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好書導讀/企業內部創業 讓員工分紅入股
2015-05-25 04:01:02 經濟日報 本文摘自《轉動台灣--黃日燦與24位企業領袖的高峰對談
金仁寶集團董事長暨工總理事長許勝雄認為,面對全球化競爭的壓力,中大型企業有能力自己走出去打造自己的經濟區塊,所以政府不必給他們太多資源;但中小企業一定要依靠政府去與世界其他國家簽FTA(自由貿易協定),否則就會被迫外移。

談到外界對仁寶和聯想結盟的質疑,許勝雄認為兩岸必須要思考如何利用各自的優勢合作互補,否則就有太多重複投資、糟蹋資源,最後就是兩敗俱傷。

針對世代交替,許勝雄表示不擔心這個問題,因為他和幹部早就透過核決權限來區分各自的角色,而且他很強調企業內創業的概念,盡量讓員工可以分紅、入股。他還開玩笑說,他投資的公司,只要經營得愈不好,他自己的股份就愈來愈多;經營得愈好,他的股份就愈來愈少。

以下為許勝雄和黃日燦的對談紀要:

黃:台灣產業過去幾十年從進口替代到出口,然後到勞力密集,雖有不同階段的發展,每個階段都能很快知道要如何因應發展。但是過去這十年,台灣產業變得有點猶豫、停擺了。你從金仁寶集團董事長以及工總理事長的身分,怎麼看台灣產業轉型升級問題?

許:近幾年來,台灣開始面臨全球經濟區塊成形以及台灣本身的結構問題,尤其是人力結構,所以企業紛紛開始到全球去布局。中大型企業有能力、人才、資金和技術等資源,有辦法自己走向全世界,所以政府不必給他們太多資源,反而是要給中小企業較多的資源。

以金仁寶為例,我們現在除了台灣以外,在中國大陸、越南、馬來西亞、泰國、美國、巴西和波蘭等地都有工廠,我們可以透過自己在全球各地的工廠打造經濟區塊,讓客戶能夠得到較好的成本。

但是中小企業沒有那個能力,所以中小企業一定要依靠政府去與世界其他國家簽FTA(自由貿易協定),如果我們沒有辦法簽FTA,那我們的中小企業就會被迫外移,這是我一直在擔心的。

全世界都在談轉型升級,美國在做新興產業、德國也在發展智慧型機器人,日本、韓國、甚至中國大陸,也都在轉型升級。台灣需要很多資源有效結合,才有辦法在全世界都在談轉型升級的時候,走得比別人更好。

首先,產、學、研三方應思索如何有效結合。很多基礎研究都落在學校裡面,但台灣現階段學校與企業的連結度很低,導致台灣基礎研究與產業脫鉤,甚至不如大陸,必須趕緊改善。

黃:持平來說,政府也有很多主客觀的困難,所以產業也不能完全等著政府來解決問題。過去台灣產業多半是靠自我成長,但走到今天,自我成長可能有局限,有人認為這時候應該要藉由併購尋求成長,你怎麼看?

許:併購可以是併購不同Function(功能)的公司,也就是異業併購;另外一個就是去併同功能的公司,擴大專利、客戶和經濟規模。

大型企業自己有資金,也有人才可以去談判議約,但是很多中小企業沒有這樣的資源。政府如果要培養「中堅企業」,就可以去幫這些中小企業對外併購,或結合幾家企業去買。

很多中小企業可能現在做得不錯,但成長的動能受限。政府如果確定我們要發展某個產業,比方說智慧程式,就要先釐清台灣已經有哪些項目、還缺哪些項目,然後結合一群人去買我們沒有的東西,這樣產業鏈才會完整,整個策略聯盟或併購才會產生較大的綜效。

(五之四,本文摘自《轉動台灣--黃日燦與24位企業領袖的高峰對談》新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