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勿放棄正確進展:四位美國防部長之諍言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5 02:0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大選投票倒數時刻,四位美國前國防部長隔海觀戰,在肯定兩岸關係發展之餘,也提出諍言:希望新政府不要放掉一些能達成正確目標、適當協議的良好進展,以免使美國陷於是否支持對台義務的為難處境。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羅茲也強調,升高緊張不符合兩岸任何一方利益。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培里的「相互保證經濟毀滅」理論。培里擔任國防部長期間,曾在一九九六年台海飛彈危機時派遣兩艘航空母艦到海峽周邊,陪伴台灣度過難關。廿年後,當兩岸走向可能再度漂移之際,培里援引冷戰時期美蘇之間用以互相嚇阻的「相互保證毀滅」戰略,認為兩岸之間或可藉由密切的人員往來、社會交流與產業關聯,構成一種「相互保證經濟毀滅」的強大嚇阻力量,來維持台海和平。這項主張,值得朝野推敲。

表面看來,「保證毀滅」是可怕且血腥的字眼;事實上,它的重點卻是在:藉由保證毀滅之恫嚇,來嚇阻此發動戰爭的衝動。培里原本認為,兩岸唯有透過降低軍事衝突的協議,才能避免危機;但兩岸近年透過經濟、社會、旅遊等各層面的交流,卻達到了相同的目的。換言之,當年在台海周邊現身的美國航母,如果對中共的軍事冒進發揮了嚇阻作用;那麼,兩岸交流帶來的經濟連結與互利共生關係,也將使中共在處理台灣問題時有所顧忌。

兩岸以同文同種連結,在和平穩定發展階段,一般人很難將雙方交流的成果與「相互保證毀滅」的恐怖平衡掛勾;但持類似觀點的人,在海內外其實不乏其人。兩岸間的社會、經濟與文化交流,不惟有助於增加相互了解、降低敵意;經濟利益交錯互雜,也能促使雙方把磨擦與爭執抑制在可控制的範圍內。當互信逐漸累積,更能減少雙方的猜疑,化解不必要的衝突。從李登輝時代的台海危機,陳水扁任內的兩岸急凍,到馬英九開創的和平穩定,皆證明開放與交流具有和平綜效。

但在台灣內部,對於兩岸間的經濟連結,卻存在著「經貿依存度過高」的爭議;這點疑慮,當然有必要廓清。包括朝野各黨之「買辦」階級居間壟斷,使交流的紅利無法廣澤基層大眾;如何突破這點,也有賴朝野和兩岸建立更透明有效的機制。無論如何,透過經濟連結來穩定兩岸關係,以收「相互保證經濟毀滅」之效,是一種動態的平衡,也必須時時視狀況修正及調整。

四位美國前國防部長的發言,均認為目前兩岸關係的穩定應繼續維持。布朗認為,美國對台軍售,是向中共釋出訊息,讓北京了解美國不會坐視台灣遭武力侵犯。海格則認為,兩岸關係必須在正確時空環境下,由兩岸以自己的方式和時間表去演進。他強調,目前台灣方面的一些作法具有正確的目標,對兩岸和整個區域都有好處,新政府上台後不宜輕言放棄。

這些諍言,由美國前國防部長隔洋向台灣喊話,乍聽是很奇怪的事。有人會說,什麼是台灣的國家利益,什麼是我們的最佳戰略,台灣自己難道不知道,卻要美國退休部長來幫忙指點?更有人會說,美方只不過是將台灣視為平衡美中關係的棋子,兼為增加對台軍售,華府難道真的關心台灣安全?這種說法,如果不是一知半解,就是虛無主義之論。

不錯,台灣最大的國家利益,也許台灣人自己最清楚;但是,如果政客將自己或政黨的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卻用民粹語言來誤導人民呢?不錯,台灣是美國制衡中共的一顆棋子,但台灣不需要精良武器來鞏固自己的防衛嗎?或者台灣人可以只顧著反中仇中、挑釁對岸,卻把防衛寶島的責任寄託在美國軍人身上,這難道不會是一廂情願?

質言之,美國這些發言不論是善意或刺耳,都是對蔡英文的喊話,希望她一旦贏得大選,不要在兩岸關係上走回頭路製造兩岸對立。蔡英文之所以讓美方感到不安,除了她一直對九二共識含糊其詞,也因她曾是李登輝、陳水扁時代兩岸關係強硬政策的操盤手,遑論綠營內部反中主獨的聲音從未消失。無論如何,這些前部長們想要表達的是:兩岸和平的維持需要智慧,台灣不要把美國的支持當成理所當然。

兩岸只要兵戎相見,摧毀的是每月數十億美元的經濟產值,這是很強大的嚇阻力。要建立這樣的嚇阻力量,唯有機智地融合兩岸經社連結,而不是截斷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