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星期透視/年金改革,不是政治精算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15 03:06聯合報 王如玄/華夏社會公益協會理事長


年金改革引起抗爭,從廿場的年金改革委員會、四場分區座談會及接下來的國是會議,已進入短兵相接,但政府提的改革方案,有讓真理愈辯愈明,讓人愈來愈有信心嗎?

先用歡喜新春的創新成語「自自冉冉」來說吧。這場年金改革的發展,不就像是「由由」或「冉冉」,各自表述?這些混亂和衝突,是因政府始終不願把事實說清楚,不同職業、族群及世代的人各自解讀、猜測;面對疑慮,政府躲在拒馬圍牆內,發新聞稿澄清或喊話譴責,看不見有勇氣走出來和群眾面對面溝通。

照理說,已開這麼多次會,也提出備選方案,應該有財務精算報告為支撐才是,而這也是可說服人民接受的關鍵。可是遲至今日,看不到專業的政策影響評估,只聽到一句美麗諾言:保證卅年不破產。

「保證卅年不破產」,是話術。為什麼說是話術?就社會保險而言,本來保險財務就是維持一個世代(廿五至卅年)的平衡,此說更巧妙搭配國家年改會的分區會議報告所示各類保險基金破產年限,操作成執政黨提出可延後卅年的方案。又如果是保證卅年不破產,是保證「誰」的不破產?是軍、公、教、勞、農或國保?而保證的前提是,政府應該說明目前改革方案的精算基礎,否則一張空白的遠期支票如何兌現?

放眼各國,因應人口結構及財政困窘所提改革原則,就是提高基金操作收益,及「繳多、領少、延退」方式,無論誰執政都一樣。遺憾的是,馬政府時期提出的改革方案同樣立基於此,現今政府提出內容亦不脫此思維和框架,延宕改革之責應歸咎何人?或許民進黨政府會認為自己的較進步,既有此雄心及魄力,不妨攤在陽光下一次講清楚、說明白,讓大眾檢視比較,甚至檢驗執政者立場是否前後一致?

檢視年改會的備選方案,號稱由下而上的民主程序,提出的內容令人措手不及,更是和廿場委員會的意見有極大落差,回應極微,且多有蒙混之處:

一、保險費率:公務員費率調到十八%,勞工調到十八.五%,但如何漸進調整,不說。

二、平均投保薪資採計期間:十五年、廿年或廿五年。如何調整,不說。

三、所得替代率:逐年調降所得替代率到六十%。怎麼調降,不說。

四、取消公務人員優存利率後設有四選一的地板:差別及影響在哪?對其他職業的人適用嗎?如果是一體適用,財源何來?

五、其他職業或族群的年金:當時說好要一起改革的農民和國民年金呢?

六、整體的財政影響:空白的財務自動調整機制徒增不確定感。不同職業別的年金制度改革後,較現行制度減多少支出、增多少收入、財政資源又如何重分配。沒有公開完整的影響評估讓所有人知道,各行各業如何得知其權益衝擊?如何要求人民理性溝通?

年金改革關係千萬人權益,程序正義不能忽略,沒有以上的財務評估報告,談改革都是假象,世代永續打問號。

改革也是社會教育過程,政府應打開天窗說亮話,有責任說明方案利弊得失及改革後給付水準拉近多少、財務改善多少的交錯影響。可惜,只看到政府閃爍其詞,草草辦完分區座談會,利益團體沒有充分時間瞭解內容,又能凝聚多少民意,然後呢?

「髮夾彎」政府的施政模式,就是先把話說得好聽,卻隱藏最迫切需要的財務分析;習於丟風向球,觀風向再決定,不然就是遮遮掩掩,造成職業對立、社會分裂,內耗的社會成本,早讓國家奄奄一息。

年金改革,要的是確實的財務精算,不是政治精算,這是改革第一、也必須要有的共識。

年金改革﹒保險﹒所得替代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