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肥 農業推手變地產大亨
2015-06-29 04:15:22 經濟日報 記者 陳美玲
台肥公司即將邁入70歲,台肥一路走來肩負著台灣經濟的發展,以及照顧農民的責任。在民營化後,台肥經營管理績效向民間企業看齊,董事長李復興說,台肥不僅用本業養家活口,更在資產開發領域光宗耀祖,儲備好一身能量,接下來要在休閒旅館事業大展身手。
台灣地處亞熱帶,氣溫較高、雨量集中,土壤肥沃度不高且所需養分容易流失,要提高農產品產品與品質,肥料的重要性不可言語。50年代,政府推動一連串經建計畫,打出「以農業培養工業,再藉工業發展農業」政策,在此時空背景下,1946年5月台肥由前資源委員會及台灣省政府共同籌設成立。
台肥的成立,意義格外重大,因為負有特別使命,需肩負促進台灣經濟、農業發展,以及增加農民收益及照顧農民責任。台肥創立之初,接收日據時代的台灣電化株式會社基隆工場及其羅東分工場、前台灣肥料株式會社位於基隆和高雄兩工場,再加上新竹前台灣有機合成株式會社等單位合併而成,生產各種化學肥料,供應各界所需。
台肥接收各工場時,工場多已損毀,形同廢墟,後來在政府扶持及員工努力下,才讓各工場整修完畢;經歷過創立的考驗,台肥的經營也頗艱辛,由於負有政府農業經濟及民生糧食需要的使命感,且國營企業時期不以利潤為唯一目標,在1963年至1973年的10年間,台肥嘗盡苦頭。
由於這10年期間肥料減價高達九次,讓台肥的肥料價格已貼近成本價,營運開始出現赤字。1974年又因配合農業政策,在進口高價原料造成成本遽增,加上未能及時調整肥料價格,台肥虧損愈來愈大。
扛下外交重任
業績跟著胖
1979年,台肥還肩負外交任務,代表政府與沙烏地阿拉伯國簽約合資朱拜爾肥料公司,專事銷售尿素、液氨等產品;而這件合作案也意外替台肥打開一道獲利之門,現在朱肥每年成為台肥業外的穩定收益,每年貢獻收益約18億至45億元,更緩解集團在肥料事業的壓力。
台灣農業發展逐漸步入成熟之際,經濟型態由農業轉為工業、製造業,農民耕作意願不高,兼職農戶大為增加,市場化學肥料需求也進入飽和狀態,台肥開始朝民營化發展。1995年行政院通過台肥民營化案,並在三年後進行釋出公股24.93%,且完成股票上市。1999年9月台肥正式轉為民營公司,政府持股也逐步降至現在的24.07%。
在民營化過程中,台肥也同步啟動土地開發事業;1989年,台肥南港廠區土地被政府規劃為南港經貿園區用地,開啟在土地資產開發的新頁。
1998年台肥在配合政府南港經貿園區整體規劃開發,南港廠正式關廠,公司也積極規劃土地活化相關事宜,陸續推出不動產開發個案「甲子園」,更把C6至C9土地以設定地上權50年方式對外公開標售,吸引中國信託銀行出手,台肥順勢轉型為土地資產開發概念股,為公司營運再添一個催動的引擎。
台肥土地開發高峰在標脫C2土地觀光旅館招租案,以及與華固建設共同推出「天匯」個案,掌握資產開發核心能力後,更規劃出「無雙」新案,將台肥土地開發事業推上最高點,股價最高更攻上161.5元新高價位,穩坐資產概念龍頭股寶座。
台肥也將申請台中廠碼頭納入自由貿易港區,提升碼頭和倉儲的競爭優勢,並同步拓展貿易物流事業。而苗栗廠將推動自產硫酸鉀與氯化銨肥料工廠計畫,生產替代性原料,降低生產成本。
李復興表示,台中廠整合效益已開始發酵,首季肥料化工事業在扣除新廠折舊、租金費用後,還有獲利,較去年同期虧損情況大幅改善,有信心肥料化工事業會漸入佳境。
強攻保健休閒
搶賺健康財
除肥料化工、不動產開發事業外,台肥近年來積極切入健康事業,其中以台灣海洋深層水(台海)最具代表性。李復興指出,台海是2006年9月與名牌食品各出資50%成立,廠址位於台肥花蓮海洋度假園區內,由於經營五、六年績效不佳,因此在2012年決定以4.2億元買回台海其餘50%股權,讓轉投資變為子公司。李復興說,台海成為台肥子公司後,營運逐步轉佳,第一年就有獲利,去年台海營收2.1億元,取得中國大陸降膽固醇專利、台灣健康食品許可證的「海礦1400」,銷售金額就近1億元,獲利約200萬元。
李復興指出,台海未來會以海洋深層水、膠原胜月太為事業的核心元素,負責行銷保健保養事業;台肥生技則朝有機農業轉型。另外,台莊公司負責的休閒事業,也進行花蓮下美崙觀光旅館投資計畫,將規劃為休閒養生事業。
李復興表示,未來台肥不僅要用本業養家活口,還要專注資產開發領域,現在儲備好滿滿能量,接下來會在休閒旅館事業大展身手。
下個70年...四大事業 快攻海內外
成立70年的台肥將邁入下一個階段新里程,董事長李復興表示,台肥民營化後,已成功從肥料、化工大廠轉型為資產開發尖兵,現在更要揮軍進入休閒飯店、深層水領域,集團四大事業除深耕台灣市場外,接下來更要各自發揮其優勢、搶攻國內外市場,為台肥奠定百年大業的深厚基石。
台肥四大核心事業積極展現實力和戰鬥力,其中肥料事業透過生產基地整合,垂直綜效逐步擴大。生技、台灣海洋深層水事業在行銷策略上更加靈活;不動產事業建立核心價值能力,並延伸至休閒事業版圖。李復興說,四大事業已建立核心能力,接下來各事業將在各自領域快速成長。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台肥在肥料、化工的營運計畫?
答:肥料、化工事業是本業,台肥下一個70年要走更長、更遠,養家活口的肥料本業仍要持續精進。去年台中總廠完工,並積極透過人力和能源整合、上下游生產價值鏈等綜效發揮,以人力資源來說,在進行優退和優化後,目前人員年輕且素質成長、人事費用也減輕。
在能源部分,硝酸工場增設餘熱發電系統後,可有效將廢熱蒸氣熱能轉為電能,不僅供廠自用且節省電費。還有減少使用鍋爐蒸氣、增加硝酸工場開工天數也可有效省下蒸氣成本,再加上將硫酸、磺胺酸工場遷至苗栗廠,能創造產品附加價值,並降低蒸氣成本,上下游整合後發揮最大綜效。
另外,台中廠有8、9號碼頭,若能爭取到自由貿易港區,未來不僅能降低原料進口的運輸成本,且能利用碼頭優勢,幫助客戶進行原料的多樣化採購,有利發揮碼頭效益的極大值。台肥已和日商接洽,包括代卸、轉口、倉儲等服務,過去每年虧損的本業開始自食其力,要在今年力拚損益兩平。
問:除轉投資朱肥外,是否還有其他投資計畫?
答:台肥去年通過赴柬埔寨設廠計畫,將既有設備運至擁有天然氣資源的柬埔寨,這也宣告台肥跨出台灣市場,將正式進軍東南亞地區。該廠已經進入動工程序,工期約一年半,在建廠時期,台肥也將銷售複合肥料,爭取效益極大化發展。另外,台肥和沙國簽約合資成立朱拜爾肥料公司已超過35年,雙方合作關係良好,不排除再攜手合作,並在第三地評估投資的可行性,有機會再創造台肥事業的第二春。
問:台海和生技事業的規畫發展?
答:台灣海洋深層水10年前斥資30多億元,建立亞洲最大的專業深層水製造工廠,兩年前併入台肥成為100%子公司後,開始由虧轉盈,納入第一年就有獲利,去年也拿下中國大陸降膽固醇專利,今年更獲得衛生福利部健康食品許可證,讓「海礦1400」成為唯一獲得健康食品的「健康水」。
在大陸、台灣兩大認證、專利到手後,也積極與大陸多家大廠洽談合作,有助台海搶攻大陸每年上百億美元的機能性食品及飲品市場。
今年「海礦1400」除透過自營通路,也將增加外部虛擬通路和異業合作,希望藉由網路平台和手機App購物,甚至與銀行端的紅利點數累積兌換平台合作,如PCHOME、MOMO購物,以及新光、花旗、台新、永豐和凱基等合作,衝刺健康水業績。台肥生技也將朝有機農業及有機資材轉型發展。
問:不動產事業延伸到休閒旅館領域,現階段的進度?
答:台肥不動產事業當初是配合政策進行土地活化,從過去的土地合建分回利潤外,近幾年也強化土地開發和資產管理的能力,這兩年主要業績來源的「無雙」案,就是不動產事業核心能力建立的最佳證明。
由於已具備不動產核心能力,台肥將積極跨入休閒旅館事業,花蓮是首要開發的起點,目前台肥已與漢來國際大飯店簽署10年委託管理合作意向書(LOI),將在花蓮市樹人段3,160坪土地打造五星級城市休閒度假旅館,該案已進入建築設計中,將興建地上10樓、地下二樓,最慢今年底動工,預計2018年底前完工,目標三年內獲利。
李董收復失土
提升公司價值
台肥董事長李復興鍥而不捨的意志力不只讓人驚訝,更叫人佩服,他僅花二年半時間,就成功為台肥從國稅局手中拿回六、七億元稅款,更親自站在第一線,把台肥創立近70年、沒人敢碰的土地資產維護、劃分,逐一釐清,因為在他的字典裡,「沒有不可能的事情」。
台肥成立近70年的時間,從政府時期到國營企業,再轉成民營化的過程中,擁有龐大的土地資產分散全台各地。不過,早年因地籍劃分不清,不少土地被占用,讓台肥蒙受損失。
李復興對於土地資產相當重視,力求將土地效益發揮到極大值,如2013年將南港C2土地改為公開招標,為公司增加66億元收入,更親自站在第一線釐清、坐鎮處理旗下每一塊土地的劃分。
台肥總經理黃麗嬡說:「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是董事長的使命感很重,還要求不合理的部分要優先處理,去年一年就為台肥釐清40多處地界不清的土地資產,讓公司的價值充分被顯現。」
李復興總是台肥衝鋒陷陣,尤其土地資產的維護和釐清一直是燙手山芋,因為他鍥而不捨的毅力,資產逐一活化、歸隊;他深信,不管在哪一個職位,「把不可能變為可能」,就是他工作充滿幹勁的最大動力。
晶華董座潘思亮:人對,策略就對
2015-06-28 13:24:45 聯合晚報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
晶華酒店集團董事長潘思亮 報系資料照
分享晶華(2707)是少數當過台股股王的傳產股,不僅如此,5年前買下國際知名的麗晶飯店(Regent)品牌,亦是創下台灣觀光史首例。董事長潘思亮憑著卓越的經營管理能力,將晶華一次次推向高峰。今年是晶華25周年,走過四分之一個世紀,潘思亮說,飯店業發展的根基還是在「人」,同時迎接DIGITAL時代的來臨,將利用科技力來強化人員創新的觀點。
不到30歲 投身飯店
潘思亮來自「拆船大王」世家,是晶華酒店創辦人潘孝銳的次子。他曾是華爾街投資銀行家,有著精明的財務頭腦,且不到30歲就投入飯店經營管理,有著扎實的基本功。當年從陳由豪家族手上接手晶華後,不僅帶領晶華業務蒸蒸日上,近年來並透過多品牌策略,一舉吃下高、中、低不同價位帶飯店市場,布局橫跨海內外。
台灣觀光市場這幾年突飛猛進,過去來台旅客人次皆僅停留在100、200萬人,近年開始每年有兩位數的高速成長。潘思亮說,當一個產業從200萬晉升到1,000萬人次產業時,產業的經營模式勢必要改變;就好像將一個10歲小孩穿的衣服給一個20歲的青少年穿,突然間從120公分長到170公分,這件衣服肯定會撐破。台灣觀光產業未來發展需要產、官、學一同研議,尤其是在人才培訓上。
經驗是核心競爭力
潘思亮說,飯店的品牌與商業模式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關鍵還是團隊與人。「我們在台北已經累積了25年,從國際評估的眼光,整個專業經營團隊成員加總的經驗超過千年,這是集團最核心的競爭力。」
談到飯店經營管理哲學,潘思亮直言,人對了,策略就會對,經營成果就會出來。蓋飯店反而是最簡單的一部分;只要有錢有地就可以蓋,但並不是飯店蓋好,錢就會滾滾而來,開幕才是挑戰的開始。因為,飯店業面對的是全世界的市場,賣的商品是服務,而服務是由人來建立,所以人才是發展的根基。
人員素質 致勝關鍵
潘思亮十分留心飯店市場供過於求的現象;他表示,供過於求將使得飯店微利化,這點中國要比台灣嚴重許多;不過,另一方面中國的成長也比台灣快速。因此,在硬體供給過剩的情況下,人員經營的素質反倒會成為致勝的關鍵。
迎接集團25周年,潘思亮已制定數位化元年的目標。隨著行動通訊和社群軟體的普及,晶華下半年將推動行銷與服務數位化的策略,並將在9月推出結合旗下飯店與餐飲的APP,並結合會員制,將大幅提升集團數位化服務的滲透力。
10年布局/晶華旅館3品牌 搶亞洲市場
2015-06-28 13:24:46 聯合晚報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
晶華(2707)已連續8年每股發出的股利皆在10元上下,是台股中少數經營穩健且現金股利發放率高的公司。隨著台灣即將升格為千萬觀光大國,董事長潘思亮說,將以三旅館品牌以及餐飲事業雙管齊下,是晶華未來10年的發展策略。其中,自創品牌晶英酒店和捷絲旅不僅明年持續在台拓點,也將首度跨足海外,插旗亞洲市場。
規劃飯店三品牌的未來發展,潘思亮說,Regent是以國際發展為主要目標,目前全球有7間飯店、一艘郵輪,並有4間飯店將在未來3年陸續開出。晶英的定位是人文五星,未來在大中華區的發展十分重要,目前在台有3間飯店,明年將在高雄開出第4個據點,同時計畫明年將在中國開第一間晶英酒店。捷絲旅的發展模式則最多元,目前台灣已開出6館,明年還要在台新增兩個據點,同時將正式進軍菲律賓和中國。
潘思亮說,晶英的英文是silks place,是以絲路的概念來發展這個品牌,就好像以前的絲路把東西結合,silksplace則是把商業和文化結合的一個概念。而捷絲旅的英文是Just Sleep,是一種新的世代反璞歸真的想法,它透過簡潔的設計,提供簡單卻具設計感的酒店體驗。面對複雜的世代,愈簡單、愈真誠的東西,往往愈有價值。
潘思亮表示,捷絲旅明年將以開放加盟的模式正式跨出海外,包括在菲律賓和中國都將快速布局,目標5年內在大中華加上菲律賓家數將突破百家;捷絲旅目前在台灣的布局已由都會區慢慢延伸到交通便利的風景區,這個品牌目前拓點採雙管齊下的策略,包括租賃和加盟經營。明年開始進入菲律賓市場,將和該地開發商共同發展。至於中國布局傾向每一個省份有一個合作方,一個省約可開出10餘個據點。捷絲旅明年開始在海外拓點腳步將加速。
潘思亮表示,往菲律賓拓點主要是有當地業者主動接洽,同時也看好過去發展落後的菲律賓,已開始急起直追,加上具備觀光人力素質高的優勢,初期將以馬尼拉作為主要布局,預計價位帶每晚達80美金。
法人觀點/晶華亞太積極布局 拚賺一個股本
2015-06-28 13:24:47 聯合晚報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
晶華(2707)為國內飯店業龍頭指標,近年受惠台灣觀光市場蓬勃發展,加上集團三大品牌拓點速度加快,營運表現穩健。法人表示,日幣貶值效應衝擊日客來台意願,加上下半年北市有重量級高檔飯店將開幕,是晶華今年營運壓力來源;不過,集團以積極擴張計畫應戰,加上來台觀光旅客人次持續高度成長,看好晶華今年有賺一個股本的實力。
國際旅客來台人數已經連續4年以百萬之數增長,最快今年年台灣將躋身千萬觀光大國行列,並帶進4,700億元的觀光外匯收入。而觀光局趁勝追擊,推出為期4年的「觀光大國行動方案」,預估107年觀光外匯收入將突破5,000億元,將是國內觀光產業發展的下一個里程碑。聯合國世界觀光組織(UNWTO)也指出,未來全球觀光發展的重心在亞洲,而台灣處於亞太地理位置的中心點,具備整合亞太區域發展觀光的潛力。
法人表示,晶華受惠於整體觀光產業持續成長,加上旗下三大品牌在海內外拓點積極,其中Regent明年將一口氣新增3據點,主要強化中國布局,分別是西安晶華麗晶酒店、重慶麗晶酒店以及哈爾濱晶華麗晶酒店將陸續開幕,另一品牌晶英酒店明年高雄據點也將正式開出。捷絲旅的高雄站前館與三重館房間數分別為120間,也預計在明年開幕。旗下品牌大幅擴張,將成營運動能。
不過,法人也指出,日幣持續貶值不利日客來台意願,由於國內五星飯店日客占比高,會對高檔飯店營運帶來壓力;另外,包括大直萬豪酒店、美福飯店、南港六福萬怡酒店等三間大量體飯店下半年將陸續開幕,將增加北市高檔飯店的競爭。此外,觀光產業近年成長動能主要仰賴陸客,明年總統大選後將面臨政策變數,也是長線隱憂。
不過,整體看來,晶華旗下品牌分布廣,且據點持續擴充,加上今年來台觀光人次將突破千萬,觀光局並有意要實施高價優質陸客團政策,皆有利晶華獲利成長,恢復賺一個股本的實力。
2015-06-29 04:15:22 經濟日報 記者 陳美玲
台肥公司即將邁入70歲,台肥一路走來肩負著台灣經濟的發展,以及照顧農民的責任。在民營化後,台肥經營管理績效向民間企業看齊,董事長李復興說,台肥不僅用本業養家活口,更在資產開發領域光宗耀祖,儲備好一身能量,接下來要在休閒旅館事業大展身手。
台灣地處亞熱帶,氣溫較高、雨量集中,土壤肥沃度不高且所需養分容易流失,要提高農產品產品與品質,肥料的重要性不可言語。50年代,政府推動一連串經建計畫,打出「以農業培養工業,再藉工業發展農業」政策,在此時空背景下,1946年5月台肥由前資源委員會及台灣省政府共同籌設成立。
台肥的成立,意義格外重大,因為負有特別使命,需肩負促進台灣經濟、農業發展,以及增加農民收益及照顧農民責任。台肥創立之初,接收日據時代的台灣電化株式會社基隆工場及其羅東分工場、前台灣肥料株式會社位於基隆和高雄兩工場,再加上新竹前台灣有機合成株式會社等單位合併而成,生產各種化學肥料,供應各界所需。
台肥接收各工場時,工場多已損毀,形同廢墟,後來在政府扶持及員工努力下,才讓各工場整修完畢;經歷過創立的考驗,台肥的經營也頗艱辛,由於負有政府農業經濟及民生糧食需要的使命感,且國營企業時期不以利潤為唯一目標,在1963年至1973年的10年間,台肥嘗盡苦頭。
由於這10年期間肥料減價高達九次,讓台肥的肥料價格已貼近成本價,營運開始出現赤字。1974年又因配合農業政策,在進口高價原料造成成本遽增,加上未能及時調整肥料價格,台肥虧損愈來愈大。
扛下外交重任
業績跟著胖
1979年,台肥還肩負外交任務,代表政府與沙烏地阿拉伯國簽約合資朱拜爾肥料公司,專事銷售尿素、液氨等產品;而這件合作案也意外替台肥打開一道獲利之門,現在朱肥每年成為台肥業外的穩定收益,每年貢獻收益約18億至45億元,更緩解集團在肥料事業的壓力。
台灣農業發展逐漸步入成熟之際,經濟型態由農業轉為工業、製造業,農民耕作意願不高,兼職農戶大為增加,市場化學肥料需求也進入飽和狀態,台肥開始朝民營化發展。1995年行政院通過台肥民營化案,並在三年後進行釋出公股24.93%,且完成股票上市。1999年9月台肥正式轉為民營公司,政府持股也逐步降至現在的24.07%。
在民營化過程中,台肥也同步啟動土地開發事業;1989年,台肥南港廠區土地被政府規劃為南港經貿園區用地,開啟在土地資產開發的新頁。
1998年台肥在配合政府南港經貿園區整體規劃開發,南港廠正式關廠,公司也積極規劃土地活化相關事宜,陸續推出不動產開發個案「甲子園」,更把C6至C9土地以設定地上權50年方式對外公開標售,吸引中國信託銀行出手,台肥順勢轉型為土地資產開發概念股,為公司營運再添一個催動的引擎。
台肥土地開發高峰在標脫C2土地觀光旅館招租案,以及與華固建設共同推出「天匯」個案,掌握資產開發核心能力後,更規劃出「無雙」新案,將台肥土地開發事業推上最高點,股價最高更攻上161.5元新高價位,穩坐資產概念龍頭股寶座。
台肥也將申請台中廠碼頭納入自由貿易港區,提升碼頭和倉儲的競爭優勢,並同步拓展貿易物流事業。而苗栗廠將推動自產硫酸鉀與氯化銨肥料工廠計畫,生產替代性原料,降低生產成本。
李復興表示,台中廠整合效益已開始發酵,首季肥料化工事業在扣除新廠折舊、租金費用後,還有獲利,較去年同期虧損情況大幅改善,有信心肥料化工事業會漸入佳境。
強攻保健休閒
搶賺健康財
除肥料化工、不動產開發事業外,台肥近年來積極切入健康事業,其中以台灣海洋深層水(台海)最具代表性。李復興指出,台海是2006年9月與名牌食品各出資50%成立,廠址位於台肥花蓮海洋度假園區內,由於經營五、六年績效不佳,因此在2012年決定以4.2億元買回台海其餘50%股權,讓轉投資變為子公司。李復興說,台海成為台肥子公司後,營運逐步轉佳,第一年就有獲利,去年台海營收2.1億元,取得中國大陸降膽固醇專利、台灣健康食品許可證的「海礦1400」,銷售金額就近1億元,獲利約200萬元。
李復興指出,台海未來會以海洋深層水、膠原胜月太為事業的核心元素,負責行銷保健保養事業;台肥生技則朝有機農業轉型。另外,台莊公司負責的休閒事業,也進行花蓮下美崙觀光旅館投資計畫,將規劃為休閒養生事業。
李復興表示,未來台肥不僅要用本業養家活口,還要專注資產開發領域,現在儲備好滿滿能量,接下來會在休閒旅館事業大展身手。
下個70年...四大事業 快攻海內外
成立70年的台肥將邁入下一個階段新里程,董事長李復興表示,台肥民營化後,已成功從肥料、化工大廠轉型為資產開發尖兵,現在更要揮軍進入休閒飯店、深層水領域,集團四大事業除深耕台灣市場外,接下來更要各自發揮其優勢、搶攻國內外市場,為台肥奠定百年大業的深厚基石。
台肥四大核心事業積極展現實力和戰鬥力,其中肥料事業透過生產基地整合,垂直綜效逐步擴大。生技、台灣海洋深層水事業在行銷策略上更加靈活;不動產事業建立核心價值能力,並延伸至休閒事業版圖。李復興說,四大事業已建立核心能力,接下來各事業將在各自領域快速成長。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台肥在肥料、化工的營運計畫?
答:肥料、化工事業是本業,台肥下一個70年要走更長、更遠,養家活口的肥料本業仍要持續精進。去年台中總廠完工,並積極透過人力和能源整合、上下游生產價值鏈等綜效發揮,以人力資源來說,在進行優退和優化後,目前人員年輕且素質成長、人事費用也減輕。
在能源部分,硝酸工場增設餘熱發電系統後,可有效將廢熱蒸氣熱能轉為電能,不僅供廠自用且節省電費。還有減少使用鍋爐蒸氣、增加硝酸工場開工天數也可有效省下蒸氣成本,再加上將硫酸、磺胺酸工場遷至苗栗廠,能創造產品附加價值,並降低蒸氣成本,上下游整合後發揮最大綜效。
另外,台中廠有8、9號碼頭,若能爭取到自由貿易港區,未來不僅能降低原料進口的運輸成本,且能利用碼頭優勢,幫助客戶進行原料的多樣化採購,有利發揮碼頭效益的極大值。台肥已和日商接洽,包括代卸、轉口、倉儲等服務,過去每年虧損的本業開始自食其力,要在今年力拚損益兩平。
問:除轉投資朱肥外,是否還有其他投資計畫?
答:台肥去年通過赴柬埔寨設廠計畫,將既有設備運至擁有天然氣資源的柬埔寨,這也宣告台肥跨出台灣市場,將正式進軍東南亞地區。該廠已經進入動工程序,工期約一年半,在建廠時期,台肥也將銷售複合肥料,爭取效益極大化發展。另外,台肥和沙國簽約合資成立朱拜爾肥料公司已超過35年,雙方合作關係良好,不排除再攜手合作,並在第三地評估投資的可行性,有機會再創造台肥事業的第二春。
問:台海和生技事業的規畫發展?
答:台灣海洋深層水10年前斥資30多億元,建立亞洲最大的專業深層水製造工廠,兩年前併入台肥成為100%子公司後,開始由虧轉盈,納入第一年就有獲利,去年也拿下中國大陸降膽固醇專利,今年更獲得衛生福利部健康食品許可證,讓「海礦1400」成為唯一獲得健康食品的「健康水」。
在大陸、台灣兩大認證、專利到手後,也積極與大陸多家大廠洽談合作,有助台海搶攻大陸每年上百億美元的機能性食品及飲品市場。
今年「海礦1400」除透過自營通路,也將增加外部虛擬通路和異業合作,希望藉由網路平台和手機App購物,甚至與銀行端的紅利點數累積兌換平台合作,如PCHOME、MOMO購物,以及新光、花旗、台新、永豐和凱基等合作,衝刺健康水業績。台肥生技也將朝有機農業及有機資材轉型發展。
問:不動產事業延伸到休閒旅館領域,現階段的進度?
答:台肥不動產事業當初是配合政策進行土地活化,從過去的土地合建分回利潤外,近幾年也強化土地開發和資產管理的能力,這兩年主要業績來源的「無雙」案,就是不動產事業核心能力建立的最佳證明。
由於已具備不動產核心能力,台肥將積極跨入休閒旅館事業,花蓮是首要開發的起點,目前台肥已與漢來國際大飯店簽署10年委託管理合作意向書(LOI),將在花蓮市樹人段3,160坪土地打造五星級城市休閒度假旅館,該案已進入建築設計中,將興建地上10樓、地下二樓,最慢今年底動工,預計2018年底前完工,目標三年內獲利。
李董收復失土
提升公司價值
台肥董事長李復興鍥而不捨的意志力不只讓人驚訝,更叫人佩服,他僅花二年半時間,就成功為台肥從國稅局手中拿回六、七億元稅款,更親自站在第一線,把台肥創立近70年、沒人敢碰的土地資產維護、劃分,逐一釐清,因為在他的字典裡,「沒有不可能的事情」。
台肥成立近70年的時間,從政府時期到國營企業,再轉成民營化的過程中,擁有龐大的土地資產分散全台各地。不過,早年因地籍劃分不清,不少土地被占用,讓台肥蒙受損失。
李復興對於土地資產相當重視,力求將土地效益發揮到極大值,如2013年將南港C2土地改為公開招標,為公司增加66億元收入,更親自站在第一線釐清、坐鎮處理旗下每一塊土地的劃分。
台肥總經理黃麗嬡說:「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是董事長的使命感很重,還要求不合理的部分要優先處理,去年一年就為台肥釐清40多處地界不清的土地資產,讓公司的價值充分被顯現。」
李復興總是台肥衝鋒陷陣,尤其土地資產的維護和釐清一直是燙手山芋,因為他鍥而不捨的毅力,資產逐一活化、歸隊;他深信,不管在哪一個職位,「把不可能變為可能」,就是他工作充滿幹勁的最大動力。
晶華董座潘思亮:人對,策略就對
2015-06-28 13:24:45 聯合晚報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
晶華酒店集團董事長潘思亮 報系資料照
分享晶華(2707)是少數當過台股股王的傳產股,不僅如此,5年前買下國際知名的麗晶飯店(Regent)品牌,亦是創下台灣觀光史首例。董事長潘思亮憑著卓越的經營管理能力,將晶華一次次推向高峰。今年是晶華25周年,走過四分之一個世紀,潘思亮說,飯店業發展的根基還是在「人」,同時迎接DIGITAL時代的來臨,將利用科技力來強化人員創新的觀點。
不到30歲 投身飯店
潘思亮來自「拆船大王」世家,是晶華酒店創辦人潘孝銳的次子。他曾是華爾街投資銀行家,有著精明的財務頭腦,且不到30歲就投入飯店經營管理,有著扎實的基本功。當年從陳由豪家族手上接手晶華後,不僅帶領晶華業務蒸蒸日上,近年來並透過多品牌策略,一舉吃下高、中、低不同價位帶飯店市場,布局橫跨海內外。
台灣觀光市場這幾年突飛猛進,過去來台旅客人次皆僅停留在100、200萬人,近年開始每年有兩位數的高速成長。潘思亮說,當一個產業從200萬晉升到1,000萬人次產業時,產業的經營模式勢必要改變;就好像將一個10歲小孩穿的衣服給一個20歲的青少年穿,突然間從120公分長到170公分,這件衣服肯定會撐破。台灣觀光產業未來發展需要產、官、學一同研議,尤其是在人才培訓上。
經驗是核心競爭力
潘思亮說,飯店的品牌與商業模式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關鍵還是團隊與人。「我們在台北已經累積了25年,從國際評估的眼光,整個專業經營團隊成員加總的經驗超過千年,這是集團最核心的競爭力。」
談到飯店經營管理哲學,潘思亮直言,人對了,策略就會對,經營成果就會出來。蓋飯店反而是最簡單的一部分;只要有錢有地就可以蓋,但並不是飯店蓋好,錢就會滾滾而來,開幕才是挑戰的開始。因為,飯店業面對的是全世界的市場,賣的商品是服務,而服務是由人來建立,所以人才是發展的根基。
人員素質 致勝關鍵
潘思亮十分留心飯店市場供過於求的現象;他表示,供過於求將使得飯店微利化,這點中國要比台灣嚴重許多;不過,另一方面中國的成長也比台灣快速。因此,在硬體供給過剩的情況下,人員經營的素質反倒會成為致勝的關鍵。
迎接集團25周年,潘思亮已制定數位化元年的目標。隨著行動通訊和社群軟體的普及,晶華下半年將推動行銷與服務數位化的策略,並將在9月推出結合旗下飯店與餐飲的APP,並結合會員制,將大幅提升集團數位化服務的滲透力。
10年布局/晶華旅館3品牌 搶亞洲市場
2015-06-28 13:24:46 聯合晚報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
晶華(2707)已連續8年每股發出的股利皆在10元上下,是台股中少數經營穩健且現金股利發放率高的公司。隨著台灣即將升格為千萬觀光大國,董事長潘思亮說,將以三旅館品牌以及餐飲事業雙管齊下,是晶華未來10年的發展策略。其中,自創品牌晶英酒店和捷絲旅不僅明年持續在台拓點,也將首度跨足海外,插旗亞洲市場。
規劃飯店三品牌的未來發展,潘思亮說,Regent是以國際發展為主要目標,目前全球有7間飯店、一艘郵輪,並有4間飯店將在未來3年陸續開出。晶英的定位是人文五星,未來在大中華區的發展十分重要,目前在台有3間飯店,明年將在高雄開出第4個據點,同時計畫明年將在中國開第一間晶英酒店。捷絲旅的發展模式則最多元,目前台灣已開出6館,明年還要在台新增兩個據點,同時將正式進軍菲律賓和中國。
潘思亮說,晶英的英文是silks place,是以絲路的概念來發展這個品牌,就好像以前的絲路把東西結合,silksplace則是把商業和文化結合的一個概念。而捷絲旅的英文是Just Sleep,是一種新的世代反璞歸真的想法,它透過簡潔的設計,提供簡單卻具設計感的酒店體驗。面對複雜的世代,愈簡單、愈真誠的東西,往往愈有價值。
潘思亮表示,捷絲旅明年將以開放加盟的模式正式跨出海外,包括在菲律賓和中國都將快速布局,目標5年內在大中華加上菲律賓家數將突破百家;捷絲旅目前在台灣的布局已由都會區慢慢延伸到交通便利的風景區,這個品牌目前拓點採雙管齊下的策略,包括租賃和加盟經營。明年開始進入菲律賓市場,將和該地開發商共同發展。至於中國布局傾向每一個省份有一個合作方,一個省約可開出10餘個據點。捷絲旅明年開始在海外拓點腳步將加速。
潘思亮表示,往菲律賓拓點主要是有當地業者主動接洽,同時也看好過去發展落後的菲律賓,已開始急起直追,加上具備觀光人力素質高的優勢,初期將以馬尼拉作為主要布局,預計價位帶每晚達80美金。
法人觀點/晶華亞太積極布局 拚賺一個股本
2015-06-28 13:24:47 聯合晚報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
晶華(2707)為國內飯店業龍頭指標,近年受惠台灣觀光市場蓬勃發展,加上集團三大品牌拓點速度加快,營運表現穩健。法人表示,日幣貶值效應衝擊日客來台意願,加上下半年北市有重量級高檔飯店將開幕,是晶華今年營運壓力來源;不過,集團以積極擴張計畫應戰,加上來台觀光旅客人次持續高度成長,看好晶華今年有賺一個股本的實力。
國際旅客來台人數已經連續4年以百萬之數增長,最快今年年台灣將躋身千萬觀光大國行列,並帶進4,700億元的觀光外匯收入。而觀光局趁勝追擊,推出為期4年的「觀光大國行動方案」,預估107年觀光外匯收入將突破5,000億元,將是國內觀光產業發展的下一個里程碑。聯合國世界觀光組織(UNWTO)也指出,未來全球觀光發展的重心在亞洲,而台灣處於亞太地理位置的中心點,具備整合亞太區域發展觀光的潛力。
法人表示,晶華受惠於整體觀光產業持續成長,加上旗下三大品牌在海內外拓點積極,其中Regent明年將一口氣新增3據點,主要強化中國布局,分別是西安晶華麗晶酒店、重慶麗晶酒店以及哈爾濱晶華麗晶酒店將陸續開幕,另一品牌晶英酒店明年高雄據點也將正式開出。捷絲旅的高雄站前館與三重館房間數分別為120間,也預計在明年開幕。旗下品牌大幅擴張,將成營運動能。
不過,法人也指出,日幣持續貶值不利日客來台意願,由於國內五星飯店日客占比高,會對高檔飯店營運帶來壓力;另外,包括大直萬豪酒店、美福飯店、南港六福萬怡酒店等三間大量體飯店下半年將陸續開幕,將增加北市高檔飯店的競爭。此外,觀光產業近年成長動能主要仰賴陸客,明年總統大選後將面臨政策變數,也是長線隱憂。
不過,整體看來,晶華旗下品牌分布廣,且據點持續擴充,加上今年來台觀光人次將突破千萬,觀光局並有意要實施高價優質陸客團政策,皆有利晶華獲利成長,恢復賺一個股本的實力。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