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英脫歐 台灣何時結束迷航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6-26 03:45 聯合報 翁履中/紐約大學科特蘭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美國科特爾)
即使知道脫歐後,不再享有與歐陸間自由貿易優惠,甚至到歐洲旅遊,都會變得麻煩昂貴,英國民眾仍然透過公投決定脫歐。難道英人都失去理性?
又或者,自由貿易概念該徹底被改寫?公投前,從支持與反對的訴求可以看出,支持脫歐的英人認為,歐盟內表現不佳的國家和來自歐陸的廉價勞工及難民潮,已為英國帶來經濟、移民政策,甚至維持主權的諸多困難。相反地,支持留歐英人則主張,歐盟的自由貿易條件,帶來經濟效益絕對是「利大於弊」。然而,讓英人支持脫歐的關鍵,恐怕還在於,歐盟對英經濟可能造成負面效果的強烈不信任感。
對正反主張,英人究竟是如何看待?有哪些人支持?什麼人反對?從民調公司YouGov公投前分析報告可看出,民眾看歐盟對英經濟發展前景,受到個人社經地位影響甚鉅。
公投前民調顯示,卅歲以下年輕人有七成三支持留歐,而六十歲以上公民中,六成三認為該走自己的路。以職業類別來區分,屬於管理階層的白領階級,支持留歐,比贊成脫歐的多二成四;相反地,在藍領勞工中,支持脫歐較留歐多了二成六。
如從教育程度來討論,受大學以上教育者,支持留歐比脫歐的支持者多四成,而僅受過高中職以下教育者,支持脫歐比反對者多三成六。
透過這樣簡單的數據分析可歸納出,年紀大、社經地位較低及教育程度較低的,普遍相信脫歐後的英國經濟,會比現在更好,而這也正好是在自由貿易中獲利最少的一群人。換言之,英人脫歐決定,其實不是失去理性,也沒有推翻自由貿易的基本論述;相反地,英人是根據自己社經地位,做出他們最理性的判斷。
根據自己意願利用公投做出理性決定,是民主國家才享的權利。脫歐公投顯示,民主社會如何利用公民自決,決定國家方向和解決爭議;不過,由於外在條件不同,更值得台灣思考的是,英國面對的是民主歐盟,而不是非民主政權。即便英國對歐盟貿易依賴程度頗高,但是英人都清楚,脫歐後,英國對歐盟間貿易交流,並不會全然中斷。就算脫歐後無法維持現有經貿關係,在全球化時代,英國仍大可重新布局全球,增加對其他國家的經貿合作。
說的更直白一點,英人決定脫歐賭注,充其量不過是他們荷包厚度,但不是動搖國本的國家安全,因此,英人得以在沒有恐懼情況下,根據自身條件作出理性判斷。
然而,兩岸間的經貿交流卻非如此,從陸客和陸生「被」減少,到各種對台經貿緊縮策略,當中國掌握著對台經濟影響力的收放力度,台灣政治人物是不是真的能體會,民眾面對中國時的擔憂?是不是了解民眾都期待更有效的應對之道?
英國脫歐及其後續應變備案,正反映台灣的對外貿易,找不到另一個足以與中國市場相比的籃子來放雞蛋的困境。不論是全球布局也好,新南向政策也罷,只要能為台灣經貿找到出路,大家都應支持。問題是,要從西進轉向世界找尋出路,除了口號外,政治人物真的找到台灣邁開步伐的方向了嗎?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6-26 03:45 聯合報 翁履中/紐約大學科特蘭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美國科特爾)
即使知道脫歐後,不再享有與歐陸間自由貿易優惠,甚至到歐洲旅遊,都會變得麻煩昂貴,英國民眾仍然透過公投決定脫歐。難道英人都失去理性?
又或者,自由貿易概念該徹底被改寫?公投前,從支持與反對的訴求可以看出,支持脫歐的英人認為,歐盟內表現不佳的國家和來自歐陸的廉價勞工及難民潮,已為英國帶來經濟、移民政策,甚至維持主權的諸多困難。相反地,支持留歐英人則主張,歐盟的自由貿易條件,帶來經濟效益絕對是「利大於弊」。然而,讓英人支持脫歐的關鍵,恐怕還在於,歐盟對英經濟可能造成負面效果的強烈不信任感。
對正反主張,英人究竟是如何看待?有哪些人支持?什麼人反對?從民調公司YouGov公投前分析報告可看出,民眾看歐盟對英經濟發展前景,受到個人社經地位影響甚鉅。
公投前民調顯示,卅歲以下年輕人有七成三支持留歐,而六十歲以上公民中,六成三認為該走自己的路。以職業類別來區分,屬於管理階層的白領階級,支持留歐,比贊成脫歐的多二成四;相反地,在藍領勞工中,支持脫歐較留歐多了二成六。
如從教育程度來討論,受大學以上教育者,支持留歐比脫歐的支持者多四成,而僅受過高中職以下教育者,支持脫歐比反對者多三成六。
透過這樣簡單的數據分析可歸納出,年紀大、社經地位較低及教育程度較低的,普遍相信脫歐後的英國經濟,會比現在更好,而這也正好是在自由貿易中獲利最少的一群人。換言之,英人脫歐決定,其實不是失去理性,也沒有推翻自由貿易的基本論述;相反地,英人是根據自己社經地位,做出他們最理性的判斷。
根據自己意願利用公投做出理性決定,是民主國家才享的權利。脫歐公投顯示,民主社會如何利用公民自決,決定國家方向和解決爭議;不過,由於外在條件不同,更值得台灣思考的是,英國面對的是民主歐盟,而不是非民主政權。即便英國對歐盟貿易依賴程度頗高,但是英人都清楚,脫歐後,英國對歐盟間貿易交流,並不會全然中斷。就算脫歐後無法維持現有經貿關係,在全球化時代,英國仍大可重新布局全球,增加對其他國家的經貿合作。
說的更直白一點,英人決定脫歐賭注,充其量不過是他們荷包厚度,但不是動搖國本的國家安全,因此,英人得以在沒有恐懼情況下,根據自身條件作出理性判斷。
然而,兩岸間的經貿交流卻非如此,從陸客和陸生「被」減少,到各種對台經貿緊縮策略,當中國掌握著對台經濟影響力的收放力度,台灣政治人物是不是真的能體會,民眾面對中國時的擔憂?是不是了解民眾都期待更有效的應對之道?
英國脫歐及其後續應變備案,正反映台灣的對外貿易,找不到另一個足以與中國市場相比的籃子來放雞蛋的困境。不論是全球布局也好,新南向政策也罷,只要能為台灣經貿找到出路,大家都應支持。問題是,要從西進轉向世界找尋出路,除了口號外,政治人物真的找到台灣邁開步伐的方向了嗎?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