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發展亞太主權基金 台灣有新契機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6-29 00:02聯合報 葉家譽/金融科技業(台北市)

由於川普主張貿易保護主義,退出TPP,美國政府無意主導亞太自由貿易,小英政府理應適度調整金融外貿政策。

馬政府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曾鼓勵金融業進行「公公併」,發展成「亞洲盃」級金融機構,期促成台灣加入國際自由貿易的區域整合行列。當時許多學者專家認為,金融界應當漸進成大型金控,透過異業整合多角化,降低債信違約倒閉率,並提高未來永續經營的獲利現值。

現在台灣則可透過發展亞太主權財富基金,結合具備龐大美元計價外匯存底的中央銀行、國發基金、國營事業、金控銀行、地方政府、民間機構,以政府作為最大股東,官股無須過半,運用高彈性政策推力,投資深具長期願景與穩定產值的新興龍頭產業,包含智能數據分析、網路資通、生技醫藥、智慧製造等等的創新應用,提出可行的配套措施,帶動產業結構的全新變革。

亞太主權財富基金的初期運作,可仰賴國際專業基金經營團隊;國內金融業可大量培養財經人才,兼具國際投資的專業判斷與實務經驗;另外有效進行金融風險控管,開發建置金融業界內部風險模型系統,提升國內金融投資報酬,與風險管理的正面互動綜效。

台灣發展亞太主權財富基金,有別於著重短期動態穩定匯率的外匯投資管理,應當注重長期投資績效,有效進行風險控管,提高理性預期報酬。

過去十多年,先進國家積極發展世界級主權財富基金,包含美、加、俄、中、巴西等國。面對國際潮流,台灣可訂立特別條例,建構可行有效的行政法源,除投資類似過去數十年輝煌的半導體科技產業,可以針對新興龍頭產業,挹注多角化資本。此外,公共建設投資可採用「資產證券化」財源規範,有效分散金融投資風險,並且廣泛分布配發固定收益與資本利得,惠及機構法人與投資散戶,促進社會經濟流動性,維護多數投資人的基本權益。

舉凡外匯存底、國發基金、其他公部門與民間機構等的高流動資金,如能適度運用公共政策推力,導向新興龍頭產業的投資標的,不僅能夠化解國內巨量的超額儲蓄,也能透過這種多角化融資機制,啟用國人超額儲蓄而帶動創新應用產業的轉型發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