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行銷/Piaget工藝優勢 體現品牌價值
2015-06-29 04:15:31 經濟日報 何秀玲
溽暑來臨前的5月天,氣溫開始飆高,但景氣卻帶來寒意亮起藍燈。頂級鐘表品牌伯爵(Piaget)不畏景氣下滑,發表六款金質鍊帶的超薄腕表系列,打出金匠工藝的內涵以及都會流行感的外表,每只要價百萬元,相當於一台高級房車的價格,絲毫不因歐元貶值而出現價格鬆動。
高檔次鐘表 增值潛力大
伯爵台灣區董事總經理劉玉璇表示,雖然歐元貶值,但伯爵的歐洲市場售價反漲,亞太地區的中國大陸價格部分商品微幅調降,台灣價格則維持不變。「因為頂級腕表材質多用貴重金屬打造,加上人工技術等成本年年上漲,頂級手表沒有降價空間,反而具增值潛力」。
劉玉璇說,伯爵產品計價最重要的國際貨幣包括瑞士法郎、美元及歐元,其中大部分商品以瑞士法郎計價,不過在歐元貶值的匯率浮動之際,伯爵選擇上調歐洲市場的價格,中國大陸市場雖有部分商品微幅調降價格,但不超過3%至4%,台灣價格則維持不變。
她表示,上調價格也反映歐元區的經濟實力,對伯爵的品牌立場而言,則希望穩定市場,讓業績在各自的市場發生,消費者也不需要為了買精品而遠赴歐洲。
由於歐元貶值,已有不少歐系精品降價,有部分精品店無論是大陸或歐洲都擠滿亞洲客人,也讓精品品牌商店因為人多而失去原本在此購物的優雅寧靜。
劉玉璇說,若國外旅客因歐元貶值一窩蜂到歐洲購買商品,很難兼顧銷售品質;而且一家店的庫存有限,如果無法控制客人數量,一旦消費者買不到想要的商品,不但很難兼顧業績,對當地的客人也不公平。
劉玉璇也提到,以伯爵的品牌立場及行銷策略,品牌沒有降價空間,是因伯爵所有手表以黃金材質為底,75%由黃金結合其他金屬,屬於貴重金屬,而這些材質年年漲,加上工匠師傅的手工技術和培養未來的師傅都需要長期的成本,鑲嵌手表機芯技術的機器設備,價格也不斷地上漲,製造成本只會愈來愈高。
她說,手工技術和品牌理念的傳承,只會讓頂級手表的價格愈來愈貴,也因此這樣的商品才會成為投資標的物。
伯爵自2001年在台灣成立分公司以來,業績成長超過五倍。伯爵年度業績算法,是從去年4月至今年3月,她表示,去年台灣業績比前年成長超過5%,公司營運呈現向上狀態;今年4至5月則有母親節檔期加持,和去年同期相比,成長近5%。
目前新年度剛開始2個月,公司營運都照著進度走,台灣伯爵今年預期業績成長可望超過10%,她也看好台灣今年下半年的消費力。劉玉璇表示,台灣景氣雖亮藍燈,但她認為高資產客戶不會受景氣好壞影響,因為對他們而言,手表是一種收藏。
聚焦頂級客 搶百億商機
她觀察,今年母親節檔期,仍有不少客人願意到店看貨,無論是否購買,到店參觀就代表他們具有消費意願。伯爵主要客群為金字塔頂端客戶,對他們而言,不見得會受到景氣影響,而是品牌是否有對的商品讓他們掏錢購買。
據市場統計,台灣頂級鐘表市場規模一年達百億元,她表示,看好今年市場可持續成長。
伯爵集團的亞太地區年營業額,台灣占15%,她說,進中國大陸市場時間較晚,所以占比約20%,港澳地區因有許多外籍旅客,絕對金額比其他地區大。
台灣精品銷售主力雖漸移轉為大陸旅客,但陸客在伯爵的台灣市場業績約一成, 占比不高,九成業績都是國內消費者貢獻,主要是因商品入手門檻高。
劉玉璇解釋,伯爵只做K金表,沒有不銹鋼材質,買伯爵表等於購買貴重金屬,陸客來台短時間很難決定是否入手,雖然也有半小時內就掏出百萬元購物的陸客,但這樣的客人畢竟是少數,台灣在地喜歡伯爵品牌的消費者才是主力。
經濟書坊/管理 沒有休止符
2015-06-29 04:15:32 經濟日報 亨利.明茲柏格 (Henry Mintzberg)
管理者處理的事情大多相當繁瑣,例如棘手的問題、複雜的關係。這也是為什麼管理實務基本上是「柔性」的,我們為什麼常用經驗、直覺、判斷力、智慧等用語來形容管理的原因。結合大量的技術,恰到好處的藝術,並運用一些學術,你就會得到一份契合實務性質的工作。管理沒有「最佳妙方」,需要因地制宜。
管理者只要能以自己的方式徹底解決問題,就是優秀的管理者。管理是個充滿矛盾、難題、神祕的工作。任何管理妙方,唯一能保證的結果是失敗,絕不會是成功。
我們對管理者普遍有個印象——尤其高階管理者,我們常覺得他們坐鎮在辦公室裡,深思熟慮,運籌帷幄,有條不紊地規劃公司未來。
探究管理步調的報告一致顯示,管理工作的步調緊湊。例如,領班的每個活動平均持續48秒;中階管理者連續工作半小時以上不被打擾,這種事每兩天才出現一次;高階管理者中,有半數做很多活動的時間都不超過9分鐘。1950年代有40幾個探究管理工作的研究都顯示,「高階管理者總是忙進忙出」。
我觀察那些執行長都是馬不停蹄,從早上一進辦公室到晚上離開,有接不完的電話和收不盡的郵件,連休息時間喝個咖啡和午餐時間都免不了和工作有關,公司裡隨時都有人想找機會卡進他們的空檔。就像一位執行長對我說的,管理工作是「該死的事情一件接著一件」。
管理工作原本就沒有明確的內容,毫無設限。每位管理者都是負責所屬單位的成敗,但是沒有具體的里程碑可以讓他們停下來宣稱:「我完成工作了。」工程師是在特定一天完成橋梁的設計,律師是在某個時點打贏或打輸一場官司,相較之下,管理者必須馬不停蹄地前進,永遠不確定何時才算真的成功,也不知道何時可能出現大逆轉。
所以,管理永遠都有當務之急,管理者永遠無法擺脫重責大任,永遠無法享受「事情終於都做完了」的快樂,即使只是短暫的做完都不可能。
(摘自《簡單,但不容易:明茲柏格談管理的本質》,天下雜誌出版),
行銷最錢線/沒意義的廣告 抓不住眼球
2015-06-29 04:15:32 經濟日報 蔡益彬
黃欣怡是一家餐廳的店經理,她白天要服務客人,忙到沒時間休息,晚上一回到家只想放鬆放空,看電視看網路時不想看到任何廣告訊息。
所以電視一出現廣告,她馬上用遙控器轉台,手機看網路新聞,螢幕跳出「你可以在八秒內離開本廣告」,她立即按X關掉廣告連新聞也不看了,反正也不是什麼大新聞,她花很多時間瀏覽社群網站及部落格,對那些用跳閃文圖吸引眼球的banners,她早已視而不見。
為什麼這些廣告主花了很多錢,製作出來的廣告她都不想看,甚至積極拒絕收訊,因為她跟所有消費者一樣,很清楚這些廣告對她「沒有任何意義」,都只是一些推銷產品的畫面與話術。
美國廣告週刊(AdWeek)跟JWT廣告公司,在2007年聯合調查消費者對廣告的看法,發現有84%的人認為「許多都太誇大」,還有72%的人表示「很厭煩那些人一直試圖要賣東西給我」,消費者普遍排斥廣告的現象,已變成廣告主愈想盡辦法吸引消費者,消費者愈會想盡辦法閃躲廣告主。
廣告不受現代消費者歡迎,第一個原因是「干擾收訊」:大部分廣告,都使用「打斷式、侵犯式」廣告模式,例如消費者聚精會神看新聞時,卻忽然插進來廣告,尤其電影或連續劇正高潮時,突然被迫中斷看廣告,再加上這些廣告跟她們的生活都不相關,又沒有提供任何有價值的資訊,因此對閱聽者一點「意義」也沒有,所以產生排斥心理。
哈佛醫學院「視覺神經認知實驗室」主任摩斯巴(Moshe Bar)解釋,當我們強迫觀眾看廣告,實際上最終是在傷害自己的銷售,他說:神經認知心理學的實驗顯示,當人們在達成一個目標的途中,卻必須去閃避一個刺激,這不僅會讓他們煩燥,最後更會讓他們非常不喜歡這個讓他們分心的刺激。
例如,當我正津津有味在看紅襪隊的精彩演出,卻被迫要先看一個梅絡紅酒的廣告,這時大腦會對這個品牌產生厭惡感,以致廣告主不僅達不到廣告目標,卻適得其反地創造了反面效果。
第二個原因是「方法過時」:廣告公司使用的廣告模式都源自60及70年代,是以強調產品特點及利益為導向的需求滿足式創意方法,例如USP(獨特產品銷售點),這些方法適合物資匱乏的舊時代,但對成長在物質富裕時代的新消費者,這類型廣告不容易吸引他們的興趣。
第三是「消費者分散」:數位媒體多元化及內容多樣化,使得消費者分散在各類型的媒體上,造成品牌要接觸目標消費者的難度變高,費用變貴,而成效卻相對卻降低很多,傳統廣告的效益因此變得愈來愈低。
這些廣告困境引起許多廣告主的注意,美國P&G前全球行銷執行長吉姆.史坦傑(Jim Stengel),就曾在2007年美國4A廣告協會上,公開對1,200名廣告代理商的高階主管呼籲,他說要代表美國所有廣告主指出,廣告必須拋棄傳統「告知及推銷」(tell and sell)的方式,因為「新消費者」不喜歡這種廣告。
他在致詞上說「一個能創造意義及建立關係的模式」才是廣告真正的未來,因為現代消費者喜歡的是帶有意義的行銷訊息,這種訊息能提高生活價值帶來快樂,消費者因此會主動搜尋及分享給更多朋友,廣告也才有機會突破困境,為廣告主創造更多利潤。
(作者是台北神經行銷研究室執行顧問,本專欄每周一刊登)
點子農場/女總統的容顏
2015-06-29 04:15:33 經濟日報 吳仁麟
蔡英文登上時代週刊亞洲版的封面,媒體裡反映出來的各方意見,都是討論這張照片拍得美不美。
有人說,這是台灣媒體拍不出來也寫不出來的蔡英文。一直以來,台灣媒體對政治人物不是醜化就是神化。但是不管怎麼化,就是化不出像時代雜誌這樣的專業報導。
我從過去的工作經驗試著去想像,這張照片是如何登上時代週刊封面的?
從採訪前的準備到採訪後的編前與編後作業,那張封面照片對蔡英文所展露的態度顯然和內文故事是一樣的。透過影像和文字,時代雜誌編採團隊呈現了一個屬於「時代雜誌觀點」的蔡英文。
要產生這樣的共識,可以想見整個編採團隊是經過許多對話的,攝影記者和文字記者不斷交換對蔡英文的觀察,當版面完成的前一刻也凝聚了所有編輯檯內外的心血。
從照片和文字看來,時代雜誌把蔡英文的總統之路聚焦在她如何看待中國這件事,這也是美國主流社會對台灣最關心的議題。除了封面照片,我也讀了那篇報導, 讀完的那一刻,腦海裡浮現幾個想法。
比如,對台灣社會而言,除了討論蔡英文的照片好不好看,台灣出現女總統這件事的意義是什麼?
又比如,時代雜誌這篇報導能給台灣媒體帶來什麼反省和思考?
再比如,總統府的公關部門有沒有想過,2016年台灣如果選出女總統,該如何為她打造公共形象?
從目前的情勢看來,2016年台灣選出單身女總統的機率是極高的,台灣從來沒有出現過女總統,而且是單身的女總統,總統的性別將會是很多問題討論的起點。比如她的公共形象,英國的柴契爾、德國的梅克爾、韓國的朴槿惠,甚至很可能掌管美國的希拉蕊,這些女性領導人的形象都刻意被中性化,不能性感也不能柔美。
那麼,台灣未來的女總統該是怎麼樣的容顏?或許當我們在思考她的照片美或不美的時候,其實已經只把她當女人而不是總統來看。
提到為公眾人物造像,很多人都會提起卡許(Yousuf Karsh),這位在21世紀初過世的攝影師曾經為許多20世紀大人物留下招牌肖像。從邱吉爾、海明威、甘迺迪到葛麗絲凱麗,每一張照片都是時代記憶。
特別是那張「憤怒的邱吉爾」,卡許在日後回憶這張照片時說:「這張邱吉爾的肖像改變了我的命運。當時全球反法西斯的抵抗力量像一盤散沙,人們熱切地盼望有一位鐵腕人物能夠統帥這一反抗戰爭。
這張照片在恰當的時間誕生,它成為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鼓舞士氣、團結抗爭的最佳海報」。
(本專欄每周一刊登)
公告版位
- Jun 29 Mon 2015 05:09
商業企管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