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高朗/台灣優勢與產業發展

【聯合報╱高朗】
2014.06.24 02:34 am

最近立法院審查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有關農業加值,引起關注。不少人擔心開放大陸農產來台加工,對岸有價格優勢,台灣農業可能吃虧。一項把餅做大的政策,如今遭到嚴重反對。

這種情況台灣四處存在,不單針對農業,幾乎大陸銷台的任何產品,只要台灣也生產,業者都擔心大陸低價競爭,自然不想開放。

再看外銷,從前台灣把大陸當工廠,兩岸互補大於競爭,現在從品牌、代工到零組件,大陸樣樣追上來,兩岸產業競爭態勢,非常明顯,台灣業界危機感很重。

面對這些經濟挑戰,抵制並非良策,關鍵是如何增強台灣產業實力。台灣手上並非沒有籌碼,我們有非常堅實的電子業,記得劉兆玄院長曾說,當年提出六大新興產業,除了觀光旅遊外,其餘五項包括精緻農業、醫療照顧、生物科技、綠色能源,甚至文化創意,皆與電子業有關。他希望電子業技術多元發展,應用在不同產業,而這些新興產業也因有電子業技術的支撐,將更具競爭力。如今除了觀光旅遊表現突出,其他幾項新興產業面臨不少阻力,步伐太慢,政府應加大力度,否則將錯過新一波產業發展的契機。

台灣的優勢並不限於電子業,我們還有對岸短期不易複製的軟實力。舉例來說,大陸雖然發展快速,但大城市空氣汙染嚴重,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醫療品質也讓人不放心。只要看大陸觀光客到香港買奶粉,數量大到引起當地民怨,即可看出大陸食安問題的嚴重。

大陸政府也想解決這些問題,可是地方大,治理不易,需要漫長時間。相對而言,台灣這些問題比大陸情況要好很多,並隱含龐大商機,如果台灣善於運用,可引入活水源泉,帶動台灣產業發展。

譬如大陸城市汙染嚴重,已經影響一些跨國企業留在大陸意願。這是台灣的機會,兩岸直航後,跨國企業區域總部設在台灣或大陸,地理隔閡不復存在。記得去年美國商會曾為文分析,台灣雖然語言、租稅、法規、薪資有不少弱點,然而台灣居住品質相對良好,環境安全,人民友善,汙染也比大陸少,一些跨國企業是有機會被爭取遷往台灣,但台灣須克服大陸人士來台種種限制,不然這些企業調大陸員工來台開會、受訓或從事其他業務,出入關關卡卡,耽誤時效,自然有顧慮。因而,只要台灣有決心,提出配套措施,積極爭取,當一些跨國企業的區域總部落腳台灣,深信可以帶動台灣的投資,活絡經濟。

再看大陸食品安全嚴重影響當地消費者信心,尤其沿海地區中產階級興起,他們關心吃的安全、吃的健康,但大陸食安問題整治不易,這是台灣很好的商機。如果台灣好好努力,從農業、食品加工業到餐飲業,走出低價競爭的泥沼,往高附加價值發展,建立兩岸消費者信心,有機食品就真的有機,絕不摻假。這片商機極為寬廣,又係建立於對食品的信心,而非殺價競爭,大陸想要複製,並不容易。再則,台灣有很好的農業及食品加工技術,餐飲的創新力又強,一旦成功,台灣有機會成為華人世界的食品王國。

以上僅略舉數例,台灣的優勢還有很多,我們要對自己有信心,可以走出一片天。經濟轉型過程,開展新的產業需要有計畫的布局,與政府長期一貫的政策支持,這也需要行政立法、中央地方及朝野密切的合作。如果內部搞不定,台灣即使握有再多籌碼,產業發展將是紙上談兵,對外難施拳腳。

(作者為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訪問學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