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高教綁南向 沒配套等於白忙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25 01:23 聯合報 王道維/清大物理系教授(竹縣竹北)


上任第一周,教育部長就提出幾個「有感」政策。其中,將五年一千億的新世代高教藍圖計畫與南向政策連結,鼓勵東南亞學生與台灣學生多到對方國家留學與工作,算是新政府中少數有大格局的方向性宣示,值得關注肯定。

但是這種「綁南向」的政策,該如何與台灣目前的大學作聯結呢?根據教育部資料,「新世代高教藍圖計畫」將把大學定位四種型態:研究、教學、專業與社區型,分別給予不同的補助與評估標準。按此看來,最能執行此南向政策的單位,應是有國際化需求與吸引力的研究型大學或某些專業型學校,畢竟人家花錢來讀書,是希望被加值才能留台工作或回國服務。

眾所周知,過去卅年間盲目擴增大學正是現今高教問題的核心。加上少子化問題,目前最有需求與意願南向的,恐怕是教學型與社區型的大學。但這顯然無法滿足多數外籍生來台就讀的目的而難以成功,對台灣教育品質改善,更無任何助益。因此,如果沒有配套,徒然將高教計畫與南向政策相綁,可能無法解決真正核心問題,根本白忙一場。

一種可能解決方式是拉高層級:一方面鼓勵研究型或專業型大學聯合招募優秀學生,設立東南亞文化研究系所鼓勵本地生進修,也要同時控管(甚至減少)學生總額(特別是學、碩士),讓本地生入學名額受到優秀外籍生的排擠,而流向合適的教學型或社區型大學。這樣不但使後者有更穩定的學生來源以培育人才(但辦學不良的仍需退場),更間接提升全體學生素質、師生比與國際化程度,我們的高教品質才可能提升。

當然,在升學競爭與民粹氣氛濃厚的台灣社會,一定有人質疑大學怎可拿國家補助卻不「多照顧」本地學生。其實不同類型的學校本應有不同的社會責任。過去就是因為這些幼稚的照顧政策(廣設大學即為其一)才造成今日的問題,難道還要再一次嗎?

歷史的殷鑑不遠,在大陸改革開放這卅年中,我們錯失順勢調整台灣經濟體質(從代工到創新)的機會,造成今日的困境。希望我們這號稱由公民團體與青年學生支持起來的新政府,不僅把餅作大,更要順勢切入教育(與政經法律)體制改革。否則等到東南亞國家成長為我們的競爭者(如大陸)時,那時就真的毫無希望了。

高教﹒東南亞﹒外籍生﹒公民團體﹒少子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