多年的工作,自己開設較有彈性的早餐店。

楊月靜除感謝縣政府、啟智協進會提供身心障礙者家庭托顧的服務,讓照顧身障者有更多的工作時間,但她也希望能夠放寬身心障礙家庭的資格認定,讓更多家庭受惠。

屏東縣啟智協進會昨天表揚105年度炬光媽媽,由副縣長吳麗雪頒獎,共有20位辛苦照顧身心障礙子女的母親獲獎。

師開烘焙坊 教在地人考證照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01 09:20 聯合報 記者林良齊/來義報導


屏東來義高中老師葉素玲3年前與同事購買烘焙設備後與社區共享,現在除了販賣麵包部份所得將提供社區做為經費外,更開班授課,2年來已協助當地10餘名社區民眾取得丙級烘焙證照。

來義鄉古樓部落中裡不時飄來麵包香、吐司味,循著香味來源才發現原來是由社區居民自行組成的「古樓烘焙坊」,其中的設備由來義高中老師合資購買後與社區分享,目前全職人力僅有2名,都是當地的青年。

葉素玲原本是國文老師,後來因教學正常化後,去高雄餐旅大學進修家政,因此萌生興趣,和幾位老師購買15萬的器材後便放置在社區,成立烤箱讀書會等計畫,助社區12名民眾考取烘焙證照。

葉素玲說,除賣麵包,他們還連結在地小農,使用當地民眾種植的芋頭、刺蔥等,做為麵包材料,以提升麵包品質,兼帶動當地小農一起向上發展。

利真香高中畢業後就在外地工作,近年來由於家庭因素選擇回到部落工作,「原住民不是弱勢」,希望能靠著烘焙班讓原住民自立自強,用自己的力量來關懷部落。

乾燥花盆栽 懶人不怕養死花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01 09:20 聯合報 記者林良齊/屏東報導


許多人可能會在辦公桌上種下植物來作為抒發工作壓力的管道,但往往忘記澆水導致枯死,27歲設計師鍾佳其和擅長園藝的34歲張皓合作,推出一系列用水泥為媒介的多肉植物盆栽,鎖定上班族,深受歡迎,在夏季則推出乾燥花盆栽,「應該不會有人把乾燥花養死」。

不同於一般塑膠花盆,鍾佳其以水泥為媒材設計出「工業風」花盆,上方則由張皓種出多彩繽紛的「多肉植物」,產生充滿衝突感又極富創意的花盆。

「原本自己就是上班族」,鍾佳其說,上班族的壓力很大,常常需要抒發的管道,因此就以辦公桌上常見的植物著手設計出一系列的花盆,更設身處地為他們使用較易照顧的多肉植物為主題,讓上班族同時可以兼顧忙碌的生活與盆栽的療癒效果。推出後,不僅上班族喜愛,還有媽媽、學生也愛不釋手。

現在他們因應夏季花較容易枯萎而推出乾燥花盆栽,鍾佳其笑著說,專為懶人推出,「應該不會有人把乾燥花養死」。

搶救古洋樓 金門搭支架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01 09:20 聯合報 記者蔡家蓁/金門報導


image
位於金門古崗的董允耀洋樓曾是海龍蛙兵駐紮地,因年久失修損壞嚴重,文化局展開搶救。 記者蔡家蓁/攝影
分享
金門有161棟古洋樓,但很多洋樓的屋主散居南洋,牽涉產權問題乏人管理,年久失修成了危樓。其中位於後浦的陳詩吟洋樓及古崗的董允耀洋樓損壞嚴重,金門縣政府文化局為百年古洋樓做CPR展開搶救行動。

金門古洋樓見證了離島金門的「僑鄉文化」。早年金門子弟遠赴南洋打天下,事業有成後回饋故鄉同時彰顯家門,蓋起各式洋樓。古洋樓成為金門特色,睿友國小、陳景蘭洋樓等,都是觀光客必去景點。

但有洋樓卡在所有權繼承問題,遲遲無法維修,問題逐一浮現。位於後浦的陳詩吟洋樓,最近就因年久失修,立面泥塑多數損壞、屋頂坍陷,讓許多民眾覺得相當惋惜。這棟建於1933年的古洋樓,10年前指定為古蹟。

建於同年代的董允耀洋樓也有類似問題,13年前登錄為歷史建築。軍管時期曾有部隊駐紮。洋樓產權目前為共有,但子孫遠在海外無法聯絡,致屋頂塌陷。

金門縣長陳福海曾數度疾呼搶救洋樓是在跟時間賽跑,每棟洋樓都有個故事,說著金門人「落番」(到南洋)的成就與發展。

文化局長呂坤和指出,為免洋樓持續崩壞,將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提送「金門縣重要洋樓緊急加護鋼棚架」,呈報文化部審核通過後,再依政府採購法辦理公開招標。

呂坤和強調,目前兩棟洋樓皆已委託學術單位進行調查研究,將把陳詩吟洋樓規畫為「華僑咖啡館」。董允耀洋樓則規畫作為「女婿燈」的工作室與陳列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