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服務? 終止社福的財政懸崖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4-25 00:12聯合報 呂建德、趙孟捷/台中市社會局局長、新聞連絡人(台中

近期不論中央或一些地方政府開始檢討各種社會福利政策的合理性,但是幾乎沒有人討論到現行各項社會福利政策的模式該做何種檢討,尤其許多一次性現金發放的福利政策,不僅沒有效果,反而成為政府財政的沉重包袱。

相比於台北市砍敬老禮金,台中市調整老人健保費補助在地方吵得沸沸揚揚,但在全國並沒有引起相同的關注。姑且不論老人健保費補助如何疊床架屋,現金給付的老人健保費一次補助了台中三分之二的老人,實在令人非常「有感」。因此,當老人健保費補助被縮減時,著實引起相當大的反彈。福利政策實施後,要把這些福利拿走時,原有福利被刪減的人會一起跳腳,指著執政者的鼻子罵。然而,支持改革的人並不一定會出來發聲,使得執政者面臨龐大的反對壓力,使得改革陷入一攤爛泥難以撼動。

現金給付的福利政策相當容易餵養出這樣的一群人,因為政策執行容易,但實際效果如何、到底有沒有讓需要的人得到服務則從來都是羅生門,而且少少的現金給付(但政府卻要支出龐大的經費),並無法支應市場上昂貴的照顧服務,這讓照顧者更容易被束縛在家中。一旦有長輩或孩童需要照顧,很可能照顧者就必須退出職場花上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身心壓力異常沉重卻孤立無援。況且,所謂的照顧者經常是女性,未來還會因為工作年資影響到退休以後的所能領取到的年金。

反觀以福利服務為主體的社會政策卻常不受執政者青睞,可能花了相當多的精力卻只能培養出少量的福利。可是長遠來說,當福利服務一點一點建立起來時,則可讓需要的民眾直接獲得服務。實際的福利服務也可進一步提升內需,擴大相關產業發展,就業機會也會增加,不止解決照顧需求,更能促成女性勞動力的投入與經濟的發展。

台灣現今實已面臨社會福利政策的危急存亡之秋,容易吸引選票的政策,投機的政治人物競相加碼,而從來不思考真正的政策效果與背後意義,難做的照顧服務卻無法得到應有的資源,使得在投入龐大資源後,獲得的只有選票,留下的,卻是難以填補的照顧問題與嚴重的財政赤字。老人健保費補助調整只是導正此種現象的第一槍,也期待未來的社會福利政策能更加著重照顧服務的提供,讓照顧議題不再是壓垮照顧者,甚至整個家庭的沉重包袱。

保費﹒健保﹒職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