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缺席的正義 誰為慰安婦發聲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5 02:07 聯合報 辛翠玲/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高雄市)


大選只剩下一天。各黨搶票白熱化之餘,另一個安靜的角落,台灣現存最高齡的慰安婦人權鬥士,小桃阿嬤以九十四高齡,在四天前辭世。

當正義的訴求主導過去三年多的國內政治發展,並成就諸多政治新貴;最諷刺的是,對外,所有的台灣正義之聲,卻是毫無立場。選擇性的、無國際視野的正義觀,在台籍慰安婦議題展現無疑。

日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公開向南韓與韓籍慰安婦致歉賠償,卻拒絕以同等對台籍慰安婦。國內各界聞訊,竟只交互指責尷尬迴避。各政黨絲毫不敢有任何對日本稍具力道的表態,令人唏噓。

事實上,慰安婦維權,是正義的爭取,也是國家尊嚴的維護;不管你認為這個國家叫做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在台灣、還是台灣共和國。

檢視台灣慰安婦維權問題的困境、盲點與可能解決之道:

國際正義維權,首要釐清對錯價值。

如何看待慰安婦議題,藍綠史觀縱有不同,然若以國內政治立場自我設限,極為不智。包括國際民間法庭、海牙國際法庭、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等具代表性地位的國際人權組織,過去二十年間即多次明確表示,日本天皇與政府需認錯,且支持慰安婦向日本政府爭取正式道歉與賠償。

第三方國際人權組織並清楚定義,慰安婦議題乃日本政府不當侵犯人權、女權、強制勞役等基本價值時。故而,台灣內部如囿於史觀之爭,迴避此議題,無異作繭自縛。

再者,慰安婦正義的爭取,亦有助於我國在國際尊嚴與國際政治地位的鞏固。

當今仍以美國所建構的後冷戰世界秩序為主,其中,人權又被視為普世價值。違反人權,有損一個國家的國際行動正當性。儘管道德與正義,不如權力與金錢的直接效用;卻可在國際政治上,成為強權國頭上的緊箍咒。對於外交安全戰略上,高度倚賴並受制於美日聯盟的我國而言,爭取慰安婦維權,非但不是禁忌,反而可用以適度平衡強權的制約,避免過度任人宰割。

最後,國際正義維權,亦需集眾人之力,多方持續施壓,方可能迫使目標國願意對話。

就此,台灣本已有相當有力的民間力量為基礎。事實上,在東亞慰安婦維權運動二十年間,台灣公民團體是與南韓並行的兩股主要支柱。甚至在台韓兩國民間團體聯手,指揮集結其他國家受害者之下,曾一度迫使日本政府承諾調查、公開資料、承認不妥、並協調成立「亞洲婦女基金會」以為補救。

這股力量,於今依然頑強,政治人物豈可輕慢?

慰安婦維權、缺席的正義,受傷的國家尊嚴。在二○一六大選前夕,讓我們靜觀,為自己爭取選票的各黨人物中,誰人有勇氣面向國際,直指日本,要求正式道歉,真能誠心捍衛該有的正義與人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