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廣設大學附中 再創另類奇蹟?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4 02:00 聯合報 王延煌/高中校長(南投市)


國立高中職併入大學的風潮再起,想必目前正在洽談中的學校將會加快腳步,以免錯失這班列車。教育部的態度,不只決定兩校(高中職和大學)的運作方式,更會牽動區域教育資源分配與地方教育發展,因此不得不謹慎為之。

高中職會一窩蜂想併入大學,主要原因在於自從精省後,雖然各省中改為「國立」高中職,但地方化的聲音一直存在。尤其新增四都,其境內的學校不願地方化,紛紛自謀出路,想找一所大學成為附中應為主因。因此我們看待合併的議題,就不能單純的以可提升招生質量、促進兩校資源共享或提供教育實習機會等表面理由看待。至少應綜合考量以下幾個問題:

其一,教育資源分配。高中職想找大學,大學當然也會挑學校。大學端的考量通常會選體質好、資產佳或學生素質優的學校,近來合併的個案完全符合這樣的條件。但這會否弱化區域內的其他學校?如果按照均優質化的精神,教育部應該是鼓勵大學合併後段學校才對!

其二,教育實習實驗。早期大學附中(小)以師範校院為限,主要作為教育實習與教育實驗的實施場所。但在師資培育多元化之後,凡有師培的大學,都可附設中小學,且不限一所。在少子女化,師資培育數量緊縮的此時,是否有其必要性?或有那麼多的教育創新實驗非得要附中才行嗎?

其三,地方教育權限。依據我國憲法及地方制度法的設計精神,中等以下學校教育為其自治事項。當初省中改為國立高中職係考量縣市政府的經驗、能力與財務狀況一時尚難管理督導,但直轄市政府則例外。二千年之後,僅有暨大附中及南大附中完成合併;二○一三年後快速增加的趨勢如持續發展,是否符合原有的制度設計?

其四,附中校長遴聘。高中職成為附中後,校長有的由大學教授兼任,有的係公開甄選國立高中職主任升任或校長轉任。大學教授符合中等學校校長資格者少,有意願擔任者更少,多所附中長期由大學派教授以代理校長方式處理,不僅影響學校運作,更使原有的合併美意大打折扣。

高中職與大學的合作,合併只是之一模式,策略聯盟、專案契約、方案合作等都是彈性有效模式。目前的合併模式,是否值得推廣?當多數大學都設有附中,是否又創造了另類台灣奇蹟?目前教育當局正煩惱如何善後廣設高中大學的後遺症,廣設附中真的不會有問題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