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家的戰場 在重建歷史遺澤
2018-01-14 23:47聯合報 潘光哲/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兼胡適紀念館主任(台北市)
「理未易明,善未易察」。胡適常常用這句話提醒自己,千萬別以「一己之是為是」的態度研究歷史人物,必須盡可能地追索原始史料,才能做出判斷裁決。例如,帶領美國走過一九三○年代經濟大恐慌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歲月的羅斯福,在一般評價裡,被認為是功在國家與世界的領袖,甚至於在台北還有條馬路以其為名。不過,在廿世紀美國史學界鉅子比爾德看來,羅斯福的聲譽是以無數美國子弟犧牲於戰場為基礎的。比爾德以無可辯駁的原始材料著書立說,當然自成一家之言。顯然,評價羅斯福的歷史地位,從來不會只有一種聲音。

同樣的,探討蔣介石在現代中國和台灣歷史裡的地位,也不該存在「不證自明」的絕對真理。倘懷持言必尊稱為「蔣公」的態度,抑或刻意把他與希特勒相提並論,其實都是陷於意識形態泥淖的詮釋;正和胡適當年的提醒點撥,相去萬里,對蔣介石斯人斯事及其政治遺產,自然不可能做出全面精緻且恰如其分的理解評價。因此,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有志同仁,協力組織「蔣介石研究群」與「胡適研究群」,以研究蔣介石、胡適及相關人物與史實為課題,發奮以豐瞻精確的史料為基礎,將他們的歷史遺產,還諸本來面目。頃已出版的《蔣中正總統五記》與即將問世的《蔣介石胡適關係史料長編》等著作,以史料為基礎,期可袪除那些遮掩吾人歷史認識的重重迷霧。

不容青史成灰。面對現實政治舞台上的諸般紛擾,史學界不是鴉雀無聲,而是一稟專業職責,竭力以進。史學家的戰場,不能也不該是與既存特定的意識形態進行「口水戰」,而是如何窮搜深究具體史料,儘可能逼近與重建蔣介石與胡適等先行者獨特的生命旅程與歷史遺澤。如何建構凝聚共同體成員的精神元素,創造彼此同潤共享的「記憶文化」,當然是史學家的事業。只是,避免被意識形態「綁架」,以史料為基礎立言創說,也不隨一時政治潮尚即聞風起舞,更是史學家本分所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