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科技研發 跨界提攜才是國家之福
2015-04-25 02:46:0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科技部長徐爵民前些日子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他將大幅調整現行一年約400億元科研經費分配,未來將著重在有助於促進社會、經濟、產業發展的科研計畫,而非打高空,只成為紙上談兵,「部分對於台灣不重要的研究,將不再是科技部補助的重點」。此番政策宣示引來正反兩極的論戰,按讚的認為,此舉有助於扭轉學術界只追求論文數量,不食人間煙火的價值觀,也有助於產學的緊密合作;但也有人認為,科技部長宣示重視「應用研究」,恐上行下效,產生傾斜效果,而排擠了基礎研究的預算。

持平而論,誠如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所言,非問題導向的研究,如數學、哲學等,是新思想來源、知識的累積相當重要,的確需要國家的投入;不過,學術界長期以來追求量化的評鑑指標,輕忽問題及需求導向的研究,不僅讓國人無感,資源運用的有效性也遭到許多質疑。尤其現今的台灣社會及產業面臨諸多挑戰與課題,迫切需要更多學術界的投入,提供解決方案,學術研究若能更入世一些,相信會獲得民眾更多的支持。

就數字來看,台灣的整體研發經費占GDP約3%,較之於先進國家如美、德及日,占比並不低,但與韓國約4.4%相較,仍有提升空間;而以經費總額來觀察,則較前述國家差之甚遠。進一步觀察經費來源,美國及德國政府投入占比相對較高,2012年各占約31%、30%,我國政府投入占比則逐年遞減,2012年只占約25%。

再就研發經費來觀察,2004年科技部(前國科會)為263億,2014成長到445億,十年間年平均複合成長率約5.4%,而主要進行基礎研究的中央研究院,從66億成長至127億,年平均複合成長率達6.8%,反觀直接連結產業發展的經濟部,科研經費從2004年的247億至2014年的266億,年平均複合成長率僅約0.7%。

研發是未來產業產出實力的先行指標,資源投入的質與量都是關鍵。從上述各國及跨部會的研發經費統計可以了解,這十年來政府的確不斷在提升政府部門的研發經費,但在有限的政府科研經費投入上,不僅需要進一步思考如何分配才能增進全體國民最大的福祉及有效提升產業的競爭力,從產出效益的角度來看,也值得進一步檢討相關經費的投入是否真正創造了應有的價值。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並非沒有交集,若能跨界彼此提攜,發揮的效果更為驚人。

舉例來說,中國信史(史記)紀年為西周共和元年(西元前841年),之前的夏商周確切紀年成為學術史的懸案。這個研究課題從中國和人類歷史來看不僅具有高度的學術價值,也是入世的研究課題。為此,從1996年起中國大陸執行「夏商周斷代工程」計畫,動員歷史學、考古學、天文學和科技測年學等學科兩百多名學者。從不同角度、面向、方法,加以解題和相互印證,成果提出夏朝的起始年,並訂出夏商周各帝王在位的年數和確切年代,這個課題對人類有非常大的貢獻。

回到台灣,我國產業的形貌較之過去純以OEM代工型態,且藉雁行理論承接先進國家的技術來生存的狀況大有不同,在某些領域甚至已與先進國家直接面對面競爭,更需要學研機構的協助。

例如在半導體產業,台灣的領導廠商已有不同於過去追趕模式的研發路徑和軌跡,在一些研發計畫必須面對物理、材料等領域之基礎科學挑戰,其研發成果,不只是專利,也包括一些學術期刊論文。

因此若能在課題導向的基礎上,讓基礎研究及應用研究跨界對話與合作,不僅可以加速課題的解決,也有機會讓不同領域的技術相互提升,讓原本可能是零和的對峙,產生1+1>2的綜效與價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